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中国和希腊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贡献。
作为首都博物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展览之一,2024年11月20日,“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
“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
首都博物馆展览现场
展览汇聚了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等希腊境内14家博物馆和文物机构的270件(套)藏品。
这些珍贵展品从公元前5800年希腊新石器时代至公元前1世纪希腊化时代,全面涵盖古希腊文明各个时期。
自2023年起,该展览分别于湖南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展出,引发颇高关注度。展览策展人邵欣欣介绍:“展览集中展现了希腊14家博物馆和文博机构的展品共计270件套,还有一件是从河北邺城借来的中国文物,最终呈现了271件,这些文物呈现了几千年来的古希腊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到希腊化时代的古希腊文明发展历程,能够给观众展现一部全景的古希腊历史。”
“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览现场
图片来自首都博物馆
展览以时间线索划分四为个单元:爱琴文明、城邦兴起、古典时代、文化远播。
爱琴文明:公元前3000年前后,最早的希腊文明出现在基克拉泽斯群岛上,被称作基克拉泽斯文化,其代表文物是小雕像。之后,米诺斯文明出现,也称作是克里特文明,是希腊爱琴海地区的早期青铜文明之一,时间跨度约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100年,著名的“米诺斯王宫”遗址见证了米诺斯文明曾经的辉煌。迈锡尼文明大约为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100年,以巨大的宫殿、城墙和贵族墓葬著称,留存下来的文物艺术也有着高超的工艺水平,成为希腊青铜文明的代表。
城邦兴起:迈锡尼文明崩溃以后,希腊历史进入一段相对沉寂的时期,被称作“黑暗时代”。因相传是诗人荷马生活的年代,也被称为“荷马时期”,他的两部著作《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标志着西方文学的开端。此后的“古风时代”,大约为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是希腊城邦逐渐形成的时期,也是造型艺术形成的时期。
古典时代:希腊古典时代,指的是从公元前5世纪初至公元前4世纪20年代,这一时期的希腊充满了战争和冲突,但却在文化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以帕台农神庙为代表的古典建筑成为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同时期,希腊还诞生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著名历史人物。
文化远播:大约在公元前808年至公元前168年,位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国力迅速壮大。亚历山大大帝建立起了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宣告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为世界历史发展带来新篇章。
展览现场剧场体验板块
展览展陈设计别出心裁,展厅中还设置了石膏像造景,烘托出古希腊文化艺术的氛围,并将希腊的阿提库斯剧场“搬运”至展厅中心,同时也持续放映戏剧作品,为观众提供了看展间隙的休息区的同时,也让观众沉浸式了解希腊的文化风光。
展览生动展现了古希腊社会和文化风貌,为观众徐徐展开一部全景式古希腊历史画卷。
展览2024年11月21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将展出至2025年5月18日。
重点展品
“烤盘”形器
早期基克拉泽斯文化二期(公元前2800-前2300年)
棕云母陶器含杂质
高3.1厘米,直径23.3厘米,最大长度30.2厘米
出土自锡罗斯岛,可能来自哈兰泽瑞阿尼墓葬群
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藏,6184
这是一件来自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300左右的“烤盘”形器物,带有手柄,器物图案的中央刻画了很多无桅杆大船,还有一个鱼的象征图案。
“烤盘”形器用途不明,专家们推测,它们可以用作盘子、食盐贸易的量器、天体观测仪、祭祀用品或镜子。
据了解,在基克拉泽斯群岛,这种“烤盘”形器既出土于生活遗址中,也在墓葬中有出土。同时在希腊大陆和克里特岛上也有发现。此外,在土耳其阿拉贾许于克遗址的贵族墓葬中也发现过两个同样形状的青铜器物,被认为是根据基克拉泽斯文化的此类物品所制作的。
“阿伽门农金面具”复制品
希腊大陆晚期青铜文化一期(公元前 16 世纪下半叶)
金
高25厘米,宽26厘米
出土自迈锡尼卫城墓圈A的5号墓
原件收藏于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624;
复制品收藏于迈锡尼考古博物馆
这件锤制而成的金面具描绘了一个带有胡须的男子,面具靠近耳部的区域有两个孔,用于将面具固定在逝者头部。在迈锡尼卫城墓圈A中,共发现5个面具,只有这一件面具生动地反映出逝者的面庞。德国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认为,面具的主人为阿伽门农,因此称之为“阿伽门农金面具”。实际上,这个面具并不属于阿伽门农本人,而是属于一位迈锡尼的国王。
此次展出的是“阿伽门农金面具”的复制品,由于希腊法律规定重要文物无法出境展出,此件复制品来自迈锡尼考古博物馆,即使是复制品,同样也是珍贵文物。19世纪希腊王国时期,希腊王室御用艺术家瑞士艺术家埃米尔·吉勒龙(Émile Gilliéron)为王室复制了一批米诺斯文化和迈锡尼文化的精品文物,包括这件面具,这件面具复制品本身也早已是一件艺术品,是希腊迈锡尼考古博物馆的藏品之一。
女人立像
公元前520-510年
大理石
高0.91米
1886年发现于伊瑞克提翁神庙以西
卫城博物馆藏,Acr.673
这件大理石女人立像,于1886年被发现于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北部的伊瑞克提翁神庙以西。
这件立像与其他一般的女人立像不同,穿着较短的长袍,衣服上的主要颜色是蓝色和红色,头发饰以棕色,丰富多样的服装褶皱和精致的面部特征呈现出雕刻家精湛的雕刻手法。
雕像在衣服、脸部、头发和饰带上保留了许多彩色装饰的痕迹,头部残存着一个青铜构件,发绺的末端和伸出的右手,是由单独的大理石制成并连接在雕像上。
据专家研究,这件女人立像应该是公元前6世纪末敬献给雅典娜祭坛一组立像中的一尊。
墓碑
约公元前400年
大理石
高1.03米,宽0.56米,厚0.23米
1910年在雅典阿吉奥斯-康斯坦丁诺斯教堂附近发现
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藏,2894
这件约公元前400年的大理石墓碑,以浅浮雕的手法描绘了两个男性人物之间的握手场景。
场景左侧,是一位留着短卷发的年轻人,披着短披风,他的身边有一条狗。他的对面是一位成熟的大胡子男子,在他的左手腕上,用绳子挂着一个涂油瓶。
据了解,这是一幅古典时期表现告别的典型场景:已故的儿子与父亲握手告别,父亲保留的涂油瓶实际上意指儿子不再进行的体育活动。
这座石碑曾被竖立在雅典的一个墓地里,这种对人物情感的理想主义渲染,避免直接提及死亡的刻画风格,是古典时期墓碑浮雕的艺术特点。
桃金娘形花冠
公元前350-前325年
金
直径27厘米,重99克
出土于塞萨洛尼基的斯塔沃波利斯区奥莱卡斯特鲁街墓葬
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MΘ 7417
这件美丽的“桃金娘”花冠,带有珐琅装饰。花冠的尖叶是从金箔上剪下来,在花环底部被扭成丝状茎,花冠的中心两条金线被打成一个“赫拉克勒斯结”,以螺旋结尾。“赫拉克勒斯”结被认为源自希腊神话。
“桃金娘”是一种植物,气味芳香,被认为是女神阿芙洛狄忒的圣物,象征着不朽。
在古希腊,黄金、镀金和天然的花冠被用于秘仪、祭祀、祭酒、宴会、赛会和戏剧等有关的各类仪式。在古马其顿地区,黄金花冠作为死者的私人物品被放置在贵族的墓葬中。
以上文物图由主办方提供
更多精彩现场
“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览现场
文|厉运慧 刘倩
除特殊标注外,本文图片由《美术》杂志社现场拍摄
《 美 术 》
创 刊 于 1950 年
中 国 文 联 主 管
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主 办
CSSCI核心 | 北大核心 | AMI核心
RCCSE核心 |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来源期刊
国 际 标 准 刊 号
ISSN1003-1774
国 内 统 一 刊 号
CN11-1311/J
订 阅 方 式
邮 局 | 邮 发 代 号:2-170
定 价 38.00元
编 辑 部 010-65003278
010-65063281
发 行 部 010-65952481
广 告 部 010-65003278
欢 迎 订 阅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9号万科时代中心
F座B206
邮编 | 100020
一审:陈娟娟
二审:刘 倩
三审:张 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