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LD中国力量丨颜华东教授团队发现可诊断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健康   2024-11-20 18:43   北京  

编者按



根据Baveno VII的共识,临床显著性门静脉高压(CSPH)是肝硬化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1。代偿期进展期慢性肝病患者(cACLD)进入该阶段会导致失代偿事件发生的风险大大增加并影响预后2。在代谢性肝病领域,代谢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特征已被广泛研究3-7。在2024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年会上,树兰(杭州)医院颜华东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入选大会口头报告,受到广泛关注。该项研究通过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揭示CSPH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和代谢特征,并筛选出理想的生物学标志物用以诊断CSPH。

周田甜在AASLD 2024现场报告



研究背景

本项研究旨在揭示CSPH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和血清代谢组学特征,并探讨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特征标志物是否能够区分CSPH患者并预测失代偿事件。我们为cACLD患者的诊断和预后提供了新的策略。


研究方法

从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本研究纳入了一个连续接受肝静脉压梯度(HVPG)测量的代偿性晚期慢性肝病(cACLD)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测定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和粪便宏基因组学特征,建立了预测CSPH的联合模型。并通过随访研究人群的失代偿事件证实了该无创模型对于预后的价值。


研究结果

本研究的对象分别有135例cACLD患者和30例健康个体,其中有61例(45.2%)为CSPH患者。训练集人数81人,测试集人数54人。


研究人员通过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基础分析和综合分析,首先选择24个细菌建立模型,试验组的AUC为0.84。非靶向代谢组学筛选出60种显著不同的代谢物,其中在KEGG途径分析中主要富集于胆固醇代谢、胆汁分泌和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等方面。采用14个代谢物建立模型,试验组的AUC为0.88。


研究者进一步分析了所选的差异细菌与差异代谢物及其富集的代谢途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硫代谢相关菌群、胆汁酸的代谢物以及硫代谢的上、下游的生物合成途径都与门脉高压症的发生有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脱硫弧菌科与胆汁酸代谢有显著的相关性,其进一步的作用机制仍有待探讨。


此外,通过宏基因组学特征与代谢组学特征,研究人员构建了联合模型,并显示出良好的诊断性能,在测试集上的AUC为0.97。在外部独立验证队列上的AUC为0.88。与Baveno VII标准相比,新的诊断模型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性能,并可以减少灰色区域。最后,经过26.3个月的中位随访时间,该模型显示了其预测疾病预后的价值。


研究结论

该项研究通过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揭示了CSPH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和代谢特征,筛选出理想的生物标志物来识别CSPH,模型的性能表现良好,并在一个独立的外部队列中得到验证。此外,研究发现了肠道菌群和血清代谢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可能在肝硬化的发展和门脉高压症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Kaplan, D. E. et al. AASLD Practice Guidance on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 and varices in cirrhosis. Hepatology 79, 1180–1211 (2024).
[2]D’Amico, G., Garcia-Tsao, G. & Pagliaro, L. Natural history and prognostic indicators of survival
in cirrh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118 studies. Journal of Hepatology 44, 217–231 (2006).
[3]Zeybel, M. et al. Multiomics Analysis Reveals the Impact of Microbiota on Host Metabolism in Hepatic Steatosis. Advanced Science 9, 2104373 (2022).
[4]Alferink, L. J. M. et al. Microbiomics, Metabolomics, Predicted Metagenomics, and Hepatic Steatosis i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1,355 Adults. Hepatology 73, 968–982 (2021).
[5]Hoyles, L. et al. Molecular phenomics and metagenomics of hepatic steatosis in non-diabetic obese women. Nat Med 24, 1070–1080 (2018).
[6]Carr, R. M. et al. A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fecal microbiome and metabolomic features distinguish non-cirrhotic NASH from healthy control populations. Hepatology 78, 1843–1857 (2023).
[7]Noureddin, M. et al. Serum identification of at-risk MASH: The metabolomics-advanced steatohepatitis fibrosis score (MASEF). Hepatology 79, 135–148 (2024).



专家简介

颜华东  
树兰(济南)医院,树兰(杭州)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标准化肝病全程管理中心执行主任,树兰(济南)医院感染科主任,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肝硬化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传染病学博士,师从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家李兰娟院士,从事肝病及传染病临床科研工作21年,2010年参加日本JICA肝炎研修项目“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诊断与治疗”,2014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及附属皇家自由医院肝病中心访问学者。擅长慢性肝病与肝硬化全程管理,肝硬化与肝衰竭综合治疗等。主持“十四五”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干细胞治疗肝肺等脏器纤维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项目编号2022YFC23044005),参与“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2项,主持省市课题10项,发表论文90余篇,SCI论文50多篇。


会场花絮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国际肝病
感谢您关注《国际肝病》微信新媒体!我们每天会为您提供国际肝病专家访谈、专家论述、会议报道、指南解读、最新资讯等精彩内容,第一时间分享肝病领域在科研及临床中的国际最新进展。“同步传真国际肝病进展”,关注微信即刻完美实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