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科普专家
2024.11.11 / 冯一行
药物不良反应你知道多少
本期科普内容责任人丨冯一行
药物不良反应,作为现代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常常困扰着许多患者。它不仅可能削弱药物的疗效,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额外的威胁。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各个方面,包括其定义、类型、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对于保障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HEALTH SCIENCE
药物不良反应你知道多少
HEALTH SCIENCE
一、定义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简称ADR),根据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是指在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这种定义排除了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换句话说,即使按照医嘱或说明书上的用法和剂量使用药物,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二、类型
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1.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类反应通常是由于药物刺激胃肠道黏膜所致。
2.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皮疹,严重时可能出现支气管痉挛、休克甚至死亡。过敏反应通常是由患者对药物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引起的。
3.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站立不稳等。这类反应可能是由于药物对神经系统的直接作用或影响。
4.局部反应:如注射部位的疼痛、红肿等。
5.其他反应:如味觉异常、呼吸困难、肝肾功能损害等。
三、原因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本身:有些药物本身就存在一些固有的不良反应,如抗生素、化疗药物等。
2.药物质量问题:药物在生产、配方、储存、运输等环节可能出现问题,如混入杂质、药品过期等。
3.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有些患者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4.药物滥用:不按医嘱用药,滥用药物,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5.药物相互作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6.病理状态:患者的病理状态能影响机体各种功能,从而影响药物作用,如肝肾功能减退时,可以显著延长或加强许多药物的作用,甚至引起中毒。
四、预防
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关键在于正确合理使用药物。以下几点建议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尽量不自行服药:应到正规医疗机构诊疗,按医嘱用药。
2.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对于非处方药,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使用。
3.不重复用药: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不随意停药:对于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如抗抑郁和抗癫痫类药物,不可突然断药,需逐步停药。
5.特殊人群用药需慎重: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等特殊人群用药需慎重,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加强监测。
6.注意早期症状:用药过程中注意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早期症状,及时向医生或药师反馈,及时处理。
五、处理
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到正规医院咨询医生。处理方法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1.轻微症状:如腹泻、呕吐等,可以适当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症状的改善。同时,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2.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腹部等方式,可以缓解某些不适症状。
3.药物治疗: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过敏药物、补液药物等进行治疗。
4.催吐:如果患者服用的药物剂量比较大,且出现了不适症状,可以通过催吐的方式减少药物的吸收。
需要强调的是,患者在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时切勿自行处理,以免延误救治时间。一旦明确诊断,患者应牢记今后不再服用该药品。
六、总结
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大多数药物不良反应是轻微的、暂时的,不会影响生活质量。通过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加强用药监测和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危害。因此,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警惕,遵循医嘱,确保用药安全。
HEALTH SCIENCE
健康科普|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