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千万别过度共情孩子,那可能会害了他

文摘   2024-12-10 12:54   广东  
网友分享了这样一件事:
某天孩子因为练习题的解题步骤没写全,被老师批评了。
娃非常不高兴,抱怨说:“明明结果都对了,为什么还要批评?XX同学连结果都没有写对,老师怎么没有批评他?”
孩子奶奶安慰说:“奶奶知道你委屈了。明明做对了还被批评。我让妈妈和老师沟通下。”
娃听了更难过了,说道:“老师就是针对我,我不喜欢他!”
妈妈在一旁听到了,对女儿说道:“你确实没有写步骤,老师没有说错。老师之所以批评你,是因为认为你明明可以写出来,却没有写。你下次把这些都写出来,就不会被扣分,也不会被批评了。还有,老师明明可以不批评你,这样你下次可能还是被扣分,老师这是在帮助你。你应该感谢老师而不是埋怨老师。”
在这里,奶奶是在“共情”孩子;而妈妈则比较客观指出女儿不足,告诉她改善方向。
你可能已经发现:
像奶奶这样的“共情”可能除了让孩子找到了一个可以诉说、排解情绪的出口以外,对孩子的成长并没多少积极意义;甚至这种共情还可能是有害的。
过度共情孩子为什么有害?
“共情”指的是设身处地识别、理解和应对他人情绪。
奶奶“共情”了孩子对老师的不满情绪,为孩子抱屈,与孩子同仇敌忾;但却没有引导孩子积极看待老师批评自己的原因,更不要说指导她积极应对了。
奶奶的“同仇敌忾”极有可能让孩子感到有人撑腰,她不仅可能不会改正自己遇到类似或相同问题的解题方法,还极有可能真的与这位老师师生关系不睦,而且她不会学会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
过度共情就是无原则地溺爱。
它可能温柔有余,而严格不足。
过度“共情”中不能建立“权威型教养方式”。
众所周知,权威型教养方式是比较适宜孩子成长的。
我始终认为,父母不可能、也不必要“共情孩子”。
因为共情的核心是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
父母与孩子身份的差别已是客观事实,无法改变,怎么可能真的“换位思考”?
再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也存有利益或诉求不一致的时候。
这是由生活经验、人生目标的差异决定的。
孩子不如父母有生活经验,可能更着眼于当下的诉求;父母眼光更长远,更多考虑了孩子的未来发展。
如孩子认为学习累、辛苦,不想学;如果过于共情他的感受,就极有可能狠不下心严格要求他的偷懒和不认真。
过度共情孩子,就是无原则地向下兼容,而缺乏向上引导。
这就是作为父母的失职。
我认为,父母需要的不是共情孩子的感受,而是看见、理解、积极引导。
“共情”是自降身份。
把自己成长教练的角色降为孩子的“玩伴”——开心就好,今朝有酒今朝醉,缺乏“成长的眼光”。
玩伴图的是开心,教练求的是成长。
父母要当的不是“玩伴”,而是“成长教练”。
好的成长教练能看见、理解孩子的感受,更能有意识地帮助孩子从积极角度诠释事件、引领成长。
其实,共情一般发生在孩子有某种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时。
此时,而我们应对孩子的情绪时,需要的不是过度“共情”孩子,与他“同仇敌忾”,而是要引导他认识、理解和整合情绪:
1.看见孩子的感受,引导他表达出来
2.引导孩子理解这种感受的原因
3.从积极的方向引导,找到解决方法
学会说黄金句式3句话:
“我感到XXX(情绪)...
因为...(事件)...
我想要...(解决方法)
总之,父母一定要守住自己的教育边界,自重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不要因为”共情孩子”失了自己作为父母的边界,让孩子模糊了“哪些行为是期待/不值得期待的”。
父若不父,子将不子。
THE END
1个拿来就用,让孩子学习开窍的绝招原来是这个
有些躺平不学的孩子,跟父母真没太大关系


燕掌门AngelWu
分享儿童教育知识,传递儿童教育信息。视频号同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