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青苗·学思悟》专栏刊发
金峰法庭法官助理沈清照的文章
《学思践悟铸利剑 奋楫笃行扬新帆 》
沈清照
金峰法庭法官助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回望我在基层法庭的磨砺岁月,从法学院的理论殿堂到人民法院的实战舞台,从法学理论的抽象探讨到司法实践的生动实践,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工作:既有简单直接的,也有复杂多变的;既有严谨的文字工作,也有充满温情的群众工作。我全面熟悉了审判工作的各个环节,自入职以来已协助法官办结各类案件900余件,在实践中不断磨砺成长。
日常学习时的“信念锤炼”至今铭记于心
司法审判工作既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工作。作为法院的青年干警,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我将“立身以学为本,立学以读书为本”作为座右铭。我始终致力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最新理论成果,坚决执行防止干预司法 “三个规定”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推进理论学习,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下乡送达时的“寻路之旅”依然记忆犹新
记得有一次,我下乡给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送达法律文书。由于原告提供的被告电话无法接通,村里的道路错综复杂,导航也失去了作用。这时,我想起了庭长传授的经验:“下乡送达时,可以先去村委会打听方向,再边走边问。”当法律文书终于送到老奶奶手中时,她说着我听不懂的福州方言,我用着她一知半解的普通话,我们艰难地通过手势和简单的语言交流。她情绪激动地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尽管我听不懂她的方言,但从她的眼神和语气中,我感受到了“谢谢你们,辛苦了!”的深情厚意。那一刻,我深刻领悟到努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深刻意义。
调解纠纷时的“亲情考验”同样难以忘怀
不久前,法庭受理了一起借贷纠纷案件,我通过查阅案卷了解到,原被告双方竟是亲兄弟,却因经济问题反目成仇。原告坚持不接受调解,被告也因被起诉而心生不满。为避免双方矛盾进一步升级,承办法官决定上门调解。在调解过程中,法官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你们要珍惜这份手足之情,能协商就尽量协商,切莫赢了官司却输了亲情。”经过一上午的耐心沟通,双方的对立情绪逐渐缓和。被告表示自己并非不愿还款,只是目前无法一次性还清,愿意分期偿还并尽快结清。原告也表示理解兄弟的难处,自己也是迫不得已才走到这一步。最终,双方解开了心结,达成了调解协议。我深刻体会到,“案结事了人和”是群众内心最真挚的期盼,也是法官审理案件的最高追求。我们要做到“小案不小办”,充分发挥人民司法的社会功能,传递“有温度、有亲情”的司法关怀。
回首入职以来的经历,从理论到实践,从简单到复杂,“没事,这是我应该做的”逐渐成为我最常说的话。在当事人或笑或泪的诉说中,我深刻体会到“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法律不仅仅是条款的堆砌,更是纷繁复杂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从经验丰富的法官身上,我认识到办好案件既需要扎实的法律素养,也离不开丰富的“基层智慧”“群众路线”“调解艺术”。展望未来,作为新时代的基层法院干警,我将继续秉持学习之心,不断提升自我,在重实践中锤炼本领,在建新功中磨砺意志,为法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法院人。
供稿 | 金峰法庭 沈清照
组稿 | 政治部
美编 | 林宇杰
本文由福州市长乐区人民法院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