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书法界,田英章先生无疑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门下弟子众多,更有无数书法爱好者私下里学习他的书法。这些忠实的追随者们,简直可以用“死心塌地”来形容,他们极力维护着田英章先生的名誉,容不得半点不同的声音。
某天,我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了两张图片,是田英章先生在展示他早期的两个作品残件。通过图片,我隐约可以看出这几个字应该是很久之前写的,田先生还细心地用塑料纸做了保护。后来得知,这些作品竟是他16岁时写的。
说实话,一个中学生能把字写成那样,已经相当不错了。那些字具有鲜明的欧体楷书面貌,用笔劲道有力,结体稳健端正。要知道,那是1966年,田英章先生才16岁。我们都清楚,那是一个文化凋敝、物资匮乏的年代。而且,这几个字并非写在宣纸上,而是写在废弃的书纸上。想象一下,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田先生能写出这样的字,确实非常不易。
然而,当我拿他16岁时的字与现在的字相比时,却发现两者之间差别并不算大。田英章先生出生于1950年,现在已经72岁了,那两张字距今也有56年了。半个世纪多的时间过去了,田先生的书法咋看起来还是老样子呢?
有人针对这个问题说,这恰恰证明田英章先生早就达到了书法的高峰,后来只是维持自己的水准而已。这种说法,真的让人哭笑不得。纵观数千年的书法史,年少成名的书法家确实不少,但又有谁在20岁就达到巅峰了呢?
我们承认,有些人在书法方面确实具备天赋,但基本的艺术规律已经告诉我们,书法是一个靠技法、审美、人生阅历不断积累的过程。所谓的早早定型,其实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从16岁到72岁,这是一段漫长的人生旅程。田英章先生在艺术追求上的执着,确实让人不得不佩服。他始终沿着自己认定的道路走下去,对于书法史上浩如烟海的名碑名帖一概视而不见。这种做法,势必造成他营养的单调。
书法需要多方面的滋养。即便你最终不选择某种风格的书法,也应该参考一下其他书风。这就像人生一样,需要多经历一些事情,多见识一些世面,然后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安心之处”。如此,我们才能站在更高的境界看待书法,而不是只登一山便以为身在最高层了。
而且,仔细研究田英章的书法,你会发现他所谓的欧体楷书,其实学的并非真正的欧体,而是更接近于陈益椿、王维贤的书法样貌。
欧体楷书确实是高妙绝伦的楷书样板,但陈益椿、王维贤在书法史上根本就不入流,他们的字与欧体自然不能相提并论。像田英章先生这样取法乎下,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书法上讲究“要吃好第一口奶”,意思是入手一定要高,因为这个起点直接关乎今后一个创作者审美格调的高低。田英章先生可能没有吃好这“第一口奶”,所以他只吃得惯那种“简化版的欧体”。
因此,从16岁开始,田英章先生就一遍一遍地重复着自己。虽然他的线条质量在增长,结体也越来越“精准”,但也越写越死板,越写越僵化。
田英章先生的书法确实写到了“极致”,但这种极致却容不下丝毫的不同意见。他看不懂除自己书法之外的任何书法。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田英章先生无疑是成功的;但从艺术的角度来说,他是可悲的。
更加可悲的是,还有众多的“田粉”义无反顾地扑在田楷上,成了书法的“炮灰”。他们盲目地追随田英章的书法,却忽视了书法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其实,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它的魅力在于其多样性和包容性。不同的书法家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他们各自在书法领域里探索和创新。而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去欣赏和学习不同风格的书法。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有自己喜欢的书法家或风格。相反,我们应该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书法风格和道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书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
回到田英章先生的话题上,我们不可否认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影响力。但他的书法风格和追求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如何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如何避免陷入单一化和僵化的境地?
或许,这正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书法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对错和好坏之分。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我们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书法道路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