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晖:中国思想史—01「儒家溯源」

文摘   2024-11-03 21:02   北京  

 孔子和儒学的产生就是因为他们是一群不满现实者,他们不满意的现实就是周制正在被别的东西取代。被什么东西取代呢?孔子生前没有完全看到这个过程,最后这个取代完成了,实际上就是用秦的那一套取代了周的那一套。


 1. 为什么要回眸新文化运动


“诸子争鸣”和“新文化运动”都被认为是文化事件或者说是思想事件。


可是以往的研究,纯粹从思想和文化来谈,很多问题是谈不清楚的,因为实际上观念的转变,不光是学术师承的问题,而是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思想史和观念史是不能分开的。


所以我曾经给这种观念的演变和社会的演变起过一个名称,叫作“世道与心路”。


“世道”的变化,实际上就是社会的变化,“心路”的变化也就是观念的变化,这两者是紧密相扣的。


我今天来讲这个事,还有一个时间上的关注点,就是今年是1915年《新青年》创立的一百周年。


《新青年》的创立一般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起始,所谓的“新文化运动”又叫作“大五四”。


“五四”那一天发生的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事,因为巴黎和会导致大家去抗议。


但是五四那天发生的事有一个复杂得多的背景,那就是参与这个活动的,基本上都是“新文化运动”里比较活跃的那些学校、比较活跃的那些人。


“新文化运动”涵盖了“五四”前后的好多年,这个运动对后来的中国影响深远,所以有人把“新文化运动”叫作“大五四”。


那么“大五四”和“小五四”的关系,其实也是很耐人寻味的,因为这些年一直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很重要的事,到处都办孔子学院,到处都办国学。


可是“新文化运动”给人的印象是以批判传统为主要标志的,那么在弘扬传统的今天,怎么看“新文化运动”?这个“新文化运动”过去一百年了,它的功绩和教训何在?



 2.  “大五四”和“小五四”的关系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话题,其实这几十年来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可是这些话题在我看来,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不能自圆其说。


比如说,我们知道关于“大五四”,最有名的两个判断。一个判断是上世纪80年代李泽厚先生提出来的,叫作“救亡压倒启蒙”,意思是说,“五四”这件事半途而废了。之所以半途而废是因为民族主义高涨,当时为了救国,所以就要强调国家的重要性,对于个人、对于自由的权利就被忽视了。


这里所谓的“救亡压倒启蒙”显然指的是压倒关于自由主义、关于个人权利的启蒙,因为如果要讲对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显然并没有被压倒,而且后来还成了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了。那么李泽厚先生实际上是把关于自由和个人权利的观念当作启蒙的主要内容,说因为救国、救亡兴起了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于是就把启蒙给盖过去了。


可是同样是李泽厚先生,大概在十多年以后,又提出一个主张,叫作“告别革命”。


这个“告别革命”纳入了当时的保守主义话语,就兴起了另外一股对“新文化运动”的否定,说“新文化运动”的问题是太激进,而且这个太激进,实际上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太激进,而是说“新文化运动”的自由、民主倾向太激进。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因为这个东西太激进,所以导致了后来转向学习苏联那一套东西。


那么如果说太激进的问题值得反思,这就不是启蒙被打断的问题,而是启蒙本身是不是合适都成了问题了。假如“救亡压倒启蒙”和“告别革命”都是来自同一个人,而且这个人本身也没有说他放弃了原来的主张,那就产生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们知道,所谓的“救亡压倒启蒙”其实是很遗憾这个启蒙没有进行到底,而后来的革命是和启蒙有关的,如果我们要“告别革命”,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告别前面这个启蒙呢?


如果前面那个启蒙是需要告别的,那我们又为什么要遗憾所谓的“救亡压倒启蒙”呢?所以这里头,我觉得是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


实际上无论是传统还是启蒙,都有各种各样的内容,我们笼而统之地去讲,可能会有很大的问题,而且无论是传统还是启蒙,它都有它的形成过程,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恐怕都不行的,而且它的形成过程也不仅仅是一个观念演变的过程,还包括了社会演变的过程。


因此我们这个课就想从更广阔的视角谈起,先谈谈我们的传统是怎么来的,然后再谈为什么会有反传统的运动;或者说“新文化运动”后来又为什么走向了一个当初人们可能都没有料到的方向,这里头到底有什么值得我们现在回顾和进行反思,乃至进行继承的一些东西。



3.  传统是秦制与儒家


我们首先从传统讲起,传统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所谓的自秦始皇以后“百代皆行秦政制”,这是毛泽东的话,这是一个传统。


但是现在人们在弘扬传统的时候,经常举着另外一个旗号,就是孔子,而且我们讲的所谓的传统,主要好像是以儒家为骨干的。


儒家产生的背景是“百家争鸣”,当时并不是仅仅有儒家这一派,因此儒家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和秦以后的传统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文革期间,毛泽东就认为这两者是截然对立的,因此他说“儒法斗争是延续了两千多年”。讲得简单一点,孔子的传统和秦始皇的传统,他认为是截然对立的。


可是我们不管立场,我们只是讲这个事儿到底有没有,如果有的话,我们要讲传统就不能笼而统之,就要讲这个传统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4.  儒家的宗师是孔子还是周公


如果现在讲儒家的话,大家都知道儒家的祖宗是孔子,可是在历史上,这曾经是一个争议的话题。


在汉代,儒学分成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有很多争论,有一些争论是因为他们依据的经典不同。


古文经,今文家不承认,很多今文家的经典,古文家也未必承认,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在争儒家的宗师到底是谁。


今文经学家当然认为是孔子,可是古文经学家认为,孔子固然很伟大,但是他不是儒家的教主。当然所谓的“教主”和我后面讲到的“圣徒”,都是借用基督教的概念。


讲得简单一点,就是儒家的那套理念、那套理论,是孔子创造的吗?


古文经学家就说不是,说儒家其实宣传的是周公之道,因此周公才是儒家的教主。孔子当然也很伟大,但是孔子的伟大就在于他弘扬了周公之道,是一个伟大的圣徒。


如果借用基督教的比方,耶稣应该是周公,而孔子是谁呢?孔子是圣保罗,或者说是圣彼得,他把“耶稣”的主张传播到全世界,他也很伟大,但是他并不是先圣,而是先师,他是圣徒和伟大的布道者,但是他并不是这个教义的原创者。


因此就引起了一场争论,后来的今文经学家在宋代就是所谓的“宋学”,程颐居主流,他们对古文经学有个批评,说他们是“尊周不尊孔,传经不传道”。所谓的“尊周不尊孔”就是说他们把周公放在孔子之上,所谓“传经不传道”就是说他们传播的儒家经典只注意细节的名目考证。


大家知道古文经学,又叫作汉学,发展到清代就是考据学,考据学被认为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不太重视义理,只是重视章句名目的考证,也就是说他们传经,但是不传经背后的大道理。


5. 孔子的思想源自周公


所谓的“尊周不尊孔,传经不传道”,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呢?


实际上,如果真的要说儒家那一套来自什么地方,只要你看看孔子自己的说法就行了。


孔子自己不断地说,他的这些主张都不是他创造的,就是来自“三代”的,而且主要就是来自周公的。


孔子自己经常讲的一个主要思想,就是“三代”是非常美好的时代,而且“三代”到了西周就发展到顶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就是那个周啊,把殷商好的东西都继承了,而且还发扬光大了,因此达到了顶峰。


所以,他就是要遵循周的那一套,说周公的那个东西是非常完美的,只是现在受到了破坏,叫“礼崩乐坏”或者“礼坏乐崩”,我现在的使命就是要拯救这个东西,就是要恢复我们原来的那个道统。


你可以看到关于孔子的记载,他的确是言必称周公,后来他感到自己不行了,曾经有过一句话,叫“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就是“哎呀,我现在不行了,我现在很长时间没有做梦梦到周公了”,意思是我的灵感都是来自周公的。


孔子还讲过,他是“述而不作”的,这是很多人都提到的话。


“述而不作”被有些人理解为,“述”就是口述,就是讲课,“作”就是写作。所谓“述而不作”就是孔子喜欢对学生讲课,但是不喜欢写东西。


这个说法其实很有问题,因为在古汉语的语境中,“述”其实不光是口述,“述”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述”就是“绍述”的意思,所谓的“绍述”就是继承。

所谓的“述”就是你不是原创的,而是传承已有的东西,那就叫“绍述”,你不管是用嘴还是用笔,其实都是“述”。


而“作”是什么?所谓的“作”也不是只有用笔写才叫“作”,所谓的“作”是相对于“述”而言的,所谓的“作”就是创作,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创作,也就是创新。


所谓的“述而不作”并不是说,他只讲课而不写作,而是孔子自己认为,他所有的讲的和写的这一切,都是三代的、西周的,主要是周公的东西,他自己没有什么创造,而且他反对创造,因为他认为他所处的这个时代人们离经叛道得太厉害了,所谓的“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所以他要“克己复礼”,要“兴灭继绝”,要恢复周的那些东西,因此他一再强调我们需要做的是恢复。


我们知道孔子其实不是只讲课不写作的,但是他写了什么东西呢?


实际上,孔子自己的确没有以他自己的名义写过什么创新的东西,因为我们现在知道以孔子的名义讲的《论语》,实际上并不是孔子自己写的,是孔子学生的一个课堂笔记。


那么孔子自己做了什么文字的工作呢?


其实孔子是用毕生的精力做了不少文字工作的,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整理《六经》,基本上是周代的文献,像《春秋》,那是鲁国的史官留下来的东西,当然也可以说是周的,因为鲁基本上被认为是周的嫡传。


好了,孔子的主要工作是整理、编纂、编辑《六经》,因此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说孔子是一个布道者,是一个传教士,或者说是一个圣徒。当然讲是圣徒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基督教讲的圣徒基本上都是殉教的,孔子基本上还是善终的,所以如果拿他和圣保罗相比的话,那他的结局当然是和圣保罗大不一样。


但是不管怎么说,圣保罗传的是耶稣之道,孔子自己说他传播的是周公之道,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古文经学家的那个说法,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6.  孔子开创儒学流派


可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讲,我们也知道在孔子之前,实际上人们是不懂有什么儒家不儒家的,也就是说儒家作为一个流派,打出这个旗号,形成这支队伍,的确是从孔子开始的。


耶稣有十二门徒,可是周公有多少门徒?周公那个时代是不是有个什么教呢?好像没有人能够说得出来。


因此,如果说有这么一个流派,那么这个流派显然是从孔子开始的,不是从周公开始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道理很简单,孔子的思想很多的确是来自前人、来自三代或者说来自被认为是三代集大成者的周公,可是孔子生活的时代,用他的话讲是一个“礼坏乐崩”或者“礼崩乐坏”的时代,“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原来的那套受到严重的破坏,这个时候孔子挺身而出,要挽狂澜于既倒,收拾世道人心,而且跟其他人争论,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学派。


可是在这之前是没有这样一种现象的,在周公那个时代,乃至在更早的三代,孔子想维护的那些东西,其实很多是不言自明的真理,大家习以为常的,因此没有人认为需要特别来为之辩护,来为之弘扬,来为之和其他人做斗争。


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毫无疑问是儒学的宗师,或者说也可以说是教主,而周公那个时代不是的。


正因为这一点,所以后来人们对孔子的、对儒学的评价,几乎都要考虑这个最基本的事实,什么基本事实呢?

那就是孔子和儒学的产生就是因为他们是一群不满现实者,他们不满意的现实就是周制正在被别的东西取代。

被什么东西取代呢?


其实孔子生前,他没有完全看到这个过程,最后这个取代完成了,实际上就是用秦的那一套取代了周的那一套。




【声明】

内容及图片整理转载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美国东海假期

公司地址:2832 Onyx Way, West Covina CA 91792, U.S.A

联系电话:1 (626)786-6166 ; 1 (626)454-9353

工作传真:1 (626)575-1234

官方网址:www.donghaivacation.com

联系邮箱winterlindong@gmail.com


微信号donghaivacation



美国东海假期二世
美国东海假期旅游公司:总部位于洛杉矶,有着多年商旅服务经验,以及成熟的地接资源和机构组织体系,具有独立接待中国大陆赴美高级和大型商务及公务团组的丰富经验和实力,能满足出访客户及国内发团机构的各方面要求,并保证良好优质的接待质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