忒修斯之船
✦
如果一艘船的木头逐渐被替换,直到所有木头都不再是原有的,它便不再是原来那艘船。
❞
鸭绿江美术馆2023年度“宋冬个展”展览闭幕活动现场
2024年7月1日,鸭绿江美术馆,丹东
全文图片鸣谢艺术家及鸭绿江美术馆
7月1日,艺术家宋冬把丹东本地一位老剃头匠请进了鸭绿江美术馆,在他为期一年个展的闭幕式上,将过去一年蓄下的头发、鬓角、胡须统统剃掉,重演了《庚子须发》(2021—2022)。不出一小时,他就从道长形象脱胎换骨,成了光头的“社会人”模样。宋冬笑称自己为这一“非年度不可呈现”的展览项目付出了“肉的代价”。的确,为了另一件展出作品《不增不减》(2023—2024),他一年间瘦了整整20斤。去年此时,他在丹东某菜市场买了两块20斤的猪肉,一块吊在展厅,一块吊在美术馆露台——后面那块,被闭幕式的嘉宾们在晚宴上一口口吞下。我们,吃掉了20斤宋冬的(猪)肉。
宋冬《鸭绿江之船》,2023—2024年
物物置换行动,金属、日常物件、录像等,物的原尺寸
鸭绿江美术馆2023年度“宋冬个展”展览现场,2023—2024年
汤杰《染指》,2023—2024年
1024块半炭化木,每块5 × 5 × 5厘米
鸭绿江美术馆2023年度“汤杰个展”展览现场,2023—2024年
鸭绿江美术馆,丹东
第一届鸭绿江美术馆年度文献展“无尽的注释”展览现场
丹东是地处中国边境的四线城市,当地几乎毫无当代艺术的观众基础可言。鸭绿江美术馆也因此省去了其公共教育职能,不希求同本地生活相互渗透,而是更注重为艺术家与策展人提供实验场所——自治如一块飞地。这对于至今为止在此举办大型个展的艺术家而言似乎不构成太大问题,因为他们无论如何都可以就地取材,将之吸纳进自身早已开始建构的艺术大厦,然后带着委任创作回到艺术行业里去。但文献展不然,比如,梁琛策划的“无尽的注释”中就有大量和丹东历史、社会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研究和思考:丹东艺术家吕文婧用来创作装置《塔—N40°5′39″E124°21′49″》(2023—2024)的材料,来自当地一座灯塔在5年前被政府爆破后留下的残片,其前身是一座日本工厂的老烟囱,后又被改造成旅游景点;同样生于丹东的何翔宇,运用日本当年在丹东建造的化工厂的地砖,还有以前中朝民间物物交换时使用的铜丝,创作了雕塑《无题》(2023—2024);主业为建筑师的梁琛,则基于家乡丹东城市规划及自家公寓内饰的变迁,制作了一本艺术家书《阿莱夫No.2》(2023—2024);等等。这些极具公共性的作品,若只是为(如我在内)远到而来的“信教者布道”,而不试图在本地现实中收获更大反响,实属可惜。
站在鸭绿江美术馆的露台上,向北望能看到百年前连通了两岸却在1950年被美军拦腰炸断的原鸭绿江大桥,向南则能看到开修于2010年却从未竣工的中朝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在丹东的短短几天,我就多次耳闻这座城市或将成为东北亚交通枢纽的说法。这也让人想起梁琛去年年底在南京金鹰美术馆策划的群展“作为中心的边缘:东北亚的界河、桥梁与记忆空间”——一个地方究竟是被视为中心还是边缘,是由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技术等多重因素共同调节的。但无论丹东是否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跃升为“中心”,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回述的殖民时期的记忆外,鸭绿江美术馆若能在后殖民的当下,活跃于本地现实、丰富本地历史叙事——这于本地人、于关心东北亚地缘关系的人而言,不都将是一个更新认知、新陈代谢的契机吗?
本文收录于《艺术世界 ArtReview》2024秋季刊,即将于8月上市
《艺术世界 ArtReview》2024夏季刊现已上市
↓ 扫码订阅全年《艺术世界 ArtReview》,现特价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