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青岛路咸安坊保护更新项目 / OUR都市再生

文化   2024-11-28 20:54   上海  


 © 茭白影像



01.

项目背景


2023年,历经百年风雨的咸安坊经过4年的保护与更新,蝶变为兼具历史文化和时尚新潮的开放社区,成为汉口历史风貌区的“新名片”,迎来富贵咸安的春暖花开。


▲咸安坊更新后航拍 © 茭白影像



02.

片区历史


咸安坊是汉口英租界内的高档里分住宅区,始建于1915年,由若干华商业主集资,由汉兴昌、袁瑞泰、阮顺兴、永茂隆等众多营造厂共同承建,最终历时十多年于1933年完全建成。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米, 包括5个片区共10组建筑以及3处过街牌匾1处月亮门。除咸安坊15号为“棉花大王”黄少山自建住宅,其余单元采用“挂旗经租”的方式进行经营。


▲1930年地图 咸安坊尚未建成/ 1931年地图 咸安坊已基本建成


据武汉市档案馆的文献记载,“咸安坊房屋建筑雍容华贵,居住环境优雅宁静,其地理位置尤为优越,为汉口高等住宅区,住有洋行职员、实业界人士、富商及当红艺人等社会名流,如轮船巨头卢作孚、药业大王陈太乙、汉剧大师陈伯华等都曾居住于此。百岁老人、辛亥革民志士喻育之亦居住在咸安坊11号多年。其规模和建筑特色均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开发、设计、施工一流水平。”


▲咸安坊更新后俯视 © 茭白影像


咸安坊建造时,地权分割而形成的内部道路并未与城市道路平行,内部道路采取主-次-支三级结构,体现了用地合理集约的特征,三条6米宽的主巷形成“Y”字型,建构了里分建筑群的主要划分;次巷道宽4米,是各个住宅单元入户前的通道,可以通行小汽车;支巷宽2米,通常用作各个单元的后勤通道。


▲咸安坊里分布局特征分析 © OUR都市再生


咸安坊的里分建筑特征,与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相比,更多体现了西方建筑风格下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建筑室内空间格局上,作为集中式开发的里分住宅类型,咸安坊采用标准单元的模式,主要为“两间一厢”和“三间一厢”,还有少量因地籍边界转折形成的异形户型。单元内有前后天井,作为传统住宅中分离内外场所的“过渡空间”,也是高密度住宅内重要的“户外空间”。


▲咸安坊建筑风格与中式装饰元素 © OUR都市再生

▲咸安坊宅内“户外空间”更新后效果 © 武汉华发



03.

设计策略


当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已经从简单的本体保护,发展到注重城市价值、主张活化更新的方式介入项目,希望让城市的历史结构参与到当下与未来的城市发展中,不同时代新旧共生的交叠留住此地记忆,通过富有时代感的重组整合,巧妙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场景活化整片区域。


▲改造策略 © OUR都市再生

▲咸安坊街区入口月亮门牌楼和古树 © 茭白影像


A.恪守历史建筑修缮整体性和原真性的保护原则


历史文化的传递除了通过文献资料的记载之外,最好的途径是通过物质本体和它的故事。本项目设计试图通过保留不同时间层次的历史遗存,让城市的历史结构参与到当下与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将此地的文脉传承下去。


▲入户门装饰细部修缮后效果特写 © 茭白影像

▲历史宅基石修缮后效果特写 © 茭白影像


作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和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本次设计重点保留修缮了建筑群“钢窗蜡板石库门、花岗石路红墙瓦”的特征部位,并将带有人名的地界碑重点呈现,以此留下当年若干华商业主集资采用“挂旗经租”的经营方式。对主体结构加固实现灵活分合的弹性空间;街区内的参天大树原址保留并精心保养维护;新的历史信息和遗构在项目进程中不断被发现,不断被呈现。除此之外,设计还挖掘到本项目原址曾与万里茶道有关,是近代俄商阜昌砖茶厂旧址。虽然茶栈在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了武汉,但偶然留下的一口取水井成为了这段历史的唯一鉴证。


▲咸安坊入户单元前修缮后效果 © 茭白影像


以上通过不同时间点的历史遗存的呈现,体现出尊重各时代符合逻辑的变化,更加完整和生动再现这里的文化精髓,同时也给新的功能置入提供了文化基调。


▲咸安坊主要街巷修缮后效果 © 茭白影像


B.修复的目的不是追求外观统一,而是尊重各时代符合逻辑的变化和添加。


里分建筑的魅力不止在精美的建筑风貌,近百年使用中衍生出的烟火气息让世人看到她的独特个性。原住民巧妙搭建的空中阁楼、利用旮旯空间建造的异形房屋……这些创造性的空间利用都为精致的高级里分叠加时代的记忆和个性。此次修缮设计不是一味追求回到设计最初的状态,而是在尊重原有的建筑风貌的前提下,保留代表不同时代发展变化的改造空间,体现出尊重各时代符合逻辑的变化和添加,让不同时代留下的文化精髓都能够延续和传承。


▲改造旮旯空间异形房屋成为街角的焦点 © 茭白影像

▲咸安坊阳台凭栏遥望 © OUR都市再生

▲咸安坊阳台装饰细部 © OUR都市再生


C.在高密度的历史建成环境中,创造多类型小尺度公共开放空间。


里分建筑拥有严整的空间肌理,是高密度历史建成环境的典型类型,只有半开放的天井空间,缺乏真正共享开放的环境。本项目在改造更新后作为开放式街区,需要通过一定的公共空间形成空间肌理的丰富度。因此,设计思考在高密度历史建成环境中,通过立体多维小尺度开放空间,为街区创造多类型的开放环境。首先是利用局部坍塌建筑,将其基底通过景观手法,为街区创造3处公共开放的广场空间;其次是在不同时期加建的屋顶空间中,挑选一些视角风景较好的位置,营造可以欣赏街区的露天平台,为历史建筑提供更多的观赏角度,同时也为高密度建成环境增加立体的开放环境。


▲景观广场为高密度里分空间创造户外共享空间和公共活力 © 武汉华发

▲多层级的露天平台 © 武汉华发



04.

活化利用


里分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单元,更代表了一种先进的生活方式。据1932年数据,共有127个类别,738家商铺散落在汉口的里分建筑里,绸缎裘皮、山货海味成衣定制、歌剧舞厅、书局戏院、高档餐厅…可以说当时汉口人的吃穿用度都在里分中生长、繁荣。


▲户外公共艺术展览为里分空间带来活力 © 武汉华发

▲历史保护修缮展厅传承在地文化和修缮工艺 © 武汉华发


因此本项目以传承大汉口百年里分风华为核心,注重文化与时尚的结合,打造艺术馆、策展空间、艺术沙龙等,提供现代戏剧和时尚交互的艺术体验;定期举办各类展览和活动的能力,通过不同的活动和展览,打造一个集文化、商业、生活、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地标,引领城市生活新潮流。


▲屋顶鸟瞰修缮后 © OUR都市再生

▲主弄修缮后 © OUR都市再生

▲街角修缮后 © OUR都市再生

▲立面细部修缮后 © OUR都市再生


结语


历史建筑建筑修复过程中需要时时思考的是,如何在符合严格的遗产建筑保护要求,还能创新的活化利用。咸安坊项目给予我们一次实践的机会,在保护与创新的实践中寻找到互补与平衡,为片区的保护和发展寻找一条可持续的更新道路。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 OUR都市再生

▲一层平面图 © OUR都市再生

▲二层平面图 © OUR都市再生

▲主楼北立面图 © OUR都市再生

▲主楼南立面图 © OUR都市再生

▲主楼西立面图 © OUR都市再生

▲附楼西立面图 © OUR都市再生

▲主楼剖面图 © OUR都市再生

▲附楼剖面图 © OUR都市再生

项目名称:武汉青岛路咸安坊保护更新项目
项目类型:改造,商业
设计方:OUR都市再生
项目设计:2018-2023
完成年份:2023
项目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
建筑面积:144006㎡
合作方:伍德佳帕塔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客户:武汉华发长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材料:清水红砖,装饰砂浆,柳桉木窗

END

公众号文章仅供内部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部分权属不清导致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对接建筑师、投稿微信:13012811198(注明来意)

或youtharch@163.com




公众号 | 视频号 | 小红书 | 抖音 | B站 

魏一鸣,Archlady,郑利江,雪亮

饭困,慧琪,Eric,鹿童,祥仔

青年建筑
建筑师设计杂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