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你我!苏州这场新闻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政务   2025-01-10 22:32   江苏  


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





 今天(1月10日),苏州召开全市城建交通领域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市住建局、市园林绿化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相关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


2024年,苏州在提升交通出行、空间品质、特色风貌、住区环境以及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新的一年,大家的身边又将发生哪些令人期待的变化......一起来看↓







市住建局介绍相关情况



2024年住建部门牵头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相关工作情况,这里主要介绍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推动了古城人居环境和空间品质综合提升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年共开工建设125个项目,完工102个,完成投资55.7亿元,古城化工新村、花驳岸、东百花巷等39个老旧小区完成提升,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十全街、凤凰街等道路陆续完成改造,架空缆线、绿化景观实现同步提升。结合“物业城市”管理,持续开展“净美街巷”大扫除,配合街道社区“周周清”活动,实现了古城环境的长效管理。启动开展古城道路精细化提升,实施30条城市道路改造提升,计划2025年底全面完工。


第二,推动了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和完善。全市共统筹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56个,全年完成投资340.58亿元,完工项目133个,其中有105条城市道路桥梁项目竣工投用。结合沪苏湖铁路建设,配套完成汾杨路改扩建工程、汾湖站市政道路及公用配套工程等;提升主干道路通行能力,完成通浒路、港田路、沪宁高速西出入口等道路改造;畅通城市道路微循环,结合片区开发、地块出让,完成一批地块周边道路建设和支路街巷综合改造提升。


第三,按计划完成了年度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全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78个,惠及居民约4.1万户。新增文化休闲场地、体育健身活动场地、公共绿地等约4.4万平方米,增设停车位991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779个、电动汽车充电桩764个。在快递柜旁增设置物台,增设楼梯转角休息椅,设置小区指示牌、楼栋反光牌、“爱宠乐园”、彩绘涂鸦区等,以“小切口”体现“大关怀”。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获“2024苏州十大民心工程”荣誉。


第四,按期完成了动迁安置小区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全力推动实施全市1205个动迁安置小区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整改提升消防设施18686处,建设微型消防站723个,改造新增充电头9.8万个,修理老旧住宅电梯412台,维修更新外立面、道路、绿化、雨污水、技防设施9983处,新增机动车停车位7405个,扎实守好群众的出行和居住安全。业委会(物管会)覆盖率由整治前的33%提高至100%。围绕一老一小,推进儿童友好建设,开展老年群体助餐、日间照料等基本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累计覆盖211.83万人次。


第五,建设了一批极具江南韵味的特色田园乡村。全市新启动建设特色精品乡村17个、建成40个,累计建设202个、建成167个,87个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数量全省第一。如可以品赏“蟹宴”文化的相城区阳澄湖镇西舍村、体验农事采摘的吴江区横扇街道新湖村等,这些村庄一方面具备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与城市“各美其美”;另一方面,各类农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体验的好去处。


在新的一年里,市住建局将继续围绕市民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聚焦城市建设精细化水平和公共空间品质提升,有序推动年度城乡建设计划落地实施,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围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动迁安置小区环境整治提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工作,小切口、项目化推进一批民生工程、实事项目,着力在提升交通出行、空间品质、特色风貌、住区环境以及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的新的更大成效。







市园林局介绍相关情况



一、2024年“双百”项目实施情况


2024年,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以“公园城市”建设目标为指引,高标准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公园、绿道(廊)“双百”工程,即百里绿道(廊),双百公园绿地。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提升改造绿廊绿道120里,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220个,新建及改造休憩座椅2260张,打造桐泾公园等多个“无界公园”精品工程,完成率达120%,提前超额完成本年度实事项目任务。


具体实施措施方面,一是高纬度开展顶层设计。印发《2024年苏州市“公园城市”建设实施计划》《苏州市“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等规划、指引,研究布局生态、生产、生活融合的大众艺术绿色空间。二是高质量推进项目实践。大力实施串联公园绿地的绿道网络,拆除东园、桐泾公园、苏州公园围墙近千米,增加休憩座椅两千余张,打造开放、共享、舒适的城市绿色客厅,彰显城市品质。三是高水准宣传项目成效。通过园林官微、苏州电视台、引力播等媒体宣传报道50余篇,广泛宣传展示“双百”建设成果。


通过规划、建设、展示城市绿化季节性特色廊道、赏花赏景亮点及公园游览热点,不断形成市民群众绿化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推动绿化实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二、2025年计划开展“百千万”工程


2025年,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将以“公园城市”建设为抓手,创新实施“百、千、万工程”,实现百园美城、千园融城、万众共享社会绿化的目标愿景,以公园绿地为载体,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公园+”苏式生活理念,举办园事花事和公园活动;组织精品利民活动,打造千家万户家门口的精致绿化,谱写“处处皆景、城在园中”的苏式幸福新图景。


实施内容为:继续锁定建设“园林之城”“公园城市”“国际湿地城市”三大目标,全域推进“百、千、万工程”,“百”就是百座古典园林错位推出花卉艺术、民俗市集、数字孪生、园林夜游等特色产品,激发古典园林艺术魅力和时代活力;“千”就是千座城市公园创新推出足球进公园、科普进公园、消费进公园等“公园+”产品,增场景、聚人气、促消费;“万”就是发动社会力量共建共享城市绿化,打造一批单位门口、社区绿化示范点,推进公园绿地共建共享。同时,举办近千项园事花事等“公园+”活动,让万众共享绿色家园。


三、2025年计划打造公布一批郊野公园


2025年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计划打造公布一批郊野公园。目标是立足苏州山水资源禀赋,形成树山、灵白线等一批以西部山地为主的郊野公园,逐步形成生态作用明显的郊野公园群,充分聚集苏州西部山水人气,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产业,促进生态价值高效转换。


实施内容为,以服务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维持地域自然风貌、山水格局及人文肌理,编制郊野公园规划和建设导则,梳理整合自然人文资源要素,重点完善自然人行步道、标识系统、休闲座椅、卫生设施、轻质餐饮、生态修复等,在城市周边构建起清新和谐、天然野趣、景色优美、环境宜人的绿色生态空间,满足市民追求山林野。






市城管局介绍相关情况



2024年,市城管局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全力推动公共停车“通停通付”、城市公厕“优改造、精提升”两大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一、公共停车“通停通付”


一方面,推进平台建设。按照“1+10+N”架构(1是市级,10是各板块,N是各类分散运营平台),建设市级统一运营平台,全力推动经营性停车场接入,实现一次注册,全市通用。自平台上线以来,全市累计接入经营性停车场点3271处,平台注册用户32.4万个,为市民提供服务9717万次。


另一方面,增加泊位供给。通过换乘停车设施建设、路内停车泊位增划、零星地块利用等方式,在停车资源紧张区域,合理增加停车泊位。2024年,平海路、锦溪公园、常熟站北等公共停车场陆续投入使用,大大缓解周边医院、高铁站等停车压力。全市全年新增重点区域公共停车泊位超万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今年,我们继续做好停车泊位建设这一民生项目。


一是深度释放资源潜力。根据城市规划要求,结合平台数据,综合分析研判,聚焦医院、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科学施划路内泊位,充分挖掘、利用闲置边角地块建设临时停车场或小型停车库,因地制宜新增公共停车泊位,尽可能满足市民群众停车需求,计划全年新增重点区域公共停车泊位5000个。


二是深入探索泊位共享。按照“能开放、则开放”原则,配合市机关事务局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泊位对外开放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商业、居住小区等积极参与,计划全年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000个。


三是推动停车综合治理。聚焦医院、学校、老旧小区、热门景区和核心商圈等重点区域停车问题,配合做好治堵保畅工作,“一区一策”“一点一策”,开展重点区域停车综合治理,着力缓解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周边动态交通正常运行的重点区域停车矛盾。


二、城市公厕“优改造、精提升” 


去年,多维度发力,加强设施建设、优化保洁模式、提升服务品质,完成新改建公共卫生间60座,改造提升191座。


一是规范建设管理。编制完成《苏州市公共卫生间设计导则》,实现全市公共卫生间“统一分级、统一管理”。优化保洁作业管理模式,实施公共卫生间“定向体检”,进一步提升保洁质量。


二是拓展便民服务。增设适老化、适幼化及无障碍设施,做优人性化服务。推进冬季温水洗手服务,同步做好厕纸提供服务(全市共508座公共卫生间同时具备两项服务功能)。探索公共卫生间服务功能拓展延伸,配置休息座椅、免费WiFi、急救箱、免费储存柜等便民设施。


三是打造智慧公厕。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建立“苏州市智慧公共卫生间监管平台”,试点接入100座“智慧公共卫生间”。直观展现空气质量、能耗量等数据,便于市民了解运行状态,助力管理升级。


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停车、环卫等方面进一步做好民生实事工程,打造更加干净、有序、舒心的城市环境。计划再新改建公共卫生间50余座,加大适老适幼设施和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增加安装暖水宝和提供免费厕纸,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同时我们还将推动深化环卫工人关爱行动,进一步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提升他们的劳动保障水平。







市交通局介绍相关情况



苏州交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指示精神,大力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公路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到2024年底,我市农村公路达9347公里,实现县道三级及以上公路达100%,规划发展村庄双车道四级及以上公路覆盖率达100%,农村公路通达水平、技术等级持续保持全省领先。


坚持“农村公路+”发展模式,把“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融入农村地区的产业、物流、环境、特色经济的大生态体系中。吴江环长漾“稻米香径”入选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助力共同富裕典型案例,环太湖公路苏州段入围交通运输部“最美自驾精品线路”,昆山市蟹城“π”路、吴江区环长漾“稻米香径”入选中国公路学会“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太仓市《高质量建设“金仓丝路”品牌·打造锦绣江南金太仓乡村振兴路》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等等,这些都是城乡交通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


2024年,苏州推进震川西路对接娄江大道、胜浦大桥连接线、X353嘉高线等续建项目15个新开工项目3个,其中广济路北延、S256太仓沙溪至双凤段、苏台高速七都至桃源段等6个项目建成通车


推动城乡公交网络与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有机衔接,围绕铁路客运站、城市轨交站点等主要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开通直达乡镇的公交线路,实现综合交通枢纽到乡镇公交通达全覆盖,全市建制村通客车率100%,城乡道路客运车辆公交化率100%。建制村农村物流快递服务站覆盖率100%,主要品牌快递服务通达率100%


2024年,开展公共交通“换位跑一次”下沉体验,直接听取服务对象意见,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年度新开通运营6、7、8号3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达到350公里,其中全自动运营里程202公里,位居全国第一,地铁实现“九线联运”新格局。新辟优化公交线路64条,填补公交盲区56.9公里。持续推进古城“自驾游+公交”服务形式,全国首创的“守护车”公益项目6年已累计帮助近千名迷路者找到回家的路。


此外,苏州市区巡游出租车改革基本完成,网约车合规率居全国、全省前列,全市客运班线实际经营定制化率达91%,实现市域范围公交刷卡优惠互通互认。


新年度,将进一步加强一体化道路建设,持续提升城乡交通运输服务均等化一体化水平,大力推动“一点多能、多站合一”的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不断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和服务模式。




答记者问



今年是《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五周年,请问我市这几年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有哪些打算?



市城管局:2020年6月1日《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市民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构建党建引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面发动、全民互动的“一领四动”组织体系,打造全方位推动、全社会参与、全链条闭环、全要素监管的工作模式,高质量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垃圾分类体系。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稳居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阵前列。


1.分类制度不断完善。配齐配强三级工作专班组织架构,各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推进、督查问效,形成了完善的工作推进和资源要素保障机制,将垃圾分类投入纳入基层社会治理。建立专项执法机制,强化普法执法效能,《条例》实施以来,累计教育劝阻超过百万起,行政处罚超过五十万起。


2.分类体系不断健全。全市建成“三定一督”居民小区5614个,实现全覆盖。建立完善“四不同”收运体系,配备四类专业车辆近1.1万辆,有秉持“末端保前端”的工作理念,按照“规划引领、适度超前”原则,全市建成每日4万吨的垃圾处置终端设施,有效满足各类处置需求。现有垃圾焚烧设施6座、厨余垃圾集中处置设施12座、大件垃圾处置点45处、可回收物大型分拣中心69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40%,资源化利用率超85%,做到分类处置、能处尽处。资源化利用水平全国领先,有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无废城市建设。


3.分类习惯逐步养成。整合社区、物业、居民等各方力量,形成“跑楼天团”“六点半‘垃’家常”“江惠芬”“蒲公英计划”等独具特色的垃圾分类宣教品牌。建成垃圾分类宣教基地180余处,其中2处入选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全市拥有近750支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团队,4.5万名志愿者。从“一袋扔”到“随手分”,居民小区居民普遍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全面推行垃圾分类。通过按需设置“过时投放”点、延长投放时长、周末及节假日增开午间投放时段等一系列优化投放举措,满足居民多样化投放需求。


但是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市垃圾分类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居民对源头分类的认同感不高、获得感不多,乱扔垃圾现象仍时有发生。下一步我们将以“绣花”功夫持续巩固垃圾分类工作成效。


1.规范分类运输、处置,巩固市民垃圾分类信心

进一步优化垃圾分类运输路线、收运频次、收运时间,坚决落实“四不同”要求(配备不同类型的专业车辆,采用不同人员、不同频次,收运到不同终端),杜绝混收混运。强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确保全市生活垃圾分得清、处得好。


2.优化分类投放管理,提升市民垃圾分类意识

将垃圾分类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增强市民主动分类的意识。因地制宜、一区一策优化小区分类投放管理,进一步压实物业企业责任,进一步更新完善源头投放便民措施,合理调整清洁屋开放时间,破解“过时投放”难题,提升市民源头分类投放便利性、积极性。


3.加强分类成效宣传,增强市民垃圾分类获得感

总结近5年来垃圾分类成效,以数字说话,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提升文明素养,改善小区生活环境等方面成果,进一步增强市民群众垃圾分类的获得感。



2024年12月26日,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受到广大市民乘客的欢迎和热议,但是大家对如何从市区前往苏州南站比较关心,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相关交通方式?



市交通局:交通部门一直高度重视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及苏州南站启用以后的交通配套问题,先后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以及属地进行优化完善,目前从市区前往苏州南站主要有以下四种交通方式:


一是搭乘公共交通。乘客可先坐地铁4号线到达同里站,换乘797路到达苏州南站。到达后,乘客按照指引,由一层公交和客运停车场上电梯至二层进站。


二是搭乘客运班车。苏州南门汽车站有直达苏州南站的专线,乘客朋友可以登录“苏汽直通车”或“巴士管家”微信小程序购票乘车。从吴江的凯旋广场也有直达苏州南站的专线。客运班车停靠于二楼落客平台,乘客下车后可实现快速进站。


三是搭乘出租汽车。乘客可按目的地,选择送至二楼落客平台或其他允许落客处,下客即走。


四是自驾前往。选择自驾出行的市民朋友,可以按照车站指示到站停车,进站乘车。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前期运行情况,结合市民乘客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出行服务,不断提升苏州南站的交通配套,给市民乘车提供良好的出行体验。



对于改善人居环境,我们下一步还有哪些具体举措,除了古城,其他区域是否也会开展相应工作?



市住建局:2024年,住建部门牵头,以古城为示范开展人居环境和空间品质提升工作。去年年底,市政府研究通过了《苏州市人居环境和空间品质提升行动方案》,将古城相关经验做法延伸到全市。


接下来将主要从三方面着手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项目化推进,我们初排了60余个项目,通过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住区环境;通过架空线入地、道路综合改造和绿化景观提升,提升道路环境;改造公共卫生间、公交站亭,补齐设施短板。


二是加强建管衔接,建设完成后及时跟进管理、保障建设成效,避免问题回潮。加强对建筑工地、道路管养的管理,试点“物业城市”模式,加强城市各方面的长效管理。


三是全面开展系统城市体检和整改提升工作,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干部职工、专家、市民、游客和社区工作者等,聚焦人居环境、建筑风貌、街巷功能、公共服务等方面开展体检,加快落实问题整改。对于整改好不好、到不到位,我们将邀请体检师进行“回头看”,开展市民满意度调查,综合评估整改结果。通过全民参与,实现全民共检、共建、共管、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市园林绿化局2025年计划开展“百千万”工程,能否具体说说有哪些工作内容?



市园林局:一是“百园美城”,百座园林举办园事花事活动。采取“内涵式+外延式”相结合方式,加强对古典园林群体性保护和创新性传承,集成“日游+夜游”一站式体验,计划全年推出“留珍雅集”“荷风雅韵”“渔隐芳华”“狮林真趣”“三花文化”“盆景展”等百余项园事花事活动,厚植园林文化艺术底蕴。


二是推进“千园融城”,千座公园举办“公园+”活动。采取“盘存量+提质量”相结合方式,拓展多元融合发展模式,赋能“公园+”苏式生活体验。迎合“全时段、全龄段、全场景”需求,创新推进“足球进公园”“公园+体育”“公园+文化”“公园+市集”等,让公园绿地更好成为市民“走得进、坐得下、玩得好”的城市客厅。


三是推进“万众共享”,打造万众共享社区花园。动用社会力量,推进公园绿地共建共享,扮靓社区花园,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点赞+在看

分享小伙伴↓↓↓

苏州发布
苏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