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巴賨文化传承创新高地】今日开展!就在渠县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

政务   2024-11-21 19:23   四川  

2024年11月21日

此岸·城坝遗址2024出土文物展

渠县·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开展

展出时间持续2025年农历春节后

青铜器

华夏一统展厅


本次展览主题为“此岸”,从华夏一统、烟火宕渠两个展区讲述了賨人进入川东地区后,如何融入中原地区的交流和生产生活场景,共展出石器、陶器、青铜器等文物91件。


博物馆


Museum 



货币及日光镜





陶制仓廪类用器




华夏一统

賨人逐渐融入华夏文明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并在今城坝遗址设置“宕渠道”,隶属于巴郡。当时,城坝遗址是古代巴国中一个重要的族群——賨人的聚居地,他们以“铜剑、铜戈、铜钺、铜矛”为兵器,以“铜尊缶、铜浴缶”为礼器,以“虎钮錞于、铜钲、铜编钟”为乐器,以“铜鍪、铜釜甑”为生活用器,川东地区战国时期巴人的青铜文明借此得以呈现。
在华夏一统展区的“賨之国都”板块,展出了賨人使用的青铜器,包括战国时期,川东地区賨人所使用的青铜剑、戈、矛、钺等兵器,盛酒的器物青铜尊缶,还有巴人特有的乐器钲、编钟和虎钮錞于,这是目前能够见到最早的賨人使用乐器组合,年代大概在战国中期,即距今2300年前。

陶制厨房用器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以后,城坝遗址所在区域迅速被纳入“秦汉帝国”的管辖范围之内,秦汉王朝通过大规模的移民,并强力推行“车同文、书同轨、统一度量衡”,将秦汉王朝的制度、思想、技术等推广到现在的川东地区。
在城坝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学家在古宕渠城中发现的街道和车辙印,与汉代的车辙完全一致,也就是熟知的“车同轨”。城坝遗址的津关区发现了大量的竹木简牍,这些简牍见证了秦汉政府对宕渠城的管理与经营,竹木简牍上的文字与秦汉王朝其他区域出土的文字相似,说明“书同文”已经广泛流传。
在华夏一统另一个板块“秦汉一统”中,展出了部分秦汉货币、铜镜、陶器器盖、宕渠文字瓦当。城坝遗址出土的大量货币证实了秦汉王朝统一度量衡的做法,此次展出了五铢钱、直百五铢、大泉五十、货泉、藕心钱等货币和日光镜,日光镜镜内圈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铭文,意思是看见太阳的光芒,就看到了天下的稳定和富足,包含了寄予希望和理想的含义。

博物馆


Museum



陶器器盖



虎纽錞于








陶制家畜类用器




烟火宕渠

模拟川东地区生活场景


城坝遗址所在的宕渠县在两汉时期是川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考古工作者在城坝遗址郭家台区域发现了一座城址,城内出土的“宕渠瓦当”证明该城址就是两汉时期的“宕渠县”县城。同时在城坝遗址二级阶地的北部,发现了国内仅存的“津关”遗址,并出土了大量的竹木简牍。城址和津关内均发现有大量的建筑基址,完整呈现了汉代的院落形态。
汉代人们居住在一个大型的院落之中,院落由几个房间和一个高台建筑构成。每一个房间的功能不一样。烟火宕渠展区就模拟了汉人的居住和生活情况。
在当时,高台建筑为院落主人生活和工作的场所,一般前面工作、宴会,后面起居。城坝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简牍、研磨器等,能够反应当时古人批阅和阅读简牍文件、书写的场景,陶案、陶耳杯、陶壶、抚琴俑等也能够反映出夫妇举案齐眉的饮食起居。

陶制水器


展区内还根据功能分区,展示了汉人的院落构成,有放置在水井旁的瓮、盆、桶等水器;有放置各类粮食的陶仓,放置“鱼酱”、“醯”的罐以及放置酒的壶;有家畜类用器,如陶鸡;厨房类用器,如陶灶、陶钵、陶釜、陶甑等,生动展现了当时宕渠人民的生活场景。
据了解,城坝遗址位于渠县土溪镇城坝村,渠江流域在此形成了一个面积567万平方米的山前平坝,是东周巴人分支賨人(板楯蛮)主要聚居地,是巴文化核心大遗址,也是川东地区目前尚存的历史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自战国中晚期至魏晋,800年间屡为州、郡、县治所在地,实证了川东地区自先秦以来融入中华文明大一统格局的历史进程,是“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的重要节点。2006年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至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渠县历史博物馆、渠县城坝遗址保护利用中心等单位对这里进行考古勘探、发掘和研究,出土珍贵文物3000余件。


来    源:达州融媒

责    编:郭靖贤   刘洹君(实习)

审    核:贺先涛


渠县发布
中共渠县县委宣传部主管,渠县融媒体中心(渠县广播电视台)承办,时政报道的第一咨讯、信息发布的权威媒体、宣传渠县的移动平台、展示渠县的形象窗口。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2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