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收藏里的乡愁故事 · 寻找文物中的民族记忆
【现代 仿启功成扇】
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 文化学者 邓丁三
点评:启功自创一体,习惯就叫启功体,这个在字库里边能找到。启功也曾任中书协主席,影响力很大。启功的一幅一平尺目前的市价在10万左右。
北京荣宝斋教授 书画鉴定专家 李德仁
点评:这位藏友拿了一把成扇,我们看这个扇子一面是画,作者姚少华。姚少华是现代一个画家,影响、名气也不大。另一面的是书法,落款是启功。启功先生书法界也评价说,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主席真正最高、最值得大家称颂的是启功先生。那么姚少华的名气和启功先生的影响地位是不相称的,这里边就有点疑问,姚少华扇子这个虎画得还是很比较生动的,但是这个笔法,不是那么很精炼,特别是下面瀑布的水的用笔,水平不是很高。仔细用高倍的放大镜一看,发现画面是印的,它这个颜色都是用小小的网点组成的。就是现在的那个喷绘工艺。扇骨就是普通的竹子,是染色的。这种形式都是现代的新工艺。
这面启功先生字是手写的,启功先生早年的书法是非常丰满的。启功先生学书法,在十几岁时候就下的功夫很深。元代像赵孟頫,到后来像成亲王都学过,下过狠功夫学习和研究,这个体基本上还是比较瘦的。
启功先生到1980年之后变法,字体写的长、短,笔画大。这个字就是大部分的笔画写的瘦长,而且很潇洒。我们看这个扇面的字,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痛快,也没有那么流畅,更重要的是有些笔画的轨道掌握得不太好。
启功先生像这样的扇子,盖印章,它必须是顺着扇的这个纹,必须是和这个字一样,顺着纹,不能盖成直的。像启功先生这样的大家,对于一般的这些规矩,是不会不懂的。印泥我们细看也一般。启先生用的这个印泥都是非常讲究的。我们专家组综合看了以后认为这个扇面是模仿启功先生的体,写的一个仿品。
❖
【 清中期·青花大盘】
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 文化学者 邓丁三
点评:人们喜欢莲花,最早的还是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看着它清雅,出淤泥而不染的这种品格,所以人们就喜欢画它。元朝的时候,莲花就开始作为一个图案在景德镇瓷器上出现了。然后明初的时候也非常流行,一直到近代,瓷器上用青花色画莲,是一个常有的题材。
全国艺术品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瓷器鉴定专家 吴锐
点评:两只盘子不是一个地方烧的,这两件产品很有特色,一个好像胎更厚一些
一个更白,我们叫腻白色。这件一捧莲大盘是是我们家景德镇的,另一件是德化窑比较典型的,它画的这个夔龙纹上面都有蚂蚱口,是清代这一个时期在瓷器上所表现出来的青花的一种特点。那这件实际上它这个时代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是景德镇的。一捧莲这种题材在瓷器上最早的出现在北宋时期,当时以刻花来出现的定窑和耀州窑。这种题材在绘画的艺术方面,从元代开始就有
,但是大多在永乐时期,永乐时期官窑都有这种题材,以至从整个的明代到清代。为什么它会在明代出现这么多?就是当时永乐皇帝要求官员清政廉明。所以说用一束莲来做一个表示。但它和永乐的这种绘画,还是有所区别的。
永乐时期的一把莲比较简洁,画得很简单,上面的花朵也没这么多。但是这件没有空间感,都是画得满满的,这就和这个永乐时期画的有所区别。这件藏品是仿永乐时期苏麻离青的一种特点。因为苏麻离青最大的特点就是铁锈斑、晕散还有棕眼。为了把这种特点体现出来,在清代,从唐英做督陶官的时候,就开始仿这一种工艺,但是仿这种工艺仿得不好,不能够了解到底晕散和铁锈斑是怎么形成的,就在青花的花叶上面加了一些重彩,就显得点状,产生点状。
所以这件藏品从它的这种绘画艺术,还是属于清代中早期。
那另一件件藏品,从时代上俩差不多,但它这种青花的发色,以及绘画的技巧性,还有青花的层次不同。像这一种夔龙纹,流行于嘉道时期,而且在当时的德化窑,像这一类的绘画是大量出现,只能往嘉道后面推。
❖
【清晚期·傅严升 何庆澜书法四条屏】
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 文化学者 邓丁三
点评:中国传统有这种四色纸书法,为了喜庆专门用这种彩色。比如说诰命,常见的有五色,民间比较(喜欢用)各种色彩,就是好看就行。把它穿插起来,四条的、八条的都有。皇家的一般就是五色,我们见的就是红黄蓝白黑。因为它表示五方,也可以表示五地,也可以表示五佛,表示各种各样的,就是各用一种颜色代表一个方位,所以中国用彩色的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的。
北京荣宝斋教授 书画鉴定专家 李德仁
点评:我们看这是四幅书法作品,民间习惯称之为四条屏。这种屏条的形式在清代最流行。唐宋什么就基本看不见的。明代偶然也有,但主要流行是清代,最初的流行的时候是同一种颜色的,到清代的后期就出现了几种不同颜色组成的屏条。我们看这四条是由两个作者完成的,一个叫何庆澜,那个叫傅严昇。这两个人都是山西灵石县人,都中过举人。两个人之间在地方志上反映关系非常好,经常合作。这个用的材料是洒金宣,过去把宣纸煮熟,经过各种处理以后,就一点不吸墨了。这种情况下,墨如果很厚的话,写在上面渗不进去,就在字的表面,像我们看到的过去像刘墉,大家知道刘墉号称是浓墨宰相,刘墉字就很浓,现在看到的好多就写在蜡笺纸上的字,就崩掉了。刚才我们知道这两位作者是灵石的曾经中过举人,是属于清晚期。这种形式也是同治光绪这个时期流行的样式。
❖
【清代·太平有象鎏金造像】
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 文化学者 邓丁三
点评:从考古历史上来看,咱们这块地方早年间是有象,甚至于比咱们再靠北,像西伯利亚地区也有猛犸象的遗骨出现。咱们最早的甲骨文就有这个大象的形象,到商代的时候应该还有,再晚的时候,由于进入小冰川期了,咱们这块越来越冷了,大象都往南跑了,所以咱们这没有大象了,等再见到大象已经是唐以后了。唐朝以后,沿着丝绸之路有些人赶着大象就来了。唐以后开始,又开始多起来,到了清朝时候,咱们西郊动物园里就有大象。所以象过去叫象驮宝瓶,就是这个沿着古丝绸之路,大象驮着一些宝贝,胡人带着就过来了。在雕塑里边有这种东西,但是这种东西一般是乾隆以后才出现的,太平有象是从雍正开始,就是把图案吉祥语连在一起。这种造型的驮着一个很大的瓶子,比大瓶子还大的就叫太平,所以太平还有个象,就变成一个吉祥语。这种我们见的比较早的是乾隆。
中国青铜研究会秘书长 铜器鉴定专家 王荣琳
点评:这个皮壳包浆看着也挺好,这太平有象这造型,乾隆前后这种比较多,而且不光是铜器上边,玉器上边,瓷器上边,乾隆中期特别流行,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所以说我们对这个太平有象这个词汇,也特别熟悉。
北京荣宝斋教授 书画鉴定专家 李德仁
点评:文房四宝里边也有这个太平有象,比如说端砚,在乾隆时期确实是看到过好几件,乾隆时期有名人题跋的砚台,它刻成瓶的形状,上面刻的那个象这种形式,在乾隆时期特别盛行。
中国青铜研究会秘书长 铜器鉴定专家 王荣琳
点评:这个材质和它的这个皮壳,比如它表面是金漆,这和当时的造像的习俗是一样的,当时的铜造像都是漆金或者是鎏金,这个保存了一部分的金漆,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话,天天会有人擦。在擦的过程当中金已经不在了,就说明它这是一个传世品,这个象的象头和咱们现在看的象不太一样,它这个象头像猪头,古人做的这象,有他的那种理解和审美。我们对它的年代的判断是清代中期偏晚的太平有象的摆件。
❖
【清代·和田玉松鼠葡萄坠饰】
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 文化学者 邓丁三
点评:这个小玉件用处很多,过去可以当镇用。比如说,有一沓信纸放在这房间里边,门窗开着小风一刮,刮了到处跑。拿个小东西把它压住,它就不跑了。还可以挂在身上是一个装饰美。还可以做灯坠,过去那灯,风一吹乱晃荡,底下挂一坠比较稳。
中国古代图案的搭配是很有讲究的,鼠,从除四害以后,人们对它是深恶痛绝。在此之前,鼠不是一个坏东西,十二生肖里边老鼠排第一,地位很高。从古代以来,老鼠的形象一直有。人们喜欢松鼠,是因为松鼠会把东西都藏起来,按照后来说法就是它有个聚财的含义。
天津市文物局研究员 玉器鉴定专家 施俊
点评:我们现在中国人其实也有聚财,很多像我们稍微年纪长一点的,自己挣的钱也舍不得花,全都存着都给孩子。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传承的习俗。
这块料真的很好,很白很润,油感成分非常高。这玉应该是和田玉,而且皮也是原皮,就是我们所说洒金皮。这个皮子上面是有汗毛孔的。
而且我们看它包浆非常好,磨工也非常好。雕的松鼠非常可爱,尖尖嘴巴,长长尾,身子卷曲,动感十足,也符合清代的绘画。镂雕玉器在清代制玉当中是非常多的一个手法,后边的雕琢非常精细精巧。尾巴卷曲那个小羽毛的阴刻线刻得非常好,所以我们通过专家的合议给它确定的年代是清代的嘉道时期。
❖
【清代仿唐代·自在观音像】
首都博物馆原副馆长 文化学者 邓丁三
点评:过去观音的形象比较多,有三十二相说。标准样式就是法身大士,也是在莲台上盘坐结跏趺坐这种的。它这个标志是手上拿一束青莲,就是菩萨像或者叫法身像。其它的像不是盘坐,单条腿这么搭下来这个习惯叫舒坐。所以一般的就说观音菩萨不是在打坐,在比较放松的状态下,所以民间俗称叫自在观音。
中国青铜研究会秘书长 铜器鉴定专家 王荣琳
点评:它的这个年代,其实也是晚期仿古的造型。造型就是一个仿唐,唐的造型我们都可以看得出来是收腰,S型的曲线。古人对唐很膜拜,但是对唐不是特别了解。所以说它想仿唐,仿来仿去仿不像。这个造型就是想做唐代,又做得不是特别准确,照猫画虎画得不太像。比较崇拜唐代的这个时期就是清代。清代中期和中期以后,清代的这种开脸就是有清代的遗风,眉毛、眼睛、非常周正的这种形状接近于清代一脉相承的风格。唐代的脸实际上从造像来说更秀气,衣褶也不如唐代的衣褶做得自然,我们认为它的年代是清中期仿唐代的一尊自在观音造像。
周日晚 22:00
黄河电视台《天下寻宝》
和你一起长知识
抖音、快手
搜索《天下寻宝》
只要你有宝贝
快拨打《天下寻宝》
公益鉴宝热线
0351-8302278
1558185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