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出现冒充“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行”刊登的虚假广告,主要内容为“岁序更迭 再启华章’即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坚持每天连续签到即可领取礼品,点击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下载注册安装即可参与免费领取”,广告所附APP二维码并非我行手机银行APP二维码。在此,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此类事件作出以下严正声明:
一、我行从未组织和参与上述活动,亦未授权他人发布和组织上述活动。上述活动系由他人冒用华夏银行及分行名义发布,活动一切内容与华夏银行无关。
二、我行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对冒用华夏银行名义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请侵权人及侵权团体即刻删除虚假广告和链接并停止侵权行为,由此对我行造成的声誉及经济损失,我行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三、我行认真履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全力守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请广大金融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关注我行官网、手机银行官方APP和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华夏银行准确资讯。
四、请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不轻信网络“免费领取礼品”等广告,加强核实甄别,避免自身财产受损。如发现上述类似广告或因上述类似广告遭受财产损失,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以下视频来源于
央视新闻
不少老年人上当受骗
最近,湖北襄阳的王先生发现他的母亲在参与一个慈善返利的项目。据老人介绍,这是“中国慈善联合会”的慈善项目,将钱存入一个名为“慈联”的App中,不仅可以做慈善,还可以定期返利,一年就可以回本,回本之后还可以连续15年提现。
王先生清查了母亲的资金往来记录,发现自今年7月以来,母亲在“慈联”App上多次投资“车补互助”“房补互助”“圆梦互助”“生态互助”“终身计划”等名目繁多的投资项目。因为这些项目介绍都带着“红头文件”,所以王先生的母亲对所投资的项目深信不疑。
王先生打开这个名为“慈联”的App,发现里面不仅有各种政府部门的红头文件,还承诺有高额返利。App显示,他母亲的账户上共存入50多万元,几个月的时间返利已经超过170万元,但是这170万元根本取不出来。
无奈之下,王先生向中国慈善联合会进行了举报。中国慈善联合会的工作人员表示,近来几乎每天都能接到类似上当受骗的投诉电话,受骗的多数是老年人。
以慈善名义
中国慈善联合会介绍,除了假冒政府部门的红头文件、假冒慈善名义等形式,有些诈骗分子还会在线下以慈善的名义举办晚宴等形式欺骗公众,迷惑性和隐秘性都很强。
此外,诈骗分子还伪造在中国慈善联合会领奖的短视频,把短视频发在微信群或者App里,以高回报来诱导公众投资。由于这些诈骗行为都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进行的,使得追踪和打击变得更加困难。
所谓慈善项目有何套路?
先巧立名目,再用所谓的“红头文件”唬人,针对此类项目,不法分子到底用了哪些套路?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介绍,诈骗分子假冒基金会网站,并在网站上伪造了一些国家机关的政策文件,诱导公众下载手机端App,之后便开始兜售所谓的与民生、乡村振兴相关的投资收益型产品,包括智能电网、南水北调、中西部产业大转移等假慈善项目,并承诺远远高于市场价的收益率。
当不明真相的群众将资金注入诈骗软件后,“客服”便会以种种理由推脱、延迟资金与收益的兑付,直至完全失联。
如何辨别假冒慈善名义的诈骗行为?
在生活中,见到“红头文件”,我们通常都会认为这一定是政府部门发放的,这也成为很多人上当受骗的关键一环,该如何识别这些假冒慈善行为呢?不久前,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联合发布了风险提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慈善捐赠的核心本质是公益性和非营利 性,任何声称通过捐赠可以获利的,承诺大额捐赠并要求预付费用的,社会公众都要提高警惕,避免因“天上掉馅饼”的诱惑而上当受骗。
社会公众在向某组织捐赠前,可以通过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中国”(cszg.mca.gov.cn)查询该组织是不是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慈善组织、是否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等信息; 面对“捐款”链接,应当加强对相关银行账号等信息的核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慈善组织在接受大额捐赠前,应当核实捐赠人的身份、捐赠来源及资金的合法性。通过官方渠道验证捐赠人的背景及资信情况,确保捐赠的真实性。
提示:遇到任何声称捐赠能获利、返利等假借慈善名义骗取财产的行为,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觉得好看,请点下方“赞”和“在看”
初审 | 武文飞
复审 | 娜日苏
终审 | 王丽芸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太仆寺旗宣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