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秋 暑热渐消
窗外草木历经四时依旧葳蕤
北大哲门百十余载风华更茂
9月6日下午
北京大学哲学系2024年开学典礼
在李兆基人文学苑1号楼108报告厅隆重举行
在温馨有趣的暖场视频后
一百三十余位哲学系新生
迎来哲学旅途的新节点
开启求学阶段的新篇章
开学典礼现场
哲学系教师李四龙、王骏、吴天岳、肖清和、王鑫、蔡振宇、赵新侃等,哲学系党委书记束鸿俊、系主任程乐松、副系主任王彦晶、系党委副书记闫立佳、系主任助理张梧,哲学系教辅团队的老师们以及2024级全体新生共同出席仪式。典礼由哲学系副系主任孟庆楠主持。
副系主任孟庆楠主持开学典礼
哲学系2024年开学典礼在庄重的国歌声中正式拉开帷幕。
奏唱国歌
教师代表致辞
佛教与道教教研室主任李四龙教授作为教师代表致辞。他首先对来到哲学系的新同学表示祝贺与欢迎,寄语同学们在反思与批判中回味哲学的甜。李四龙对新生提出三点希望:
传承北大的学术情怀
保持善于思考的眼光与敢于思考的勇气,在纯粹的阅读和写作中成长,用钻研精神于复杂的世界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独特认知。
培养哲学的论证意识
哲学不是单凭热情的艺术 ,而是建构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逻辑思维上的学科。但同时也要“突破”逻辑,在现实世界中打破非真即假、非此即彼的绝对对立,超越认知与精神的刻板局限。
发扬未名湖畔的名校精神
秉承“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精神,潜心学术、追求真理、服务社会,以自信的态度诠释北大精神,让人类文明这“一笼真火”长明不灭。
教师代表李四龙教授致辞
新生代表与在校生代表发言
随后,2024级本科、硕士、博士新生代表和在校老生代表先后发言。
2024级本科新生代表王辅乾
不忘初次靠近哲学的感动
充满与自己的唯一志愿相遇的欣喜
心怀进入哲学门的自豪
牢记使命在肩的担当
开启作为北大哲学人的崭新一页
本科新生代表王辅乾发言
哲学是我们在旷野上呼告,向灵魂拷问时来自内心对真理的追求。哲学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视角,从渺小的自我当中解脱出来,超越世俗,审视自我和整个世界,清醒地认识、思考、解决问题。我们未必要成为一名哲学家,但我们一定要具备哲学家的素养。作为崭新的“北大人”和“哲学人”,我们的未来与北大和哲学门紧密相关,更与当代中国发展息息相连。
2024级硕士新生代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宫婧溪
讲述以学术为志业的坚定选择
在责任与困惑之间完成身份的转变
用容纳现实生活与社会责任的思考
发出独属于哲学的时代之音
硕士新生代表宫婧溪发言
哲学本身就是一种对自身生活和社会的不断省察,因此在功利主义下高度内卷的社会中,哲学人可能面临更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撕扯。然而,哲学学术的意义恰恰就在于承担起直面现实困境的责任,以犀利的目光审视现实,书写经过理性反思之后得到的审慎的结论,发出时代之音。
2024级博士新生代表
中国哲学专业张小宇童
回顾来到哲学门的心路历程
热爱不改 追求不懈
善于反思 兼容并包
时刻与北大精神同在
一路与北大哲学同行
博士新生代表张小宇童发言
我想,如同对于哲学的理解不该是排他性的一样,对于“北大精神”的理解也不该是排他性的。从我们真诚地向往着北大,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努力时起,北大精神便与我们同在了。没有谁生来就到了“圣地”,其实,每一位同学都是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通过一步一步的积累,走进了我们的“哲学门”。
在校生代表
2022级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魏长祺
述说进入哲学门的幸运
建议师弟师妹们
以兴趣和耐心对待哲学
以规范性方法入门学术
以“承受”“调适”与“爱心”面对挫折
在校生代表魏长祺发言
我初学哲学时,哲学与其说像一座门,毋宁说像一堵墙。这堵墙就是哲学家们的万仞宫墙,墙内的论辩异彩纷呈,墙外只能听到微弱的余声。墙不能硬翻,除非你是轻功了得的天才。对于多数人而言,重要的是找到门径。所谓门径,就是学术研究的规范和方法。
班主任代表致辞
班主任代表、基督教与宗教学原理教研室教授肖清和致辞。他以AI应用为引入、以自身求学生涯为案例,讲述了在高速发展和充满变化的时代北大哲学人应保持的精神底色。肖清和嘱托同学们既要做好时代的见证者,更要成为参与者。
班主任代表肖清和致辞
在这个时代我们要仰望星空,要聆听内心的呼唤,要思考人类的命运和未来。AI不能做的就是我们应该可以去做的,我们不仅可以为天地立心,还可以为AI立心,我们不仅可以为生民立命,还可以为AI立命。我们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我们要关心天下、关心集体,还要关心自己;我们要关注灵魂、关注心理,也要关注身体。道不远人,劈柴担水,无非妙道,洒扫应对皆是学问。
系主任致辞
哲学系系主任程乐松致辞。他讲述了北大哲学门厚重的学术传统和新生力量的好奇与活力双向滋养的学术共同体机制,既形成教学相长、代代赓续的传统,又有保持开放的无限可能性。程乐松指出,人总能保持在思想观念和感知的意义上剑出偏锋的能力,智能技术的大潮中,人在反思和感受的意义上是无可取代的,叮嘱同学们带着北大哲学人洞察时代和引领思想的责任,开启哲学道路:
一是学会敏感和钝感的平衡
我们对他人的世界过于敏感,片面地审视他人的“成就”与“优势”。十分急切地去观察他人眼中的自己,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省察和理解自己,塑造丰富的内心与强大的自我。
对自己阅读过的的思想家和他们曾经鲜活的生命经验要保持高度的敏感,对于他们思考的路径、问题、根本关切都要保持深刻的洞察。与此同时,要在丰富多元的校园生活中对于那些目不暇接的“选择”和“机遇”要保持钝感,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将自己变成“既要…还要…又要…”的六边形战士。
二是通过习惯的自律塑造人格
有了习惯的力量,才能谈论思想的品位和不断探索的勇气。哲学学科没有标准答案,哲学思考对于我们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哲学的反思性在很大程度上会要求我们要自作主张、自立吾理,而不是去人云亦云。
系主任程乐松致辞
在《燕园情》悠扬的歌声中
哲学系2024年开学典礼圆满结束
全体师生共唱《燕园情》
新学年伊始 祝愿同学们
在纷扰的世界保持内心清明
在思想的海洋勇敢破雾扬帆
学会思考 更学会生活
在这爱智慧的哲学门内
找到触动灵魂深处的答案
转载 | 北大哲学人
发布 | 刘枫林
审核|王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