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秋叶一样缤纷-第109期读书会总结:《翦商》与中华文明,音乐与哲学,人与手机,旅行与读书……

文摘   2024-10-11 15:28   英国  

“翦商”,字面意思即是周族翦灭商朝。《翦商》作者李硕先后在北大中文系、清华历史系完成本科到博士的学业,这应该给了他扎实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他的第一本书是写孔子的。之后,他凭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成就了万字长文《周灭商与华夏新生》,发表在《读库》杂志上,后又被网络广泛转载。这让他成为“网红”。2020年初,李硕将这篇长文扩展为一本47万字的图书正式出版:《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以下简称:《翦商》)。


陆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翦商》。这三个方面,既是《翦商》本身的内容,又不全是。更像是陆老师多年的相关阅读和思考。


一, 文明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华夏上古文明开始于黄河流域?


为讲清楚黄河流域文明起源,陆老师首先介绍了书中所说的目前世界公认的文明的标准。然后通过古代地图介绍书中谈到的上古时候的黄河流域。在距今四千年前的上古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条件与现在大不相同,属于温暖的亚热带气候,且盛产水稻。李硕运用现代科学概念对考古材料重新解释,就连考古专家都感觉耳目一新。


二,厘清书中的关键词,帮助理解此书中的亮点。


首先是青铜制造业。“青铜铸造王权”。二里头文明之所以在中华古文化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有了新的统治技术——青铜。然而在二里头文化中,宫廷中的祭祀用动物多于用人,而铸铜作坊的人祭行为却数量较多、形式也很残酷,且出现早于宫廷。因此作者推测,青铜制造业群体拥有较高的自治权。


陆老师提到有人认为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像外星人所为。她说:去陕西的青铜博物馆看看吧,看完以后你就知道,三星堆和中国其它地方的青铜器“同宗同源”,外星人的说法是无知之谈。


其次是人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商朝人的世界观冷酷而暴力。战争,这个残酷冰冷的词语背后同时也蕴藏着文明的发展。作者认为人祭的消亡与周灭商有直接关系,甚至引发了华夏的新生。于是从引子开始就复原了一场场殷商晚期的人祭仪式,让人不寒而栗。李宏说他不愧是写战争史的好手,既有宏观视野,又能细致入微。


再次是易经。李硕对易经的描写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它几乎就是记载猎俘和人祭的日记,以及秘密的翦商大计。李硕从易经原理到对甲骨文的解析,帮大家还原了周文王及武王、周公的切肤之痛,并推导出周族不同于商人的华夏新世界观。


三, 翦商,翦,消减、铲除。是谁要铲除商朝?为什么?


这里重点介绍了两个历史人物,一位是周公,他为协助父兄灭商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做了一件非常重要但后世已经完全忘却的举措,就是废止商朝的人祭文化。那么,周族的历史果然就这么光鲜体面吗?李硕写道:“修改历史记忆,忘却是比禁止更根本的解决办法”。陆老师为此特意提及了世界古代历史上的消除记忆的类似的做法,并指出无法真正抹除历史,因为文物会“说话”,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还有一位人物是孔子。孔子本是殷商贵族后裔,为什么不“光复商族”,反而转而成了周族的粉丝?


历史绝不是我们从历史课本里读到的那么简单。请大家从阅读《翦商》中寻找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吧。






















HELLO

A

U

T

U

M

N

Autumn

Equinox

为什么听音乐?如何听音乐?以及最关键的,什么是“音乐”?


分享人:杨罕琚,青年乐评人,长期在《音乐周报》等刊物上发表评论文章;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英语文学专业。


浅尝辄止地,我想谈谈我作为一个个体、一个人,对音乐、以及对听音乐的粗陋的想法。


关于“音乐”与“听音乐”,今天小杨想和我们探讨以上三个问题。他尝试通过语言接近音乐的本质——即“真正的音乐”——而不是音乐的性质。在这种语境下,他尝试超越语言中关于“音乐”的囫囵概念,区别一切近似于音乐的声音,接近不可言说的“音乐”的本质。


小杨认为:由于其纯粹、真实、与完整,只存在于当下的音乐的发生,是条件苛刻的事情;而难得发生的音乐又稍纵即逝,不可复制。或许正因此,我们在音乐身上看到与世间万物相通的某种品质;听音乐、与观世界类似,或许可以被认为是是机缘巧合下的真诚修行。


小杨的观点在现场立刻引起了热议。大家踊跃的提问一个接一个。小杨是读书会现场第一位让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是音乐、用哲学思维来看音乐的嘉宾。


寂静无声是音乐吗?

阿黛尔的歌是音乐吗?

音乐是主观感受吗?如果是,那时谁的主观感受、谁有权利为音乐定义?

普通人欣赏音乐需要上升到如此的高度吗?

……

感谢小杨带给我们固有思维的冲击,感谢小杨启发我们进行的思考!


点击可阅读小杨的文章:诞辰200周年,朝圣布鲁克纳的精神桃源






















Autumn

Equinox

读完《不用手机,134天,我的中国环游记》一文后,很多人一定和我一样,有意无意地揣想这个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敢于挑战常规的小伙子是什么样子。当杨淏走进查宁阁地下会议室,我才恍然大悟,本来就该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一个年轻人——是的,杨淏的外表给人的印象就是这样。


但不用等听完他的分享,你就会由衷地敬佩他,如我这样的老母亲,甚至会有“后生可畏”,“希望在他们身上”的欣赏和感想。


杨淏是在疫情之间开始思考人与互联网的关系的。那些把全国人民画地为牢的行程码健康码谁还记得?也是在疫情期间,小杨开始第一次为期3天的“无手机行走”试验,虽然几乎寸步难行,但还是按计划完成了行程。小杨现场给我们播放了这次试验的小记录片。当听到片中群众问:“这年头还有人没有手机吗?”的好奇,我们都忍不住大笑。那是百味杂陈的大笑。这个时代,有几个人敢于挣脱手机的束缚。


疫情之后,小杨完成了第二次20天的无手机行走试验。之后又经过大半年的筹备,才开始这次风靡网络的“134天无手机走中国”壮举。小杨给我们展示了他134天走过的路线,讲述了路途上的一些小插曲,包括在新疆第一次租车的经历,途中病倒无法联络家人的孤独,拒绝拾荒老人共进晚餐的邀请后的反思……让我们看到一个如隔壁邻居家小伙子般真实可亲的年轻人。


杨淏详尽记录这134无手机行走细节的新书将于明年正式出版。纪录片也正在整理制作中。我们非常期待!


杨淏说: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自由最可贵。愿我们忘记年龄,爱惜和争取我们的独立和自由。


左下图:小杨路途中手写的家书。











































读书会后,部分会员在金龙轩聚餐。意犹未尽的我们诚邀二位小杨一起参加,在餐桌上继续讨论音乐,探讨音乐与人;讨论旅行,探讨人与手机。甚至在已经握手道别后,站在餐厅门口还继续讨论良久……当我踏上回家的火车,天晴了,透过车窗一道巨大的彩虹挂在天际,第109期读书会就这样在秋意渐浓的十月画上句号。
























Autumn

Equinox


伦敦读书会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