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12日,红十军与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 90 周年纪念活动在乐平隆重举行。期间,记者采访了乐平藉老红军战士、安徽省原副省长马长炎之子马元权。采访中,他深情地向记者讲述了他父辈苦难童年、革命战斗的故事及他追寻父辈足迹的历程。
▲马元权向记者讲述父辈故事
马元权告诉记者,1912年农历十月的一天,乐平众埠鬨树里村一家牛栏内,一位贫苦的农家妇女虽已临盆,但仍挺着肚子在给牛添草料,突然,她感到一阵腹痛,还没等产婆赶到,一个男婴便在牛栏门口呱呱坠地,母亲随口给这苦命的孩子取名叫“小牛”,后来才按惯例请人给其取了个大名:马长炎。马元权说,其父出生不久,其祖母脚上生疔毒,因无钱医治而越来越重。加上生活贫困无法调养,渐渐失去了奶水。眼看嗷嗷待哺的孩子将要饿死,幸好隔壁住着一位以讨饭为生的妇女新近生了孩子没养活,于是这位妇女就将“小牛”抱过去喂养,后来就背着他四处讨饭,直到把“小牛”养到五岁才送还。因其家原先借过本村外号“草包”的财主家5块钱,后来“驴打滚”竟成了一笔还不清的阎王债。其父9岁那年,“草包”家人硬逼着马长炎为他家放牛抵债。“草包”家有一头黄牛、两头水牛,一个九岁的孩子要照看放养已属不易,可还要另加一些劈柴烧水、倒屎倒尿之类的杂活,每天都是起五更睡半夜,稍不留神还要挨打受骂。有一天,三伏天割禾,也许头天活计太重,第二天清晨睡失了觉,“草包”的父亲不由分说,拿起一根木棍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毒打,直打得马长炎皮开肉绽才罢手。事隔多年之后,其父每忆及此,都会泪流满面地撩起衣服露出身上的累累伤痕。后来,财主家请了个教书先生,教他的孩子及其他村里有钱人的子弟读书。“小牛”见了,心里十分羡慕,不时私下里跑去偷听偷看。一次,他无意中捡到一本旧书,跑到教书先生那儿求他教认几个字,不料被财主看见了,他伸手就是两巴掌,并恶狠狠地说:“讨饭胚,还想读书,真是痴心妄想!”说着一把夺过书随手塞进灶膛里。“小牛”在“草包”家里放了3年多的牛,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后来,他的大伯看到孩子再在财主家待下去,非得送了命不可,于是便用自己多年打长工积攒的钱为“小牛”赎了身。“小牛”的大伯打了一辈子长工,辛辛苦苦攒几个钱本想成家,可为赎“小牛”而全拿出来了,终身未娶,晚年生活十分凄惨,靠乞讨度日,终因贫病交加而死。二伯也死得十分可怜,因积极参加抗捐抗税,被国民党抓去吊打,受尽了酷刑,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最后等乡亲们把他救回家已不省人事,很快便含恨离开人间。辛酸的童年,在“小牛”的幼小心灵上刻下了道道苦难的烙印,不平等的黑暗社会,在他的心头播下了仇恨的种子。他发誓要同命运抗争,要同黑暗的旧社会作殊死决斗。(图片来源网络)
1928年,方志敏同志秘密派人来村里开展地下活动,在苦海里泡大的“小牛”立即响应,参加了党领导的农民武装暴动,并组织了游击队。他还组织儿童团,站岗放哨,15岁就当上了村苏维埃儿童团长。在他当儿童团长的时候,就以胆大机灵出名。他经常带着小伙伴,牵着牛到敌人碉堡附近去放牧,明里是放牛,暗里监视敌人的行动。只要敌人一有动静,就用暗号报信,等到敌人进村偷袭,我们的同志早就转移了。所以尽管鬨树里村离敌人很近,但没有一个党员干部和群众被敌人抓去过,村里人都晓得这是“小牛”带领的儿童团立下的功劳。1930年,17岁的马长炎正式加入了CP,即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即担任乡团支部书记。1932年,他由CP转为CY(共产党),不久担任乡苏维埃主席,区苏维埃青年部长。在此期间,他经常扮做剃头匠,或是砖瓦匠等手艺人,到敌占区活动,宣传群众,刺探敌情,组织革命武装,扩大革命根据地,为苏维埃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33年1月,方志敏同志在赣东北组建红十军,这时马长炎由地方转入红十军,编入少共国际师警卫团,跟随在方志敏、邵式平同志身边。▲2021年6月马元权在乐平市新四军研究会成立大会上介绍其父马长炎的革命斗争故事
马元权说,1941年1月,发生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九千余将士在皖南泾县遭受国民党8万余兵力的伏击,虽经新四军指战员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牺牲,新四军损失惨重。在这场壮烈的战斗中,其父马长炎身负重伤,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中周旋月余,最后率领七十余名新四军官兵突破重围,渡过长江,到达江北游击根据地安徽无为县。先后任新四军七师五十七团政委、第七师和(县)含(山)独立团团长兼政委、和含支队副支队长、第七师二十一旅旅长等职务。马元权表示,解放战争期间,其父历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17师副师长、先遣纵队独立支队支队长,他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华野的战略部署,率领部队北上南下,历经涟水、枣庄、莱芜、孟良崮等大小战斗数百次,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其父任中共巢湖地委代理书记,军分区司令员、90师师长、解放军水利工程第一师师长、治淮委员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工程总队司令员兼政委。1956年起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政府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其父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实施治淮规划,大力发展农业、林业生产,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苦干实干,经常亲临第一线,与群众一起挥锹担土。因其致力于兴修水利、绿化黄山,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水利师长”“绿化省长”,是江淮水利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安徽绿化工作的奠基人之一。离休后,曾担任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职,为宣传铁军事迹、传承铁军精神,做了大量的工作。▲马长炎留像
马元权表示,虽然其父离他而去已28个年头了,但他老人家洪亮的声音、慈祥的笑容、谆谆的教诲,常常映现在他眼前、萦绕于耳边,始终铭刻在他脑海里。他老人家追求真理、紧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严于律己、虚怀若谷的崇高胸怀,冲锋在前、无私无畏的战斗精神,热爱祖国、心系人民的赤子情怀,廉洁奉公、两袖清风的浩然正气,身先垂范、重严治家的高尚美德将永远鞭策他前进。谈及自己对父辈足迹的追寻,马元权表示,他1968年3月在合肥入伍,1970年6月入党,1988年3月转业至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工作。1993年5月调至上海市外事用房经营公司,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曾被评为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优秀组织者。退休后担任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七师(皖江)分会会长职务,为研究和宣传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光荣历史,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奉献余热,做了一些力所能及、无愧于先辈的事情。▲马长炎故居
聊及家乡乐平,马元权表示,他总计三次踏上家乡热土。第一次是1998年,其父去世第二年,他和他二哥陪母亲回来一趟,为的是了却父亲生前交代其母亲一定要代他回家乡看一看的愿望。因为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其父始终惦记着江西老家的乡亲们,他说,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没有当地的乡亲,我早就饿死了。叮嘱要把祖父留下来的几间房子交给当地政府,请他们为村里的孩子们办个幼儿园或图书馆,为子孙后代尽最后一点心意。第二次是2021年6月乐平市新四军研究会成立时,他来出席成立大会,并作了发言。第三次就是这次了。再次踏上家乡,感觉家乡这几年变化很大,道路宽敞,入驻酒店环境很好,家乡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都异常热情,他和此次同来的妹妹马元云都非常高兴,永远感恩家乡人民。马元权说,他每次回来都感受到家乡人民的深情厚谊。虽然乐平的领导换了几届,但每一次回来,都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亲切问候。这次和林卫春书记、吴艳市长合了影,受到了景德镇和乐平新四军研究会周到细致的关心和帮助。我看到父亲出生、参军、入党、战斗负伤的地方,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马氏宗祠红十军的创建地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十军先烈们用鲜血浇灌的土地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人们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也打心眼里高兴。▲马元权与妹妹马元云参加此次纪念活动
采访最后,马元权告诉记者,召开纪念红十军大会,就是要弘扬先烈们的事迹和精神,坚守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把这片浸透烈士鲜血的土地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以此来告慰先烈,团结一致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注:凡属于本公众号原创的内容,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欢迎向《乐平之窗》投稿
投稿邮箱:lpzc2016@163.com
新闻热线:137678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