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传播》论文| 红色文化记忆“智慧”的传播作用

文摘   文化   2024-10-14 15:08   福建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易 魁

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赣鄱俊才支持计划文化领军人才

谷思佳

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助理


摘要

红色文化传播问题多关注精神传递、基因赓续以及记忆传承规律,鲜有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智慧”创造能力。基于此,研究以红色文化记忆“智慧”传播作用为核心,构建认知与非认知理论框架,旨在从八一起义纪念馆红色文化传播案例中揭示背后作用规律。研究发现:红色文化记忆智慧的认知呈现出一种持续渐进的“对比”发展过程,非认知表现为一种“增值”演化过程,二者相互作用呈现交互表现。研究为红色文化传播和发展提供了人类学新视角和新思想,同时为相关工作者指明了“红色文化创造”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红色文化传播 文化记忆 智慧 认知与非认知





引言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先进文化,不仅仅指红色遗迹或遗址等物质资源,更包括“八一”“五四”“井冈山”等精神文化资源。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强调要关注党和国家发展的千秋伟业,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1] 。在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精神传递、基因赓续,以及记忆传承规律探索成为当务之急。

就此,红色文化被诸多领域专家学者所关注,开始聚焦于红色文化叙事构建的过程及效果 [2] 、红色文化传播策略 [3] 、红色文化传播载体 [4] ,以及新媒体传播模式 [5] 等领域等学理或应用问题。上述研究均表现出一项共识 —— 红色文化的记忆是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经验财富。由此可见,红色文化记忆蕴含着人类发展的先进经验,可被视为人类“智慧”,而红色文化传播则凸显了现代人与过去经验的认知与非认知互动复杂规律。基于此,本研究立足于“认知与非认知”理论框架,以江西省八一起义纪念馆的红色文化传播为例,通过深入访谈研究方法,旨在从现代人与过去经验的互动规律中揭示红色文化记忆“智慧”的认知作用与非认知作用特征,进而提出红色文化记忆“智慧”的传播作用机制。



NO.1



红色文化传播、记忆“智慧”及其创新理论框架


01

红色文化传播、记忆及其智慧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人独有的“精神浪漫”,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6] ,是无数优秀中国共产党人在复兴中华过程中立足时代需要,不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时代意义所凝结而成的宝贵经验财富。目前,学界将红色文化以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进行理解:狭义上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物质载体和精神文化 [7] ;广义上认为,红色文化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先进文化 [8] 。随着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播迎来机遇与挑战,对记忆传承规律的深刻的理解变得尤为迫切,尤其需要深入关注“智慧”的深层理解及应用问题。

扬·阿斯曼认为,“文化记忆”是关于一个社会全部知识的总概念,它决定了人们的行为和体验,需要不断地了解和掌握。因此,红色文化的记忆过程则是一种“红色信息与知识”的传递 [9] [10] ,其代表了人类社会美好经验的延续,包含了人所具备的良好判断能力与选择能力传承 [11] ,更是人类智慧遗存的集体表现。


02

“智慧”理解的认知与非认知框架



智慧是认知性、情感性和反思性心理品质的整合,包含了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的深层表现 [12] 。在认知维度,智慧体现为理解复杂想法、有效适应环境、从经验中学习、参与推理、以思考克服困难的能力 [13] ;而非认知维度则是表现出稳定思想、感受和调控行为模式的能力 [14] 。智慧是一种多维度心理结构,不仅关系了高级认知,是认知发展的最高形式,也包括了非认知功能,是非认知作用下的思绪体现 [15][16] 。

因此,将认知与非认知归结为智慧的一种深层表现来理解,一方面能强调智慧的情境依赖性,认为智慧通常与情境相关并依赖于情境 [17] ,植根于感官而后拓展到更广泛的体验领域 [18] ;另一方面能体现智慧的外倾性,能将注意力集中于外部社会环境,外倾程度愈高,社交能力愈强 [19][20][21] 。因此,关乎文化传播中的记忆智慧,既包含符号、历史和文化等方面 [22][23][24] 的高维认知体验,又融合身体、情感和社会互动等方面 [25] 的外显非认知感受。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文化记忆“智慧”有助于预防老年人认知障碍 [26] ,能够加强社交体验减轻特殊人群的失眠 [27] 问题。另外,红色文化传播中的记忆“智慧”应用可强化文化记忆 [28] 、通过物理媒介创造红色意象以增强红色认同 [29] 或借助叙事话语唤醒红色文化情感 [30] 。



NO.2



红色文化记忆“智慧”传播作用的调查研究及发现

本研究基于红色文化传播记忆智慧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的理解,采用深度访谈研究范式,对八一起义纪念馆讲解员、其他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游客进行调查研究,力求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人群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传播的深层表现。调研时间跨足2021年8月至2023年10月,研究人员前往江西省八一起义纪念馆进行了预调研、初步调研、深度调研与补充调研。

为完整获知红色文化记忆“智慧”的深层表现,本研究在正式访谈中采取了效标抽样的方法,即事先为抽样设置基本条件后,根据这些条件来选择符合要求的访谈对象。受访者的设定条件是必须具有了解并传播过红色文化的经历,最终筛选出40位受访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在正式访谈前,研究人员通过场馆背景音乐、复原视频、实物展示、故事讲解、前人记录等方式向受访者介绍红色文化场馆。最后,研究人员借助场馆内的壁雕向他们传达了八一起义红色爱国主义精神。

为保证研究有效性,受访者均受过高等教育,以确保对“智慧”内容的理解。其中男性受访者21人,女性受访者19人,每次访谈时间约28至55分钟不等。经过对江西省八一起义纪念馆访谈文本数据的深入解读,研究得出如下关于“红色文化记忆‘智慧’的认知与非认知作用”规律性论点。



01

红色文化记忆“智慧”传播的认知作用



具体上看,受访者在红色文化记忆“智慧”认知作用的理解上表现出渐进性:

传播伊始阶段,受访者更多认识到红色文化“是什么?”。对象征性符号的理解,往往是潜意识和初体验的。正如访谈者12所言,“进门看到的一支枪,直接让我想起了‘八一’的意思”。可见该阶段的认知作用是为两层,一层表现为“唤起”,是已有相关知识的再认知,逐渐有效适应环境;另一层表现则为“前置点对比”的出现,该过程是为已有知识与初步体验的对照。两层喻义存在递进关系,且在“唤起→前置点对比”下,形成第一次经验中学习。初步了解和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传播过程阶段,受访者更多认识到红色文化“为什么学?”。展览雕像、军旗和“八一”符号作为纪念馆标志性建筑,在受访者看来是一种暗示性符号,引发人们视觉记忆效应的参与式推理,形成“自我带入激发自我认知”模式。正如访谈者32认为,“纪念馆中的雕像和军旗展品,瞬间把我带到了那个时代里面去了。”通俗的语言展示了一个认知延伸过程,人们往往会下意识展开两层记忆的对比,在文化传播下将历史记忆引导为一种新的学习记忆,如访谈者1所言,“自己从没来过,现在自己来参观,终于知道了上课时老师讲的‘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革命历史。”关于课堂教学或书本学习时的现代记忆被唤起,历史记忆与现实记忆开始发生重叠,且在新时代情境印证下得以强化。再结合原有学习经验,以及当前新的知识贯通,形成第二次经验学习,开始意识到红色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传播升华阶段,受访者更多认识到红色文化“该怎么用?”。在了解八一起义的全符号和全过程后,人们往往开始自我内视,正如访谈者8表示,“我为我出生在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而自豪!”,更如访谈者10表示,“我觉得我们可以像这些记录的革命先烈一般,创造我们自己的时代”。人们开始理解复杂想法,思考克服困难的路径及办法。此时,文化认知产生深层反馈,且于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正如多数访谈者皆进行了关键景观的打卡,或回头对遗漏的景观留下照片记录一样,一种红色文化记忆“智慧”的作用正由心理转为行为,且开始成就新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就像访谈者38,一位少先队员所言,“我们应该多学习这些叔叔阿姨,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红色文化记忆“智慧”已转化为行为标准,在对比历史经验与现实发展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经验认知。

红色文化记忆智慧的认知是一种持续渐进的对比提升过程,从最浅层、最一般的符号表现要素开始,到具体的历史过程要素,再到最深层的文化结果要素,在“原知识与新体验”“历史记忆与现实记忆”“历史经验与现实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周期循环规律,展现出了红色文化记忆“智慧”传播的可持续认知效果。


02

红色文化记忆“智慧”传播的非认知作用



另一方面,受访者在红色文化记忆“智慧”非认知作用的理解上表现出演化性:

传播伊始阶段,受访者感受更多的是感官体验与文化沉浸。受访者在参观红色文化景点或纪念馆时,首先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的方式,身临其境般地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使得受访者更容易受到红色文化的初始影响,激活了专属于纪念馆的文化记忆。正如受访者A5在参观某纪念馆时表示:“这里的所有东西就好像是我穿越到那个年代了一样,好多东西我都想起来了。”这句话反映了受访者通过感官体验和沉浸式感受,激活了红色文化记忆。在此过程中受访者的认知和理解重点放在体验感的激发上,且感官体验逐渐深化为情感共鸣和价值观塑造的稳定状态。

传播发展阶段,受访者感受更多的是情感驱动与感悟现实。后在继续观展过程中,受访者往往受到情感的驱动。前者例如,受访者A1表示:“他们当时革命真的不容易呀!”这表明受访者在情感上对红色文化产生了共鸣。后者例如受访者A16所言:“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啊!”这体现了受访者从红色文化中汲取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将其转化为对现实生活的感悟。随着情感的积累,这种从情感共鸣到感悟现实生活的转变,形成“稳定情感→稳定思想”的持续转化,体现了红色文化记忆“智慧”非认知作用的认知和理解在此阶段是逐渐演化的。

传播提升阶段,受访者更多地感受到的是社会认同与文化传承。在这个阶段,红色文化开始植根于人们的社会认同感中,使人们对红色文化有着共同的记忆。受访者们普遍认为,纪念馆是红色文化的象征和载体,因此他们与周围的人进行社会交流和互动时,主动承担了文化传播的责任,加强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正如受访者A10表示:“我觉得不能让国家白教育了我们,我们也要为文化传承尽一份力。”这句话反映了受访者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此外,也含有了感性非认知的有机衔接,红色文化记忆“智慧”的非认知作用不仅在于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还表现在行动层面。这种行动是一种由表及里的过程,符合“体验→感受→行动”的因果规律。正如受访者A9表示:“这里游客挺多,讲解员不够,反正我知道怎么回事,我就讲给大家听听。”,又如访谈者A25认为“看来也应当轮到我们这代人做些什么了。”这些类似话语表明,受访者在参观过程中不仅通过感官体验了解了红色文化,还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或承担了红色传播者的新角色,或成为红色文化的践行者。这种感性非认知的有机衔接体现了红色文化记忆“智慧”传播的提升过程,受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会随着对红色文化的深入了解而逐渐增强,人们对红色文化记忆“智慧”非认知正由量变达到质变效果。

总体上看,红色文化记忆“智慧”传播的非认知作用是由量变达到质变的“增值”演化过程,表现在感官体验与文化沉浸、情感驱动与感悟现实、社会认同与文化传承这几个演化的环节。并且还具有感性非认知的有机衔接的因果规律性。这些非认知作用为人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底蕴。


03

红色文化记忆“智慧”传播的认知与非认知交互作用



除此之外,红色文化记忆“智慧”的认知作用与非认知作用,都是随着时间进展发生变化的,因此二者在同一节点间同样可发生交互作用,这种规律表现出三个层面特征:

在认知对非认知的强化方面,红色文化记忆“智慧”的认知作用通过深化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强化了非认知作用。认知作用通过符号、历史和文化的视角,深入解析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这种认知过程不仅是对知识的积累和理解,更是一种情感和价值观的塑造。在传播过程中,受访者通过感官体验、情感共鸣、社会认同等方式,逐渐深化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种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强化了受访者的非认知作用,如情感驱动、文化沉浸和社会责任等。通过认知作用,受访者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在情感上产生了更强烈的共鸣,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在非认知对认知的引导方面,红色文化记忆“智慧”的非认知作用通过引导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进一步影响了人们的认知和理解。非认知作用主要表现在情感驱动、文化沉浸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这些非认知作用不仅是对认知作用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对认知作用产生了引导。在传播过程中,受访者通过情感驱动和文化沉浸,了解到“是什么”之后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这种参与不仅是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更是对自身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和提升,引导受访者“为什么学”。同时,受访者通过社会认同和文化传承,也引导了更多人参与到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告诉了更多人“该怎么用”,进一步扩大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在认知与非认知的共生方面,红色文化记忆“智慧”的认知作用与非认知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不仅表现在传播开端与过程中,更表现在传播升华上。在传播过程中,受访者通过感官体验和文化沉浸,对红色文化产生了初始影响;随着传播的深入,受访者通过情感驱动和感悟现实,对红色文化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最终,受访者通过社会认同和文化传承,将红色文化记忆“智慧”转化为行为标准。在这个过程中,认知作用与非认知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共生关系。例如,受访者通过参观纪念馆和观展,不仅了解了红色文化符号、历史和文化知识,更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和感悟,这种情感驱动和感悟现实的过程,使得受访者更加自觉地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的符号、历史和文化知识;同时,这种情感驱动和感悟现实的过程也进一步深化了受访者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传播升华上,受访者通过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非认知作用,不仅塑造了自身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这种共生关系不仅体现了红色文化记忆“智慧”的传播效果,更体现了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红色文化记忆“智慧”传播的认知与非认知不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更是两个方面的交互,反映了人们对同一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这种交互作用使得人们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全面、系统化。同时这种交互作用也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认知和非认知是同一红色文化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红色文化记忆“智慧”的完整体系。



NO.3



结语

本研究以八一起义纪念馆作为研究对象,以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一种红色文化传播的深层表现,并深入探讨了智慧认知与非认知的双元结构。研究阐明了智慧认知与非认知中的表现因素、过程因素和结果因素,探索了认知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的周期性规律与智慧认知的可持续效果;同时也研究了非认知前后要素的因果规律与有机衔接效果。智慧认知与非认知共同影响了红色文化的记忆与传播,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一条新的拓展路径,为文化传播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在理论方面,研究在认知与非认知框架基础上,分别勾勒了红色文化记忆“智慧”传播的作用逻辑机理,即认知作用是为“有效适应环境→经验中学习(初次)→参与式推理→经验中学习(再次)→理解复杂想法→思考克服困难”的过程,非认知作用是为“体验感激发→‘稳定情感→稳定思想’→稳定调控行为”的过程,且二者间认知对非认知具有强化作用、非认知对认知具有引导作用,二者和谐共生。研究案例分析发掘的新红色文化传播逻辑将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在实践方面,红色文化记忆“智慧”传播的认知与非认知作用规律探索,强调激发红色文化传播工作者记忆“智慧”重视,同时梳理了传播各个环节与层面的认知与非认知“发力点”,为工作者今后在文化符号、情感、态度等方面考虑传播力度和效果激活提供了学理支撑。需要强调的是,红色文化传播工作者应当履行“体验→感受→行为”因果规律,根据实际情况优化传播工作环境,有步骤、有层次地扩大传播广度、深度和精度,深入民众内心与记忆,提升红色文化自信感,增强红色文化自觉性,从而提高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基金项目:论文系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专题项目《数智时代江西革命老区“文化强省”建设品牌化的共情传播研究》(编号:23ZXRC36)成果。


注 释:

[1]《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11):1.

[2]郭云娇,梁睿昕,罗秋菊.叙事建构港珠澳大桥为红色旅游场域的过程及效果 —— 基于叙事与记忆之场理论融合视角[J].旅游学刊,2022,37(10):87-102.

[3]秘金雷,姚江云.深度融合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创新策略[J].中国出版,2023(10):49-54.

[4]陈实,王颖.数字化时代红色文化传播新载体 —— 以“剧本杀”为例[J].学习与探索,2023(03):174-181.

[5]许宪隆,刘纯.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载体的功能与方式选择 —— 以宁夏同心红军西征纪念园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22,33(02):1-6.

[6]刘定禹,饶志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四维视阈[J].学术交流,2013(08):212-215.

[7]何洪兵.价值遮蔽与彰显:红色文化的当代传承[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4):161-168+199.

[8]秘金雷,姚江云.深度融合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创新策略[J].中国出版,2023(10):49-54.

[9]董小玉,李林原.论古诗词教学的文化记忆建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3):156-166+172.

[10]郭云娇,王嫣然,罗秋菊.旅游开发影响下民族社区文化记忆的代际传承 —— 以西安回民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地理研究,2021,40(03):869-884.

[11]金正昆,张春雨.论孟子之“礼”[J].江西社会科学,2020,40(03):234-241.17.张兵娟,李涵.《七夕奇妙游》对文化记忆的浪漫想象与当代重构[J].新闻爱好者,2022(05):48-50.

[12]Clayton V P,Birren J E.The development of wisdom across the life span:A reexamination of an ancient topic[J].Life-span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1980,3:103-135.(Clayton V P,Birren J E.智慧跨越生命的发展:对一个古老话题的重新审视[J].寿命发展与行为,1980,3:103-135.)

[13]Neisser U,Boodoo G ,Bouchard T J ,et al.Intelligence:Knowns and unknowns.[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6,51(2):77-101.(Neisser U ,Boodoo G ,Bouchard T J ,et al.智力:已知和未知[J].美国心理学家,1996,51(2):77-101.)

[14]B.W.Roberts.Back to The Future.Personality and Assessment,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9,43(2).(B.W.Roberts.Back to 回到未来。人格与评估,以及人格发展[J].个性心理学研究杂志,2009,43(2).)

[15]Baltes,P.B.&Staudinger,U.M.Wisdom:A metaheuristic(pragmatic)to orchestrate mind and virtue toward excell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122.(Baltes,P.B.,&Staudinger,U.M.智慧:向卓越引领思想和美德的元启发式方法[J].美国心理学家,2000,55(1),122.)

[16]Webster J D.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a self-assessed wisdom scale[J].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2003,10:13-22.(Webster J D.自我评估智慧量表的探索性分析[J].成人发展杂志,2003,10:13-22.)

[17]盛晓明,李恒威.情境认知[J].科学学研究,2007(05):806-811.

[18]吕兴洋,徐海军,李惠 璠 .目的地感官营销研究综述与展望[J].旅游导刊,2019,3(04):66-92.

[19]Goldberg L R.Languag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The search for universals in personality lexicons[J].Review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1,2(1):141-165.(Goldberg L R.语言与个体差异:在人格词汇中寻找普遍性[J].个性与社会心理学评论,1981,2(1):141-165.)

[20]Hayes N,Joseph S.Big 5 correlates of three measure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3,34(4):723-727.(Hayes N,Joseph S.大五人格与三种主观幸福感测量的相关性[J].个性与个体差异,2003,34(4):723-727.)

[21]Heckman J.Integrating personality psychology into economics[J].KDI Journal of Economic Policy,2011,33(3):1-31.(Heckman J.将人格心理学融入经济学[J].KDI经济政策杂志,2011,33(3):1-31.)

[22]赵蒙成,徐承萍.从符号认知到符号崇拜:职业本科建设的符号障碍与重构[J].江苏高教,2022(07):111-118.

[23]刘佳静.馆藏文物的影像传播与历史认知研究[J].东南文化,2020(06):151-156.

[24]于小涵,盛晓明.从分布式认知到文化认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32(11):14-19.

[25]张琰,郑霞.浅析观众沉浸感和博物馆沉浸式展示要素[J].东南文化,2022(05):153-160.

[26]侯桂云,黎光明,谢晋艳等.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变化轨迹: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J].心理科学,2018,41(04):835-841.

[27]魏婉婷,吕东升,隋晓杰等.失眠障碍认知行为疗法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J/OL].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3(10):854-859[2023-09-15].

[28]陈钿莹.表征与记忆:红色文化的具象化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2022(10):67-73.

[29]梁腾.描摹与认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画作品中红色文化的无声塑造[J].新疆社会科学,2019(06):118-123.

[30]位俊达.情感、记忆与融合 —— 从《闪亮的坐标》看红色文化讲演节目的创新与突破[J].电视研究,2022(01):43-45.


来源:东南传播,2024年第6期,总第238期

【责任编辑:黄雪敏】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需要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END


编辑/文慧芳

审核/刘君荣 黄雪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文章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 关注东南传播


《东南传播》

每本定价20元,全年定价240元

可随时破月征订,欢迎订阅!

联系电话

0591-87522929

投稿邮箱

dncbtougao@163.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274/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9579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东南传播
《东南传播》是立足海峡西岸、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杂志紧盯理论前沿,透析传播实践,热心服务读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