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镌刻在时光深处的温情记忆!是情感寄托,是过往怀念,是未来期许
年味,恰似一坛陈酿的美酒,岁月流转,愈发香醇。它是一种深沉的情感寄托,承载着我们对过往岁月的眷恋,也满含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每当腊月的寒风悄然拂过,记忆的闸门便缓缓打开,那些关于年的点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儿时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畔回荡,可如今,镜中的自己已不再是曾经那个青涩懵懂的少年。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 “腊八一过就是年” 的说法。随着腊八节的到来,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年的气息,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也愈发浓郁。大街小巷开始热闹起来,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期待,纷纷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忙碌着。而于我而言,记忆中最难忘的年味,始终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岁月里。
年味,是长辈们给的压岁钱那独特的印刷味。春节前夕,长辈们总会怀着满满的期待,早早地前往银行,精心挑选好几张簇新的 “大团结”,那可是旧版的十元人民币,在当时,它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除夕夜,当旧年与新年在这一夜悄然交替,奶奶总会满脸笑意,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四方方、折得有棱有角的红包,轻轻塞到我的手心里。她那布满老茧却无比温暖的手紧紧地握住我的手,眼中满是慈爱,笑眯眯地说:“压岁压岁,过了今天又大一岁,男大十八变,越来越好看了!” 那一刻,红包里的压岁钱仿佛不仅仅是金钱,更是长辈们对我深深的祝福与无尽的关爱,那淡淡的印刷味,也成为了我童年记忆中最珍贵的味道之一。
年味,也是裁缝做的新罩衫上那特有的机油味。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冬天的棉袄大多朴实土气,而且为了保暖,通常选用深色的面料,内穿在身上。为了防止棉袄弄脏后频繁换洗影响保暖效果,母亲总会提前为我们准备一件棉布做的罩衫。印象中,每到春节前夕,裁缝店总是热闹非凡,师傅们忙得不可开交。母亲为了确保我们能在新年穿上崭新的罩衫,通常会提前个把月就带着我们去店里量尺寸、定款式。我还记得小时候有一件粉底梅花图案的罩衫,上面配有别致、古意盎然的银丝小盘扣。母亲说,“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件罩衫不仅是一件新衣,更寄托着家人对我发愤图强的期许,是母亲给予我的最珍贵的新年礼物。穿上它,仿佛浑身都充满了力量,满心都是对未来的憧憬。
年味,还是烟花爆竹燃放后弥漫开来的火药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关于过年放爆竹,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年” 是远古时期的一种凶猛神兽,每到腊月最后一天的午夜,它就会闯入村社集镇,大肆掠夺,伤及人畜。然而,“年” 却惧怕火、红色和爆竹的声响,于是,为了驱赶 “年” 兽,人们便有了过年放爆竹的习俗。小时候,我们这些孩童总是对那些震耳欲聋的大炮仗心生畏惧,而一长溜红蜈蚣似的小鞭炮才是我们的最爱。一整串的小鞭炮直接燃放实在太过奢侈,于是,我们总会小心翼翼地把串起鞭炮的编绳解开,拆成一只只小鞭炮。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一根点燃的香,战战兢兢地点燃一个小鞭炮,然后稳稳地朝天井的空地扔去,“啪” 的一声脆响,紧接着便是我们开怀大笑的声音。那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充满了无尽的欢乐与童真。当然,笑闹中也难免会有意外发生。有一次,我因为贪吃了一个糕点,手上沾满了黏腻的糖浆,去放小鞭炮时,还没来得及扔出点燃的鞭炮,手指就被烫出了一个水泡。虽然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这小小的插曲,也成为了我过年记忆中一段独特的小趣事。
年味,更是父亲手工制作芝麻糖的香甜味。每到过年,父亲总会把芝麻糖的制作场地设在老宅的前厅。他把几块木门板平铺在板凳之间,当作工作台,再把小煤炉放在顺手的地方。一切准备就绪后,父亲便开始大展身手。他先架起铁锅,将花生倒入锅中,用小火慢慢炒熟,待花生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后,再用擀面杖小心翼翼地碾碎,仔细地除去花生衣。接着,又将黑芝麻倒入锅中,炒得噼里啪啦作响。随后,在铁锅里加入适量的水,放入白砂糖和麦芽糖,全神贯注地把握着火候,不停地搅拌着,直到糖液变得浓稠。最后,父亲将事先备好的花生碎和黑芝麻倒入锅中,再加入被他称之为 “独门秘方” 的橘皮,充分搅拌均匀。待所有食材完美融合后,父亲趁热将它们倒入饼干盒中压型,待稍稍冷却后,再切成一片片大小均匀的芝麻糖。那一刻,整个屋子都弥漫着芝麻糖扑鼻的香味,那香甜的味道,至今想起,仍让我垂涎欲滴。
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与革新,许多曾经熟悉的年味渐渐淡去。如今,压岁钱不再是那带着体温的红包,而是通过手机转账的数字;满柜的衣物琳琅满目,新衣已不再是过年时的专属期待;市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曾经那热闹非凡的爆竹声也已成为记忆中的回响;老家也在岁月的变迁中几经改造,早已改头换面,曾经的老宅、熟悉的街巷,都已渐渐消失在时光的洪流中。与周围亲友相聚时,大家常常会感叹,如今的年味似乎淡了很多。
但我深知,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个重叠的记忆,是一层层涂抹的色彩,是一段段可以捕捉的气息。那些年少时的懵懂无知,青春时的激情飞扬,中年时的成熟睿智,老年时的豁达淡然,那些生命中无数次的告别与相聚的喜悦,都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流转中,跨越了生与死的界限,让我们在追忆与遥望中百感交集。这些记忆,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始终坚守着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如今,身处异乡已数十载,故乡的山水、亲人的面容,都只能在回忆中找寻。但家乡的年味,却依然清晰如初,时刻萦绕在我的心间,时间越久,愈发香醇。腊月的气息,不仅仅承载着年的记忆,更蕴含着家的温暖、母亲的味道。只要父母还在,年就有了坚实的依托;而当他们离去,年便只剩下回忆中的那一抹滋味。无论我身在何处,时光如何流转,岁月如何变迁,那份来自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我心灵深处最温暖的慰藉,是我永远无法割舍的心灵寄托,是铭刻在心底、永不褪色的温情馨香。它将伴随着我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总能以机智灵活的接话技巧,轻松驾驭各种对话场景,让氛围始终融洽有趣。《好好接话》这本书,正是一本解锁聊天秘籍的宝典,它让无数读者在学会接话后,彻底告别聊天尴尬的局面。书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战技巧,深入浅出地让你明白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智慧与幽默巧妙接话,让对话既不失礼貌又充满趣味。
学会接话,意味着你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游刃有余,轻松化解尴尬,拉近彼此的距离。当你掌握了这些技巧,无论是与陌生人初次见面,还是与老友深夜长谈,都能让对话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充满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