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的1933年》|
原网站:
https://www.bpb.de/shop/zeitschriften/apuz/deutschland-1933-2023/517468/editorial/
作者:约翰内斯·皮彭布林克(Johannes Piepenbrink)
90 年前,即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被任命为德国总理(Reichskanzler),这宣告了德国第一个民主政体的终结。人们期望希特勒和纳粹党(NSDAP)能够作为民族保守派联合政府的一部分而被“构陷(einrahmen)”和控制,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致命的幻想:在几个月内,联合政府的同伙们就被剥夺了权力,民主宪政秩序的所有支柱都被拆除,元首独裁统治开始建立。政治反对派从一开始就遭到暴力打击,就像不属于“民族共同体(Volksgemeinschaft)”的成员一样,被无情地排斥、迫害和谋杀。
公民权利和民主原则遭到破坏的速度之快,至今仍令人震惊和恐惧。国家社会主义者(Die Nationalsozialisten)无需通过政变上台,政权就和平地移交到了他们手中。此外,他们确信自己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在 1932 年的两次国会选举中,纳粹党都是最强大的政党。在早期阶段,希特勒于 1923 年发动的未遂政变失败后,纳粹党人的“政权合法性策略(Legalitätsstrategie)”被证明是成功的。他们由内而外地摧毁了令人憎恨的“制度(System)”。
一些同时代的人很早就意识到了希特勒及其追随者所带来的危险——这一点也反映在本期刊载的 1933 年春的政治讽刺漫画中。然而,许多人对他们视而不见,或者因为极右翼宪法敌人承诺解决生存危机而被迫接受了他们。但是,根据历史学家伊安·克肖(Ian Kershaw)的说法,有一点很快就清楚了:“1933 年 1 月 30 日之后,德国再也不会是原来的德国了。”
原书封面
|2、《魏玛共和国》|
原网站:
https://www.bpb.de/shop/zeitschriften/izpb/weimarer-republik-346/332802/editorial/
作者:克里斯蒂尼·海瑟(Christine Hesse)
一个世纪过去了,德国第一个民主政体魏玛共和国(Der Weimarer Republik)时代的魅力丝毫未减。
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为今天的观察者提供了有趣而多样的分析和比较参考点——这不仅适用于《魏玛宪法》(Weimarer Verfassung),《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Grundgesetzes für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现今德国宪法)】的制定者们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它的启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意味着一个转折点,此后一切都变了。德意志帝国看似稳固的君主制秩序及其严格的社会安排突然成为过去。传统的政治和社会关系被彻底颠覆,这让曾在其中安身立命的几代人和几个阶级感到惋惜和怀念,而对于其他人,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这种变化则意味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的到来。新艺术、新建筑、新生活、新潮流、“新的人”(der “Neue Mensch”)、科学、技术和新的大众电影媒体都体现了新的开端、对进步的信念和对进步的肯定。
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政治:在政治光谱的左右边缘都出现了运动,它们都在努力进行彻底的重新定位,并积极争取建立一个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社会模式。两者都划定了界限:一些反对社会特权阶层和资本主义,另一些反对所有不符合其民族和种族主义模式的人。
与那些渴望恢复君主制的社会团体一样,两者都是新政治制度的死敌。支持新制度的政治领导人努力实现社会团结。然而,鉴于落后势力与进步势力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以及意识形态强硬阵线之间存在的冲突路线,这一努力绝非易事。
外部条件也不容乐观。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广大民众困苦的增加,德国民主正在面临压力,反动精英的代表们将民主交给了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领导下的国家社会主义者(Die Nationalsozialisten)。
本书按时间顺序介绍了从 1918 年战争失败到 1933 年魏玛共和国结束的发展历程。重点是政治事件及其主要人物,传记阐明了部分人物的职业生涯,当代文献和题外话则深化了个别方面。图片、图表、表格和地图对文本进行了说明。后记反映了魏玛共和国及其宪法对今天的意义。
总之,该书展现了一个鲜活的,与我们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时代。书中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无论如何,我们都能从中获得对解决当今问题重要的启示。
1923 年 9 月 30 日,在法占杜塞尔多夫,分离主义者为建立莱茵共和国而进行战斗,并袭击了一名警察,身后是法国骑兵。
提塔尼亚宫(Titania-Palast)是一座著名的新客观主义风格的大型影院,由建筑师舍夫勒(Schöffler)、施伦巴赫(Schlönbach)和雅各比(Jacobi)设计建造,于 1928 年在柏林施特格利茨(Berlin-Steglitz)落成。它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象征着电影作为一种新的大众媒体的重要性。
1931年,汉诺威劳动局院内的失业者。
|3、《德国殖民史》|
原网站:
https://www.bpb.de/shop/zeitschriften/apuz/297590/editorial/
作者:安妮·索菲·弗里德尔(Anne-Sophie Friedel)
1881年,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明确表示:“只要我还是首相,我们就不会推行殖民政策。”三年后,德意志帝国加入了 “非洲争夺战("Scramble for Africa")”,并很快成为仅次于英、法的第三大殖民帝国,在西非、西南非、东非、中国东北和太平洋都拥有领土。此后三十年,德国对于推行殖民事业丝毫不逊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但德国作为世界帝国成员的资格很快就失去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殖民地被协约国(Den Alliierten)征服,根据《凡尔赛和约》(Dem Versailler Vertrag),德国不得不在 1919 年割让这些殖民地。
然而,德意志殖民帝国的终结主要是形式上的。新成立的国际联盟(Der Völkerbund)将德国殖民地作为委任统治地(Mandatsgebiete)移交给其他欧洲和有意愿(统治)的帝国主义列强,德国继续推行殖民政策,并与其前海外领土保持着不对称的贸易关系。以殖民主义为特征的思维和观念模式在德国社会中仍然存在,甚至超越了殖民修正主义的话语,影响持续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殖民历史在公众记忆中长期被纳粹时代所掩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和学术界后殖民观点的确立,德国对殖民时代的批判性研究也在增加。目前,在关于归还前殖民地文物和人类遗产的辩论中,对殖民时代的批判性审视空前激烈。即使在一百年 “之后(" danach”)”,德国的殖民历史也没有结束。
原书封面
“德国及其殖民地”宣传画
1905年,在洛美(Lomé)庆祝德皇威廉二世生日
译者:法茨
编辑:Uruk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您的持续关注将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