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绿茶”?北大博后公开发问:“中了青基,该怎么退?”

学术   2024-10-04 10:03   河南  

8 月 23 日,北京大学博士后安旭(化名)在社交媒体上的一则 “求助帖” 引发了广泛关注。他在帖子中表达了自己在成功申请到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简称青基)后的苦恼,甚至考虑退出学术界。此举迅速引发网友热议,评论区一片哗然。
他的疑问被许多人视为“凡尔赛式”炫耀,引发了大量网友评论和讨论。“不想中就别申请,纯浪费资源”、“讨厌装的人”、“快点退,马上退”等评论不绝于耳。
青基作为青年科研人员在国自然基金申请中的重要项目,竞争极其激烈。特别是今年,2024年的青基通过率仅为15.54%,中标者更是凤毛麟角。许多未中标者十分痛苦,甚至面临职业危机。

直面网暴:回应与澄清


安旭(化名)为此接受了《中国科学报》的专访。他详述了自己发帖的背景和初衷。
安旭称:“自己是真心发帖求助的,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理解我。轻则骂我,重则私信问候我。也有特别搞笑的,骂我是“科研界绿茶”,还有人说“我把你扔到西湖里面,都够全国人民喝一年的龙井”。他虽然尝试解释,但效果并不大,最终选择了沉默。
安旭表示,他是第一次申请国自然基金项目,之前还申请过第75批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但没有中。自己在今年3月份申请青基时,并没有放弃科研的打算。然而,面对科研的瓶颈和生活中的多重压力,他在4、5月间决心放弃学术道路。
另外,在回答网友的疑问以及分享申请经验时,安旭强调,申请书的质量和逻辑严谨性是通过评审的关键,前期研究的积累和明确的研究方向也是成功的要素。
“要注意前期工作跟将要开展的研究之间的直接关联性。跳跃太大的话,很容易造成研究基础、研究背景不够可靠。

科研和生活的双重压力


安旭之所以产生放弃科研的念头,与他博士后阶段面临的巨大压力密切相关。尽管他在北大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不断努力,但至今未能取得满意的科研成果。在博士阶段,安旭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实验室,周日下午是他唯一的休息时间。然而,进入博士后阶段,他面临的课题愈加复杂,而自己愈发得力不从心。导师频繁交付新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分散了他的精力,使他更加焦虑。
在这些压力之下,安旭深感科研这条路难以为继。他指出,书籍《离开学术界》给了他极大的启发,让他意识到其他领域如工业界,也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机会,而且薪资待遇高于学术界。他认为许多人不敢离开学术界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信心,害怕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硕导简直是噩梦
博士毕业过程无比艰难
“我对硕士生导师的印象很深。毕业后的一年里,我大概有二十几次还梦到了他。简直是噩梦。
我的硕导申请基金很厉害,发文章也很厉害,但他很抠门。他很少批准学生购买实验用品,而是让我们去隔壁实验室借用,以至于隔壁实验室门上后来还贴了一个“某某实验室与狗禁止入内”的字条。
安旭自己讲到:“在读博期间,我已经在拼命工作了。读博的前4年,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实验室。每天七八点到实验室,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去,中午也没休息。唯一休息的时间是周日下午,我会去打两个小时篮球,然后吃饭、洗澡,再到实验室里工作。5年读博下来,我的实验记录本就写满了9本,每本200多页,而其他人不过写了五六本。”
“我享受做研究的过程,但也会感到痛苦,尤其是生理层面。在博三、博四的时候,明显感觉身体素质在下降。比如到了晚上八九点的时候,我的眼睛就会非常痛,不停流眼泪,眼睛里都是血丝。我为了继续做实验怎么办呢?就跑到卫生间里,打开水龙头,用凉水冲一下,这样眼睛就不那么疼了,可以再坚持一会儿。因为多待两个小时,我就能多做一些实验,这样就能多一些结果。”
我的确是一个能拼的人。我读博的第一年就有一些比较好的结果,只是到了第二年导师有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想法,想做一个Nature、 Science级别的课题,接下来差不多3年,我一直为之埋头苦干。只是很遗憾,我们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挑战失败了。
“读博期间的经历,让我觉得很累了。作为博士后,我很希望能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来做科研,但合作导师习惯了管理学生的模式,对我们就跟管理研究生一样。他会告诉我们:“你是未来的青年科学家,你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科研上面,而不是把它当作一份工作。”他说,一个好的科学家,就应该全心全意地投入在上面。”
安旭对学术界的高昂要求和无休止的工作深感厌倦。他观察到,青年教师们在高校中几乎没有休息时间,除了要发表论文、申请基金,还要承担教学任务,时间严重不足,这不仅让他感到压力,也让他质疑是否要继续在学术圈内奋斗。
虽然成功中标,然而他对未来依然存在困惑。如果没有中,他可能会选择退出学术圈,转而寻求其他职业方向。然而,成功中标似乎让他感到冥冥中有一种使命感在召唤。
最终,尽管面对重重困难,安旭决定继续完成自己的青基项目。他表示,自己依然怀揣着一个学术梦,希望在未来的3年内,能够通过青基项目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并且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安旭的决定,也为许多面对相似困境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份参考和启示。

作者的经历为众多科研工作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在科研的道路上,压力与挑战并存,成功与困惑交织。然而,无论选择坚守还是转身离开,每一个决定都需要勇气和智慧。对于那些依然在科研之路上奋斗的人来说,安旭的故事是一个提醒,要平衡好科研与生活,在追求学术梦想的同时,也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
而对于那些正在面临抉择的人,安旭的经历或许能成为一个参考,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科研之路漫漫,愿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实现自己的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募格课堂、《中国科学报》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添加下方编辑微信处理,万分感谢。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

期刊查询及选刊


检索宝
为学者的科研之路保驾护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