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国 | 上海加速布局低空经济 展望万亿级市场

时事   2024-09-12 21:20   北京  

《绿色中国》对话时代人物,传播创新精神,致敬科学力量。
8月18日,连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与江苏昆山城市航站楼的直升机载客航线正式开通,乘客仅需大约30分钟,即可体验“空中飞的”,俯瞰整个城市群。将昔日科幻小说中的场景转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体验,这便是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体现。
所谓低空经济,就是以1000米(可延伸至3000米)的低空空域范围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涵盖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包括无人机、直升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即“飞行汽车”)、热气球等各种航空器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2021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家规划。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正式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3月,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定义为“新增长引擎”,明确提出要“发展低空经济,推动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预计至2025年,低空经济规模将达到600亿元,到2027年将达到800亿元。
上海正加速布局低空经济,打造“天空之城”。日前,2025首届上海国际低空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博览会以“启航低空经济,赋能千行百业”为主题,关注低空企业发展需求和应用场景落地,为从事低空经济管理、研究、生产、服务与应用等的展商和观众,打造展示交流平台。
低空经济产业虽然拥有万亿级市场前景,但也面临空域限制、飞行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挑战,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如何完善飞行汽车技术保障其安全性?上海在政策和基础设施配套上做了哪些工作以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筹办博览会(这一)平台时,又如何助推产业发展?带着这些问题,主持人李策对话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宁风、上海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代理总裁李征伟。
宁风认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产业从政策提出到实际落地需要经历较长(成长)过程。尽管存在技术(前景)不明和政策不完善的问题,但博览会可以作为平台,促进各方面的互动和交流,推动产业政策和技术创新,使低空经济真正(发展)成为万亿级市场。
李征伟强调了上海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独特优势,他认为上海的国际性和开放性为低空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商业机会,低空经济博览会将不仅展示技术和产品,还将推动企业找到市场,更新和迭代产业链。
以下为精选对话实录:
宁风:低空经济博览会是助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李策:2023年,低空经济被提升至“战略新兴产业”的高度,2024年更是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在筹备低空经济博览会的过程当中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有没有遇到困难和挑战?
宁风:政策或者说中央文件里多次提及这样的一个产业。但真正的产业从文件提出到产业落地,并且满足市场需求,整个过程是相当长的。
我们的展会有两个特点:市场和创新。一是市场,也就是交易,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生产端的各种企业、市场主体能在展会上找到它的买家,那么它的整个研发投入和产出能形成一个闭环,使得企业持续地发展下去。二是创新,因为现在各地都有低空产业园区,但这里面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的技术创新到什么程度,相互之间没有一个进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那么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低空产业一旦要起飞,首先是安全起飞,这对政府管理部门和空域管理部门来说,就要关注安全需求是否能够得到充分满足,这样才能在政策上、管理上提供支持,这个产业才有市场空间,才能达到比如全国人民“飞起来”这样的一个目的。但是这些东西现在交织在一起,从文件宣示到产业落地, 其中的技术(细节)不明不清,使得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还不完善。我想通过我们的低空经济博览会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博览会上呈现出各种安全的产品。同时我们刚刚讲了与政府互动。有了安全的管理手段、安全的产品,我们的政策就能进一步地推进和优化,使得市场空间(得到)进一步开拓,人民群众才能享用这个技术。
我们的博览会的市场交易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但目前各个市场主体仅仅只有前期的投入,还没有后期的收益,我们想通过博览会解决后期的收益问题,促进低空经济持续地往前发展。
所以展览会的两个特点也是在应对目前低空经济产业链中(存在)的两个困难:一是产品能满足老百姓需求并为其所用,二是政策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得到优化和提升,这些都要靠展览会积极推动。
李策:低空经济作为一个有万亿级市场前景的产业,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空域限制、飞行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在筹办博览会平台的时候,是如何助推产业发展的呢?
宁风:我们的博览会实际上最主要的考虑是针对目前的小飞机,即通用航空这一板块。这个板块在国外是成熟的。在国外,你可以在旅行过程中发现有人给你介绍城市的小型飞机场,里面停放着各种个人和家庭的飞机,为他们提供出城出市的便利,处于一个完善、成熟的发展阶段。那么在我们的低空展里,首先要展示这些国外成熟的管理到产品的板块,发挥先发效应,把成熟的经验带到中国。第二个阶段是eVTOL,即汽车飞起来的板块,这个还在发展中,政策还没有定型,整个还处在创新和政策优化的互动过程中。我们提供给他们大量的展示机会,让每个市场主体能够充分说明自己的产品,符合安全性,符合政策将来的优化方向,同时能被老百姓所接受。这是需要进一步推动的。
在无人机领域,目前主要是一些大型企业在进行相关业务,例如物流分发等。但是,这些应用大多只在局部区域内实现,仍然存在管理和安全方面的问题。我们计划通过博览会的第三板块,即无人机专业展示区,让全国数万家无人机企业展示他们最优秀的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展示,政府官员、普通民众、行业专家以及产学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可以共同评估哪些技术最终能够保留下来,成为一个完美产品推向市场,并被政策和安全系数允许。
因此,我们设想通过这三个板块,成熟的,可以发挥先发优势的,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和与各方互动的板块,来形成真正的产业链。此外,对于那些我们目前可能还不太了解的技术发展和尚未完全优化的政策,我们需要博览会这个平台,让各方人士相互交流和互动,最终形成一个明确的产业和政策导向,借此使该产业真正成为万亿级的产业。
李策:在筹备低空经济博览会的过程当中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低空经济博览会和传统的无人机展以及通航展有怎样的不同?
宁风:我们也注意到,在国内,无人机领域已经有一些高峰论坛和高科技展示,包括珠海的航空展,其中展示了大量无人机。但我们希望回归到我们博览会的使命上,即通过场景应用型展示,这与各相关部门的管理规则的形成紧密相关。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展示,促使有关部门对这类产品的应用及其政策配套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最优解决方案能够推向市场。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展示技术和产品,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些产品和技术未能形成市场消费,那么各市场主体将不断投入而没有产出,这对产业的未来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我们这次展览会的努力方向是帮助企业找到市场,并能够持续更新和迭代他们的产业链。这是我们此次展会的使命和目的。
李策:如果让低空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家最关心的是安全性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吗?如果要进一步完善,需要做些什么?
宁风:现在各地都在发展,有些企业的技术可能被人们所熟知,但这个行业到底深度是多少,发展的最高技术在哪里,实际上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人能够讲清楚。所以说,有个博览会邀请全国的企业,甚至于国际的企业一起参与,好、中、优、劣都很清楚,让大家相互学习,把最好的技术定型,继续往前推进,有利于产业加快落地,这是我们博览会要做的事情。
李策:此次低空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如何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国际化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
宁风:首先因为国家会展中心同时也是进博会的承办方,所以我们想要与更多的进口企业进行交流,他们可能在通用小飞机方面很有优势。我们国家实际上看到的都是大型飞机,大型航空公司,家庭用的小飞机并不多见,但在国外(相关发展模式)已经成型。我们想先吸引这一类的企业,包括这一类的机场管理机构、管理系统参与到我们这个博览会上来,将国外成熟的通用航空小飞机的模式呈现出来。这个市场很快被点燃,很快被使用和运用,这个场景很容易建立。那么初期,我们就把万亿级市场的第一阶段市场空间打开,剩下的再进一步探讨。因为国外国内现在是并驾齐驱,大家都在发展,但是最终怎么(建立)让高速公路上的汽车飞起来的管理系统,实际上大家都还没有经验。这一块属于大家并驾齐驱(的态势),在同一个平台进行对话。
无人机可能中国技术高一点,成本低一点,有它一定的优势,但是国外这些企业也有它的独到之处。我们希望利用一个场景进行相互的技术交流。最终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是这些交流成果能促使政策优化和提升。政策一旦优化和提升,所有这些产品就能真正变成市场(消费)的产品,否则现在只是研发阶段的产品,不能形成市场价值。在真正变成市场产品后,将来这些产品会带动我们国家下一阶段的发展。
李征伟:上海是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商业热土
李策:此次低空经济博览会的总体策划有哪些亮点特色,和传统的无人机展以及通航展有怎样的不同?如果上海要抓住低空经济风口,最关键的着力点是什么呢?
李征伟:实际上,上海在低空产业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上海拥有非常强大的产业链基础,全国超过70%的航空制造产业链都汇集于此。同时,上海也是汽车制造的重点城市,拥有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低空经济领域创新企业提供了很大帮助。因此,上海在这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另一方面,上海作为一个开放的国际大都市,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人才,人口密度大,对低空经济的应用需求密集。这些应用场景包括交通运输、物流、观光旅游、勘测以及高层建筑的物资输送等,都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商业机会。通过举办低空经济博览会,我们可以打造一个平台,展示这些应用场景,传递相关信息,从而推动产业的发展。
李策:博览会目前的筹备情况如何呢?如果要助推企业走出去,加强国际化,您认为还要做些什么?
李征伟:目前我们的低空经济博览会实际上是在上海市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指导下进行的。我们的展览会也举办了新闻发布会,相当于我们明确地向全球和国内外的这些低空经济产业的企业们发出了邀请,欢迎大家明年7月来上海参加我们的低空经济博览会。我们在整个过程中实际上会在全球进行路演,主要是在我们国内的低空产业的集聚区,同时也在我们海外的低空经济或者低空产业的研发高地参加这样的论坛。我们通过这样的海外路演来扩大明年7月上海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我们也会在博览会同期举办高峰论坛、国际论坛,邀请全球致力于低空产业、低空航空器制造的科学家、设计师,包括我们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到上海来共同来研讨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
李策:低空经济在2024年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在今年的8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了《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强了政策的支持(力度)。如果低空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的话,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安全性问题。我们谈到低空经济,想到的是直升飞机、无人机航拍或者是飞行汽车,那么这些技术有没有突破安全性的壁垒呢?
李征伟:第一,应该讲我们的技术是“一直在路上”,一直在不断地创新发展。而且大家从各行各业能够看到,目前我们国家的技术研发实力不断在增强,而我们的技术迭代的能力也不断地在提升。我觉得是打好了非常好的基础。
第二,低空产业的发展和整个加工制造业,导航产业,以及电池、电控、电机等“三电系统”其实都有很大关联。那在这样一个基础下,我们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驾驶、大数据算法模型等各个方面,实际上已经做了非常多的技术储备。
当然,目前我们可能无法100%保证我们的技术始终沿着正确、万无一失的道路发展。但在民用领域,我们认为安全性已经非常高。实际上,在低空经济领域,我们已经成功运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参与文旅表演赛等,这些都没有出现安全问题。此外,我们也看到载重eVTOL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并已经进行了大量安全性能测试。整个产业都在以万无一失的标准推动安全技术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低空经济博览会将专门展示低空安全保障因素和安全技术,旨在解决公众的顾虑,并为政策制定打开窗口。通过这样的展览和展示,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李策:从研发设计到零部件配套,其实每一环都很重要。比如说空域限制、飞行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其实都关系到这个产业的发展。那么我们上海在这个方面有没有一些新的举措,比如在政策和基础设施配套上做了哪些工作呢?
李征伟:我想上海在低空经济的产业的引领上应该是走得非常靠前的。目前,我们在金山区已经有了低空产业基地,我们在杨浦区,包括美团物流的配送,其实都有了这样的案例。而且前几天,有乘客搭乘从昆山起飞的通航低空飞行器,顺利抵达浦东机场,已经实现了这个空域的打开。我想,大家已经能够看到我们在政策方面做出了大量创新尝试,为整个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做好了政策储备。
另一方面,我认为上海拥有比较好的低空经济发展的消费场景。低空经济产业的成长需要丰富的商业应用场景,包括城乡应用、交通运输应用场景。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中,这些应用场景的需求非常旺盛,这些需求也预示着低空经济产业存在巨大的商业机会。


【8点见】官方再通报“16岁少年剪烫发被收4000元”

就业前景好、喝着咖啡上课!这个专业有多“香”?

藏在小巷子里的汉堡店,老鼠遍地跑……


监制|李绍飞
编辑|应凰
审校天明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
央视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是拥有全牌照业务资质的大型互联网文化企业,以新闻为龙头,以视频为重点,以用户为中心,助力总台构建“多屏覆盖、无处不在”的用户入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