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能力作风建设】网络中国节·立冬——冻笔新诗懒写 寒炉美酒时温

文摘   2024-11-07 20:09   黑龙江  

立冬

农历

十月十四

立冬犹十日     衣亦未装绵


立冬 介绍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始建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说文解字》释为“四时尽也”。这个时节,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连虫蚁也藏匿了。立冬后,一些寒冷的气候特征开始显现。北方逐渐进入了冬季的状态,气温骤降,特别是北方频繁出现初雪,南方虽然还没有到严寒的地步,但早晚的温差却尤为显著。


立冬 三候


一候水始冰

立冬之日起,天地愈渐寒冷,水面开始逐渐凝结成冰。

二候地始冻

冰壮曰“冻”,地冻为凝结。寒气愈冽,冷风侵袭,薄霜初现,土地开始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 习俗

迎冬

立冬,在古代社会是个重要的节日,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非常重视。皇帝有出郊迎冬的仪式,并赐群臣冬衣,抚恤孤寡,以安社稷。比如《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寔《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

补冬

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古时农民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便在立冬这天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在闽中习俗中,立冬称为“交冬”,意为秋冬之交。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草根品种众多,配方也多种多样,有补肾、健胃、强腰膝的功能。


吃饺子

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立冬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秋收冬藏,在立冬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好吃不过饺子”。


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涮羊肉

在清代宫廷,立冬的习俗是吃涮羊肉,后来民间也热衷此道。炭火烧得铜锅里清汤滚热,拿筷子夹着红白相间、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汤里一涮,就着酱香,入口即化



立冬 养生

生活起居遵循节律

立冬时节,冷空气频频南袭,此时起居调养应以“养藏”为主,顺应时节的变化规律。强调在生机潜伏、万物闭藏的冬季里,要养精蓄锐,使阳气内藏。具体的方法是“早睡晚起”,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并注意身体的保暖,以免阳气外泄。

恬淡安静,畅快心情

立冬到立春称为“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中医讲究入冬后,情志要恬淡安静、寡欲少求,这样可以使得神气内收,利于养藏。

饮食以滋阴润燥为主

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入冬后的饮食可以适当厚重,食材以滋阴为主。老鸭煲、羊肉汤、小鸡蘑菇都是极好的进补之物。慢炖慢熬,成一锅浓浓的热汤,全家人围坐一起喝一碗,热闹纷纷之余,暖胃亦暖心

注意保暖

立冬后气温骤降,外出时要注意保暖。穿着合适的衣物,戴上帽子、手套等防寒用品,以防止感冒和其他寒冷引起的疾病。

适度运动

冬季虽然寒冷,但适度的运动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可以选择室内运动项目,如瑜伽、健身操等,保持良好的体态和灵活性。

立冬 诗句

《立冬》

明·王穉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咏廿四气诗 立冬十月节》

唐·元稹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即事二首·其二》

宋·仇远

凄风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绵。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

End


}




图  文|源自网络

后期制作|芦昱杰

一级审核|张宇婷

二级审核|韩  宁

三级审核|季  玲

监     制|牟玉霞



牡丹江市长安小学
长安小学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