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一过性颈动脉周围炎

健康   2024-10-14 07:56   北京  
1927年,Fay描述了一种以非典型颈部疼痛放射至头部并伴有颈动脉局灶性压痛为特征的临床症状,称为颈动脉痛。1988年,颈动脉痛作为一种非典型头痛综合征被纳入《国际头痛疾病分类》。根据这一分类,确认颈动脉痛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标准:(a)可能向颈部放射的单侧颈部疼痛;(b)颈动脉有局灶性压痛、水肿或搏动增加;(c)无结构性病变;(d)出现症状后14天内自行康复。然而,由于对诊断标准有争议,颈动脉痛随后在2004年被排除在这一分类之外。很长一段时间内,颈动脉痛被认为是血管炎、颈动脉夹层、涎腺炎、三叉神经痛和口咽感染等疾病的非特异性症状。
然而,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与颈动脉痛症相关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表明,这应该是一种孤立的疾病,很可能是颈动脉外膜及外膜周围炎症改变导致的。目前,这种临床疼痛综合征被称为颈动脉一过性血管周围炎
在报告的病例中,女性发病率略高,最高发于50~60岁时。目前认为,这一病症是由血管壁的短暂炎症过程引起的,主要发生于血管外膜和颈动脉周组织。然而,确切的病因机制尚不清楚。
颈动脉一过性血管周围炎典型表现为强烈的单侧颈部疼痛,伴颈总动脉脉搏处局灶性压痛。由于血管周围炎症过程刺激颈动脉交感神经丛,常常伴有头颈部的牵涉性疼痛,以及短暂的神经系统症状如眩晕和复视。
颈动脉痛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为这种疾病本质上是一种临床和影像诊断,不需要活检病理诊断。曾有作者偶然获得病理学标本发现本病患者的血管壁以淋巴细胞增生为主,伴有在的中性粒细胞,早期纤维化和血管增生也很明显,表明颈痛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炎症过程。
影像学的辅助发现是确定临床诊断的重要证据。无论是超声检查还是磁共振检查,都能够显示颈动脉周围的增厚性改变。由于超声更为便捷,所以说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诊断工具。
超声检查显示能够显示颈动脉壁的改变主要有:颈动脉分叉处或最大压痛点对应的低回声局灶性壁增厚,常常呈新月形包绕着血管管腔,增厚主要发生于颈动脉的外膜和颈动脉周围,高分辨率超声能够显示颈动脉壁的内膜、中膜都是清晰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壁增厚处可见少量的血流信号。一般情况下,这种壁增厚不伴有明显的管腔狭窄。
尽管影像学显示为血管周围炎症改变,但颈动脉一过性血管周围炎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一种排除性诊断:与颈动脉相关的不良病理改变,如动脉夹层、动脉瘤、大血管炎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需要在确定诊断为一过性颈动脉周围炎症之前予以排除。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颈动脉一过性血管周围炎的治疗指南,非甾体抗炎药通常用于加速康复。在非甾体抗炎药无反应的情况下,可使用少量短疗程的类固醇。抗生素无效。本病是一种短暂的自限性疾病,通常持续数周至一个月。

典型病例:女,53岁。右侧颈部疼痛三天来就诊。疼痛向右侧头部放射。颈动脉搏动处局部压痛明显。

华斌的超声世界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超声科讨论平台。 超声诊断病例讨论,超声解剖讲座,超声诊断美图欣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