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打开,一起来看婺源的非遗“绝活”有多绝!

政务   2024-11-12 15:51   江西  


“徽剧、傩舞、抬阁、灯彩、茶道……”行走婺源各大景区,不经意间就能与非遗进行一次次亲密接触。


作者 | 吕富来

题图 | 张银泉

今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名单,其中,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婺源非遗保护工作凭啥能跻身全国先进行列?中国最美乡村又是如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双向奔赴?

婺源徽剧。婺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婺源非遗资源丰富,有源于远古的傩舞、历史悠久的徽剧、体现“敬、和、俭、静”道德风情的茶道,还有别具情趣的抬阁、灯彩、地戏等。

婺源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位居全国县级前列,全省首屈一指。截至目前,婺源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1项(婺源绿茶制作技艺),有徽剧、傩舞、徽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婺源绿茶制作技艺、甲路纸伞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项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人。

今年4月,2023年度“十大著作权人”发布会在云南昆明举行。其中,江西省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婺源县华龙木雕有限公司当选。

“我从事徽州三雕产业40多年,代表作在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获得4项金奖。”该公司负责人俞有桂一脸自豪地说:“我们累计获得版权作品登记461件、外观设计专利11项,还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单位’。”

作为婺源文化产业领军人物,俞有桂是国家级非遗(徽州三雕)代表性传承人,曾荣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歙砚制作。汪鸿欣/摄
将非遗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是婺源非遗保护的有益探索。
今年8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2024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其中婺源米酒榜上有名。作为婺源米酒接受评审专家现场核验的酿造基地,婺源县美丽乡村酿酒厂负责人程仲奇介绍说:“婺源米酒酿造技艺是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米酒历史悠久,市场前景广阔。”
“我们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工作目标,做好非遗资源普查、项目申报、产业发展等工作,让更多非遗群体受益,促进非遗‘活态’传承。”婺源县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杨帆说。

婺源县实施“非遗人才振兴工程”,全县有52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72名乡土人才被认定为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效促进了甲路工艺伞厂、有鸿徽雕、茶博府等非遗企业发展壮大,带动1.5万余人就业。

文士茶表演。婺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徽剧、傩舞、抬阁、灯彩、茶道……”行走婺源各大景区,不经意间就能邂逅多彩的非遗项目。

每当夜幕降临,走进婺女洲度假区,但见百米长的板龙灯巡游演艺现场,前有龙珠引路,后有锣鼓压阵,气势恢宏,热闹非凡。“我们推出30余项非遗演艺活动,让游客全天候游玩体验不断档。”该度假区有关负责人胡潇骏介绍说,通过开展非遗互动体验“点燃”夜间旅游经济,度假区入选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除了旅游度假区,为了让游客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婺源甲路纸伞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戴根盛在赋春镇甲路村打造了一个集展览、研学、影视于一体的伞艺园,唱响“甲路伞甲天下”文化品牌。

“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观摩艺人制伞,还能自己动手画伞面、搭伞架……”戴根盛笑着说,“这个伞艺园成了网红打卡地,有时一天接待游客600多人,带动了农家乐发展,促进了乡亲们致富。”不仅如此,戴根盛还与国际品牌GUCCI合作开发新品油纸伞,让本土非遗“走出去”,每年带动甲路村民增收260万元以上。

傩舞表演。婺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按照文旅融合、非遗先行的工作思路,让非遗之花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婺源县文广旅局有关负责人宋水源介绍,该县4A级以上景区均有非遗项目常驻展示演艺。

2019年,婺源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2022年,江湾、篁岭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截至目前,婺源非遗相关文旅产业从业人员近万人,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

为了促进本土非遗“墙内开花墙外香”,婺源还经常性赴北京、天津、上海等重要客源地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将茶道、徽剧、傩舞等非遗“搬”到大都市,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婺源文化,了解婺源、走进婺源。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7月,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婺源茶艺、油纸伞制作技艺等非遗展示,在米兰吹起了一阵浓郁的中国文化风,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非遗的动人魅力。

龙灯夜色。张银泉/摄

“贵妃醉酒、水淹七军、百花赠剑……”逢年过节,在婺源城乡戏台上,无不闪现着徽剧表演的迷人身影。作为富于地方特色的“文化大餐”,徽剧表演既是婺源送戏下乡的常规动作,也是百姓喜爱的精神食粮。

“徽剧,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也是我国戏曲的重要剧种,京剧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杨帆告诉笔者,2006年婺源徽剧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12年9月,婺源县徽剧传习所新增32个编制,选拔招录32名少年徽剧学员,委托安徽省艺术职业学院定向培养。2017年6月,32名徽剧学员学成而归,进入婺源县徽剧传习所工作,徽剧传承发展后继有人。

婺源徽剧“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是婺源创新非遗人才培养路径的宝贵实践。

“多年前,我们深入全县100多个行政村,普查传统舞蹈、戏剧、美术、技艺等八大类72个项目,建立健全县级非遗数据库。”据婺源县文化研究所原所长洪玄发介绍,为保护地域文化,留存非遗资源,该县还选择砚山、汪口、大畈等12个传统村落风貌保存完好、非遗资源集中的重点区域,创新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小区。

“采取县、乡、村共建保护模式,做好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民居古建维护修缮、传统民俗挖掘传承等工作。”洪玄发介绍说,现今,这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小区成了婺源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示范区”“样板区”。

为促进非遗“活态”传承,婺源常态化实施好“非遗进校园”工程,让传统文化扎根孩子心田;抓住各类活动、展会、节庆等机遇,为非遗保护搭建技艺展示、文创营销、品牌传播平台。

古村婚俗。婺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仅2023年,该县就组织开展了中国原生民歌节、江西省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非遗雅集、最美乡村过大年非遗巡演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婺源非遗的影响力与向心力,也打造了游客引流“加速度”。

现如今,除了“国字号”,婺源还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项(传承人26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3项(传承人120人)。2000余名砚雕艺人、500余家歙砚生产企业(作坊),为“中国歙砚(原产地)之乡”增辉添彩;2800多名一技在手的传统建筑工匠,成了“将徽派进行到底”的实力派和领军人……

在婺源,非遗保护与人才发展双向奔赴,擦亮了“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金字招牌。




END



征稿提示
1、“婺源旅游”公众微信号每天均可发送婺源旅游的相关资讯、景区动态等,我们邀请大家积极投稿,把更多的婺源美图、美文分享给更多爱旅游爱婺源的人。
2、投稿请注明作者姓名、手机号、微信号,投稿邮箱:646929243@qq.com。
婺源旅游咨询服务电话:0793-7343605
主办:婺源县文化广电旅游局
来源于当代江西
初审:洪健  
复审:宋水源      
终审:段萍

声明: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婺源旅游
中国最美的乡村、梦里老家——婺源欢迎您!听老家故事、赏田园美景、游明清古建,体验乡村之旅。婺源旅游热线:0793—736853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