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聚焦上思“舞鹿”:非遗魅力绽放,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民生
2024-11-21 20:14
广西
11月20日至21日,新华社广西分社摄影部主任周华到上思县,深入挖掘和记录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舞鹿”的独特魅力及其传承人李琉彬的感人故事。
20日下午,周华抵达上思县叫安镇文明村那歪屯,直击李琉彬的工作室,近距离观察这位非遗大师亲手打造“舞鹿”道具的过程。镜头下,李琉彬专注的眼神、娴熟的手艺,将每一只鹿头、鹿身赋予生命。随后,他示范展示的一系列舞鹿动作,更是令采访组为之动容。排、转圈、排、交叉、蹭、吻、互压,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深厚的艺术功底与独到见解。移步至上思县民族中学操场,一群充满活力的学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校运会表演,“舞鹿”作为特别环节备受瞩目。在这里,李琉彬不仅是一位传承者,更是孩子们心中的良师益友。他耐心教导每一位学生,确保每个动作精准到位,力求呈现最佳状态。20世纪60年代初,李琉彬怀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首次招募了7名6岁至12岁的学徒,成立首支“舞鹿”队伍,然而受当时特殊历史背景影响,团队被迫解散。数十年后,2009年,他在上思县那歪屯再次选拔徒弟,重组“舞鹿”队伍。此后,不断有新血液加入,使这项珍贵技艺得以延续。李琉彬始终坚持公益教学,不遗余力地推广“舞鹿”。他的无私奉献,使得这一濒危项目逐渐焕发新生。在各级文化部门的支持与鼓励下,李琉彬积极开展技艺传承活动,特别是在上思县那歪屯、县民族中学、叫安镇中心小学、思阳镇第二小学等地设立“舞鹿”培训基地。每年挑选适龄儿童参与学习,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并爱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李琉彬正式被认定为防城港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标志着他对“舞鹿”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得到了官方认可。
此次新华社的专题报道,不仅是对一位非遗传承人的认可,更是对上思县乃至广西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