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收藏里的乡愁故事 · 寻找文物中的民族记忆
以下视频来源于
天下寻宝
【晚清到民国·青花长颈瓶】
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 文化学者 邓丁三
点评:说到康熙瓷器的价格,目前市场虽然低迷,但是也得几万,三五万个应该是最低的价了。
北京市文物局鉴定组组长 瓷器鉴定专家 张如兰
点评:这叫长颈瓶,从这个瓶子的造型来讲康熙有这种造型。这个青花色调还比较深沉,康熙的青花也分早中晚期,中期以后的青花颜色是比较漂亮了,叫翠毛蓝色。但这个瓶子的色调,不是那个时候的色调,从这个青花的绘画方式和造型来看,不是康熙的标准器。大清康熙年制这种写款的方式,不是官窑的写款方式,在康熙年间的时候,康字写得特别刚劲有力,就跟铁线描似的,这个款识就比较软了。康熙时候皴染方式青花分五色,它没有表现出来。康熙的白釉一定比这个白中闪青,釉和胎骨贴得很紧密。但这个釉特别疏松。我们认为是光绪民国仿康熙的一件瓶子。
❖
【晚清到民国·药珠】
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 文化学者 邓丁三
点评:一般来讲,过去把沉香研成粉,然后加上冰片麝香这些东西用来提神醒脑、祛湿祛寒。这个不是吃的,这个药性作用就是闻味的。
中国青铜研究会秘书长 铜器鉴定专家 王荣琳
点评:这叫合香,是用各种药合在一起制作出来的,这个传承往前推,推到东汉。因为合香珠据说是从东汉的道教创始人张天师发明制作的,当时使用的香非常多,配方是七香十二精药,到清朝是一个固定的制式。老的合香珠子是非常结实的,拿锤子砸都很难给它砸碎。这个垫片配得不错,因为这个垫片是金钱的形状,是朝珠必备的。我判断这个年代应该是清晚期到民国。
❖
【房毅·青绿山水 】
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 文化学者 邓丁三
点评:这个画属于小青绿,设色比过去丰富一些,整个画面看着节奏显得比过去快。老先生过去叫望气,拿个画给他不说话,看着画,看半天叫望气。就是品读它内在的节奏。我们现代人看古画,一般看上去比较静 ,那是体现农耕文明一种特有节奏和它的韵律。
天津市文物局研究员 书画鉴定专家 邢捷
点评:房毅也是个知名画家,生活年代是生于清末,故去时间比较晚,到上世纪的70年代才故去。这幅画没有四王的痕迹,山勾的轮廓线条都挺拔,形状都是山高万仞。设色就是青绿,再看这松树,也有别于江南山水画派,松树都很挺拔。应该说房毅的基本功是相当扎实。从绘画的内容看,在右上角有一个小人,使画面很丰满,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二者融为一体,所以这张画应该鉴定为是房毅的设色山水图真迹。
❖
【民国·龙穿牡丹观音瓶】
❖
【现代·三山纹青铜镜】
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 文化学者 邓丁三
点评:拼对技术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非常高级的技术,在出土的青铜剑上,剑脊是高铅的,弹性比较好,不容易碎。旁边剑锋的部分是高锡的,虽然比较锋利,但是它比较脆。所以就结合了它的功能性,这种铸法是中国的一个特点,因为镜子背面是看花纹,前面是照人的,照人就需要是高锡,高锡那个白光照人比较好。早期的镜钮小,越往后越大,到东汉最大,跟半个馒头这么大。
中国青铜研究会秘书长 铜器鉴定专家 王荣琳
点评:这个镜子是一个档次非常高的镜子,这是三山镜,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战国才有,这种三山镜是一个小三山镜,周围有很多空白全是羽状地纹,这种羽状地纹镜不是一点一点在陶范上刻出来的,是用小的范块一个一个的重复印上的,它纹饰和纹饰之间有范线,这个镜子现在就没有这个特征。另外的疑点就是看它的铜质,早期的铜镜。俗称白铜,就是高锡加铅铜镜,锡的含量非常高,所以呈现白铜的铜质。我们现在的这种白铜光的颜色,和光的这种反射的效果是有差别的,另外这个铜镜有它的制式,平面的打磨、立面的打磨都是有它制式的,平面打磨战国是特别平整,到汉的时候是中间凸,两边稍微往下塌一点。这个打磨平面不是特别平,有凹凸不平的这种感觉,边缘的弧度也是不标准。所以它是一个现代仿品。
❖
【清代·俏色巧雕松鼠葡萄玉把件】
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 文化学者 邓丁三
点评:因为玉的密度和硬度非常大,想去破坏都很难。正常情况下,如果你觉得古玩市场淘回来觉得不太干净,就把它放在凉水里边,然后烧开,煮一会儿消消毒。过一会儿然后把它从里边捞出来,用个稍微硬一点的刷子刷一刷。
天津市文物局研究员 玉器鉴定专家 施俊
点评:松鼠葡萄这题材在玉雕当中是传统的多用的题材,山西很多砖雕上面也有。葡萄是成串的硕果累累,它代表着丰收。从材质上说,它是地道的和田玉,这个皮子是枣红皮,颜色非常深,里面的肉非常白,而且特别润,说明这个籽料的成色特别好。小松鼠头从这边弯,身体绕过去,雕的也是惟妙惟肖。工艺特点也是采用了阴线雕、浮雕,还有透雕,雕刻得非常写实,这个也是清代多用的一种手法。通过专家团的合议,我们给它定的年代是清代中期。
周日晚 22:00
黄河电视台《天下寻宝》
和你一起长知识
抖音、快手
搜索《天下寻宝》
只要你有宝贝
快拨打《天下寻宝》
公益鉴宝热线
0351-8302278
1558185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