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十大文学殿堂,藏着百年城市传奇

美食   2024-11-14 18:18   上海  

上海又一座重磅文学地标

——上海文学馆,要来啦

整体预计于2025年建成开放

其中,全球最全巴金资料中心“巴金图书馆”

最快今年年底就能与大家见面


点击视频

打卡魔都十大经典文学地标


除了上海文学馆

魔都还有很多低调神秘的文学圣地

它们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

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一起探访魔都十大经典文学地标

感受百年浓厚底蕴




上海文学馆

魔都全新重磅文化地标



上海几代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共同心愿——上海文学馆,终于要实现了。



这座集展示、教育、宣传、交流、收藏、研究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博物馆,临近虹口潮流地标今潮8弄,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4万㎡,由百年“扆虹园”等3幢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及1幢新建建筑组成,整体预计于2025年建成开放。



展陈将通过文学作品、作家生平、文学活动等载体,呈现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学景观,描绘传统文学、五四新文学、左翼文学、通俗文学存在于上海这个伟大母体的丰富性,向观众传播和普及文学历史知识。



其中,上海文学馆的重磅馆中馆“巴金图书馆”最快今年年底就能建成开放。



空间的文献收藏将以巴金先生和他同时代人的图书、文献和其他实物藏品为主,还将打造以巴金为主体的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图书馆。同时,数据库将逐步、陆续推出、不断丰富,最终成为全世界最完备的巴金数据资料中心。


地址:虹口区武进路439号




张爱玲故居

藏着张爱玲太多灰暗记忆



说到张爱玲故居,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常德公寓,其实张爱玲在上海最早的故居是康定东路85号,曾经的麦根路别墅。


这栋有着百余年历史的独立花园洋房,是张爱玲曾外祖父李鸿章名下的房产,由爱尔德洋行设计,属于典型的英国安妮女王时代风格。建筑结构对称,外立面是连续的券柱式构图,外墙铺满精巧的清水红砖,屋顶、水平腰线、色彩和细节的处理丰富且有艺术性,特别是繁复精美的砖雕,真的漂亮极了。


左二为张爱玲父亲,右二为张爱玲母亲,右一为张爱玲姑姑


1920年,张爱玲在这里呱呱坠地。在这里,这位民国名媛作家目睹了父母感情破裂,经历了家道败落,还曾被父亲拳打脚踢、与继母发生冲突。可以说这栋房子有着张爱玲太多太多灰暗记忆,著名小说《倾城之恋》里面阴暗幽深的白公馆,就是以它为原型创作的。


 “黄色的灯光,落在青砖地上……紫檀匣子刻着绿泥款识。正中天然几上,玻璃罩子里,搁着珐琅自鸣钟,机括早坏了,停了多年。两旁垂着朱红对联,闪着金色寿字团花一朵花托住一个墨汁淋漓的大字。在微光里,一个个的字都像浮在半空中,离着纸老远。流苏觉得自己就是对联上的一个字,虚飘飘的,不落实地。”



后来,这栋洋房几经转手,用作制药厂、大学办公楼如今变成了石门二路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同时保留了张爱玲曾使用的部分家具和房间,免费对外开放。



来这里参观,可以从地下室张爱玲书屋寻觅到她生前的点点生活痕迹。明式书柜、老相片、桌椅、茶几、书架上与她相关的小说、影视等文学作品......每一处都是她存在过的证明。对了,这里还会不定期举办张爱玲作品朗读会等交流活动。


地址:静安区康定东路85号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精致的西班牙花园住宅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成立于1953年6月,首任馆长张元济由毛泽东主席提名、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亲聘。



这栋建造于20世纪20年代的花园洋房,属于典型的西班牙式花园住宅。



建筑共二层,砖混结构,外墙为黄色水泥拉毛墙面,缓坡瓦顶,墙上设有绿釉花饰,檐下还有券齿装饰。南立面门廊与窗樘为圆拱形,窗口有螺旋形小柱,西立面有单层高的红色鱼鳞瓦穹顶,顶端叠有玻璃小穹顶,别提多精致了。



令人意外的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里汇聚的竟然是一批退休的老年文化人,20多年来,他们坚持与中央文职研究馆联合创办的文史双月刊《世纪》,影响了无数人。还会经常举办书法、篆刻、国画、油画、漫画等各种艺术展,俨然成为一座活的历史博物馆。


地址:黄浦区思南路41号




上海作家协会

浪漫的爱神花园


Photo by@上海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


上海作家协会,邬达克大师的经典代表作,建造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早是著名实业家刘吉生的旧居。



因为洋房花园中耸立着一尊美丽的大理石女神雕像,又因为此楼是刘吉生送给夫人陈定真的40岁生日礼物,于是又被大家称为“爱神花园”。



1953年,华东作家协会(现上海作协前身)成立后,将这座建筑作为办公地点。巴金、夏衍、丰子恺、柯灵等文学大师都常在这里出入,《萌芽》、《收获》、《上海文学》等知名杂志的编辑部也设立于此,被称为“文学界最高司令部”。


如今,这里是全国最重要的理论研究阵地之一,举办的“文学百校行”、“真金·青少年文学写作选拔”等活动引领者无数文学爱好者,是上海纯文学金字塔尖般的存在。



不过,爱神花园作为上海作家协会办公地点,日常并不对外开放,但沿街处的作家书店倒是可以逛一逛。



店里近3000种图书,其中80%与文学有关,作家签名的珍藏本也随处可见,在这里偶遇大作家的几率恐怕也是全上海最高的。


地址:静安区巨鹿路675号




上海市文联办公楼

魔都罕见保存完好的花园洋房



上海文艺界熟知的“文联老楼”,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是上海非常罕见的保存完好的近代花园洋房。1950年起被市文联接收使用,之后一直被用作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办公楼,1994年列入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建筑体量虽然不大,但不论建筑设计还是细部装饰都非常精美、典雅。整体采用砖木混合结构,主楼三层,外墙为装饰精美的水刷石饰面,堪称近代建筑中水刷石精品,建筑细部如勒脚、窗台、分层线脚为花岗石。


如页面未加载,请刷新重试


建筑南立面和东立面为主要立面,南立面采用对称设计,两侧突出,中部为开敞走廊,柱式比例规整古朴,细部装饰精致,总体为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局部又带有巴洛克装饰。


Photo by@静安文旅


从近代的私家花园洋房,到解放后的文艺工作者之家,在过去100多年的时光里,文联老楼见证了上海的发展变迁,音乐、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影视、民间文艺等大大小小各种活动中都有它的身影,如今它本身也成为了上海城市历史和风景的一部分。


地址:静安区延安西路238号




草婴书房

翻译巨匠的精神家园



草婴,就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把托尔斯泰所有小说翻成中文的人。


丰茂的草坪前一幢鹅黄三层西班牙小楼前廊在阴影里静望庭院,草婴先生的半身像泛着细微的铜光,这里就是——草婴书房。



草婴书房并非草婴身前居所,而是来自先生的愿望“留一块墓碑,不如建一个书房。”先生建于时代动荡之中的四个书房都没能存留,于是后人在离他岳阳路195弄的旧居不远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辟出这幢建筑的一层,纪念他的翻译成就、身前藏书,并收集昔日所用实物复原出他度过翻译人生的书房模样。



草婴书房分为三个主题展厅,“人道主义启蒙”“中俄之桥”“文学翻译之道”。玻璃柜中陈列着他的手稿,不少地方都有字句斟酌的改动痕迹,下方标有详细的注释。



这里还原了草婴生前的书房场景,写字台上摆有原版图书、稿纸、钢笔、镇尺和眼镜等物件,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草婴生前的专注和奉献精神。


地址: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178号3号楼




夏衍旧居

大隐隐于市的绝美老洋房



绕过草婴书房前的一方草坪走向对角,就是剧作家夏衍的故居。1949年至1955年间,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的夏衍曾在这里居住。



三层砖木结构英式花园洋房,建于1932年,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建筑内外修饰深棕色装饰木架和几何线条装饰腰线,别有巧思的是入口处的尖券门洞、绿色釉面漏窗和高耸的烟囱,杂糅了西班牙风格,显得活泼俏皮。



细窄条木板铺地漫散光影,石砌壁炉再无人燃气火堆,沉默的灰壁沿衬得半人高的木墙裙寂寂的,通往二层的楼梯已被踩得微微陷落……



一层空间主要以“夏衍与上海”为主题,梳理了夏衍在上海的足迹;二层则恢复了夏衍在此居住时的空间布局,再现了书房、卧室的原貌,保留了许多他的旧物。步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他在此沉思静想、潜心创作的岁月。


地址: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178号2号楼




申报馆

上海唯一完整保存的百年老报馆



大名鼎鼎的申报馆,建成于1918年,小时候历史课本上的《申报》诞生地就在这里。


申报馆内工作场景旧影


作为中国历史上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申报》陪伴了几代魔都人的成长,很多老上海人至今还有将报纸直接唤做“申报纸”的习惯。



建筑整体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共五层、100多个房间,外墙壁柱和檐口下部饰有花纹,门楣上方凿石刻出的“申报馆”三个大字尤为醒目,一百多年的历史让它显得格外复古与摩登。


旧上海申报馆内景


那时候,大楼底层为印刷厂,设有排字房、纸版房、铅字房等;二层为营业厅,三层为董事会、经理室、会客厅和餐厅;四五层则有图书馆、校对室、照相厅。楼内还有搬运大型货物的电梯,这在当时的整个亚洲都非常罕见。


直到1949年5月27日,《申报》出刊了最后一期之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申报馆一楼经营着一家名为“The Press”的西餐厅,边上还有提供咖啡外带的报亭咖啡。店内设了吧台以及雅座,大厅层高很高,欧式拱弧型精美穹顶浮雕,美轮美奂;二楼以上则是展览区、会议室等空间。



对了,馆内还收藏了不少当年《申报》的原件。坐在沙发上,喝着咖啡,翻翻上世纪20-30年代的老报纸,仿佛回到曾经那个摩登的上海滩。


地址:黄浦区汉口路309号




交通大学老图书馆

文物级学术殿堂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交大徐汇校区里,藏了一座高颜值的“文物级”老建筑——上海交大老图书馆!



这座始建于1918年的历史建筑,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第一幢捐建建筑,也是钱学森上学时的必去之地,藏书约10万余册。从这里走出了江泽民、吴文俊、徐光宪、黄旭华、顾诵芬等大师在内的一代又一代优秀校友,成为各行业的栋梁之材。


那时上海交大图书馆在校门右侧红楼,是我每天必去的地方。一是读报,二是看书……那真是如饥似渴,什么科目的书都看,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图书馆和资料馆,就没有今天的钱学森。

—— 钱学森



100多年来,从藏书到档案馆再到校史博物馆,虽然它的使用功能经历了多次变化,但却一直矗立在此,陪伴着交大,陪伴着交大学子……



外立面是典型的维多利亚风格,既有西方古典主义的罗马科林斯柱式,也有巴洛克建筑的细部雕刻、山花及对比色彩的运用,是那个年代极为新潮的建筑形式。



建筑的走廊和门窗,基本都是拱形,散发出一股典雅与怀旧。二楼还有一个延伸的小阳台,站在阳台上可以眺望交大校园,美的令人心颤。



逛完图书馆,还可以顺道逛一逛隔壁的董浩云航运博物馆。这栋始建于清宣统二年的百年洋房,分为上下两层,以静谧无言的资料和展品记录了“世界七大船王”董浩云璀璨而辉煌的一生,不用预约就能免费进入。


地址: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




徐家汇藏书楼

上海最早的藏书楼



徐家汇书院在今年狠狠火了一把,但就在从书院往东方商厦走的路上,还有一位十分低调的“扫地僧”——徐家汇藏书楼。它始建于1847年,是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



1990年代徐家汇地区建设地铁站时,藏书楼差点被拆,后经巴金等知名知识分子联名呼吁才得以保留,这之后又经过多次修缮,让公众得以一探真容。



现存徐家汇藏书楼为南北交错的两幢建筑,其中尤为有意思的是北楼。上下二层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上层为西文书库,布局和藏书架皆为梵蒂冈图书馆式样;下层原为中文书库,仿照明代宁波天一阁风格。



在这座170多岁的藏书楼里,书是绝对的主角。徐家汇藏书楼收藏自1477年至1950年出版的外文文献计32万册,文字涉及英、法、德、俄、日、拉丁文等近20个语种。


厌倦了网红图书馆的热闹,不如来徐家汇藏书楼,在泛黄书页中感受百年历史。


地址:徐汇区漕溪北路80号


今日话题:

你还知道上海哪些经典文学地标

欢迎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责编:梦游的Z夫人

撰文:燕如歌

摄影:K | 图片:Yuan

摄像:花生 | 剪辑:晕晕


点击小程序

获知更多餐饮资讯



点击视频

探索东方美学的新境界



Shanghai WOW! 视频团队急聘以下岗位:编导、摄像、剪辑、商务、制片,有意者可投简历及作品至邮箱hr@shanghaiwow.com,期待你的联系~

2024蟹季必去,阳澄湖度假酒店天花板来了

世界级名厨用心打造的西班牙小酒馆,秒回巴塞罗那

阿丽拉上海今日开业,大中华区首家城市度假阿丽拉品牌酒店来啦

玩水游湖小火车,魔都周边新开度假小镇才是夏日顶流



Shanghai WOW! 商务合作

微信号:YJ8181024

电话:18916597786

邮箱:rose@shanghaiwow.com

ShanghaiWOW
Shanghai WOW!是魔都高品质生活方式指南,和我们在一起,寻找餐厅,酒店,酒吧.... Live a beautiful life!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