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肥料厂家们在产品包装上下足了功夫,惊艳的图案、亮眼的文字、精美的排版等似乎在预示:“我是最棒的”。曾经陪伴我们穿过人山人海的那些“素装”,转眼都飘散如烟。
国家标准《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GB18382-2001)中要求,标识所标注的所有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必须准确、科学、通俗易懂;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肥料;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导致用户将肥料或肥料的某一性质与另一肥料产品混淆。
作为农户,面对那些爆炸般的宣传和形象的标识,我们能看懂吗?能辨别吗?
1、如何通过标识辨别肥料的真假与合规与否?
通过对比肥料产品的执行标准,可以非常便捷的辨别肥料的真假与合规与否。如市场中某厂家生产的磷酸二氢钾,其养分标明值为Mn+Zn+B≥10%(详见图1),这明显与标准不符,属于不合规肥料。为什么呢?磷酸二氢钾肥料产品所执行的是化工行业标准《肥料级磷酸二氢钾》(HG/T 2321-2016),该标准中低等级的合格品要求P2O5≥49.0%、K2O≥30.5%,图1产品养分标明值与标准不符。
再来看市场中常见的复合肥,如何辨别其真假与合规与否呢?(1)看三证号,国家标准GB18382-2001中要求,必须标明三证号,即生产许可证号、农业登记证号和产品的标准编号,三者缺其一,即可判定为不合规肥料;(2)看养分标明值,国家标准GB18382-2001中7.3.2.1指出,应标明N、P2O5、K2O总养分的百分含量,总养分标明值应不低于配合式中单养分标明值之和,不得将其他元素或化合物计入总养分。若某肥料产品中将中微量元素(如镁、钙、锌、氯等)或者有机质含量计入总养分,均属于不合规肥料,如N-PK-C1 15-15-15。
2、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如何区分?
话说当年有一个有机肥厂老板,靠有机肥生产与销售赚了不少的钱,一日,他看到市场一些打着生物有机肥字样的肥料售价不低,销量也不错,于是他决定将自己的有机肥包装更换为生物有机肥,改头换面之后(包装袋内还是之前的有机肥),利润大幅提高,这位老板很长一段时间沉醉在自己的英明决策之中,可好景不长,这款有机肥就被执法人员查封了。
查封时候,执法人员告诉这位老板,这款是有机肥,但若是被标识为生物有机肥,对不起,属于“挂羊头卖狗肉”。
这位老板错就错在“没文化”,不了解有机肥与生物有机肥是两类不同的产品,有机肥执行《有机肥料》(NY525-2012)标准,有机质等指标合乎标准要求即可。可生物有机肥执行《生物有机肥》(NY884-2012)标准,在有机质等指标要求的基础上,还要求还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菌。
按照标准给出的定义,有机肥料为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经过发酵腐熟的含碳有机物料,其功能是改善土壤肥力、提供植物营养、提高作物品质;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
3、缓释、控释等肥料标识如何区分?
缓释肥料与控释肥料,二者一字之差,意义却不同。缓释肥料执行《缓释肥料》(GB/T 23348-2009)标准,指通过养分的化学复合或物理作用,使其对作物的有效养分随着时间而缓慢释放的化学肥料;控释肥料执行《控释肥料》(HG/T 4215-2011)标准,指能按照设定的释放率(%)和释放期(d)来控制养分释放的肥料。
从概念上来看,缓释肥料仅仅是让养分缓慢释放,而控释肥料却按农作物不同时期的需肥规律来释放养分(如图2)。这样来看,孰高孰低就一目了然呢,如在同一块玉米地上,好的控释肥料,可以按玉米的需肥规律同步释放养分,满足其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做到精准施肥;而若是施用缓释肥,可能导致一个后果,某一阶段,玉米正是大量需要养分供给的时候,缓释肥还在缓慢释放养分,无法及时供给养分导致玉米生长不佳。
4、硝硫基、双硫基等标识如何区分?
氯基复合肥,是指钾素的来源为氯化钾,可分为单氯和双氯产品,单氯是指钾素的来源为氯化钾,氮素来源为不含氯离子的尿素等;双氯是钾素的来源为氯化钾、氮素来源为氯化铵。国家标准《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T15063-2009)规定,含氯高于3.0%的复合肥,必须标注氯离子含量,例如低氯、中氯、高氯。
硫基复合肥(硫酸钾型),指钾素的来源为硫酸钾,这里需要注明一下,硫酸钾型复合肥,并非不含氯,该肥料产品氯含量小于3.0%。
双硫基复合肥,指氮素的来源是硫酸铵,钾素的来源是硫酸钾。
硝硫基复合肥,指氮素由硝酸铵提供,钾素的来源是硫酸钾。
作者:曾志伟,来自:农资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