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强化“六个保障” 确保文物普查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文摘   2024-11-05 11:50   青海  

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全州各级文物部门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及时组建队伍、筹措经费,各项普查工作稳步推进,高效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领导重视,普查工作有保障。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四普”工作,要求各地区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厘清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机会,全面系统掌握海北州革命文物底数,推动我州文物普查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州、县两级及时成立“四普”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任务,对标对表列出工作推进计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印发《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加大跟踪问效力度,做到“专人对接,专人推动,专人督导”。截至10月,共核查文物保护单位238处,核查新发现文物点位37处,核查率为99.58%。

责任明确,普查经费有保障。海北州充分发挥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职能,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州文物普查责任联动体制机制,压实各县、各相关单位文物普查工作职责,形成“对上争取政策支持,对下加强督导检查,上下协同高位推进”的工作新格局,稳步推动文物普查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同时,州县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与各级财政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汇报,积极争取普查经费,将普查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截至目前,州、县财政落实普查经费共计91.9万元,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经费保障。

强化培训,普查队伍有保障。在普查队伍建设上,采取由省级专家带队、州县积极联动、以训代练、多方联合、普查工作齐头并进的工作模式。邀请省“四普”办专家团队,全程带领州、县两级普查人员,对海北州263处不可移动文物逐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普查,努力做到应查尽查。对于普查队员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问题,积极协调上级部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贯通的方式,加强普查队伍人员培训,逐步提高业务水平能力,为普查工作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科技赋能,统计数据有保障。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通过全面系统梳理文保名录、数据、线索等方式,从工作经验当中,探索形成“四普”六步工作法(即“一准备、二梳理、三调查、四补充、五审核、六上报”),科学完善文物普查工作流程。应用现代科技手段,采取“四普”实地调查2+2+2+2(即2名专家+2名州级工作人员+2名基层工作人员+2名测绘人员)组合模式,利用手持终端、无人机、RTK等普查设备及时开展采集工作,有效克服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汛期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无人机俯瞰测量,确切定位每一处文物的坐标,确保采集数据更加精准,有效推动全州“四普”工作高效开展。

探索路径,活化利用有保障。在文物保护上,海北州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进旅游与文物深度融合,培育文物保护利用新业态。一是充分挖掘革命遗址、古建筑、古遗址等的文化内涵,加大以二二一基地旧址为载体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工业遗产等的保护利用力度,将活化利用与公共文化建设相结合,推出更多文物体验、红色研学等旅游产品、精品线路。二是依托各文博场馆馆藏文物,切实加大现有文物建筑开放利用力度,积极探索博物馆群建设,创新开发特色文创产品,谋划打造彰显革命文物、古遗址等文化符号、文化标志、文化品牌的新产品、新点位和新亮点。
    
强化宣传,氛围营造有保障。为营造浓厚文物普查社会氛围,州、县“四普”办紧扣普查工作重点,积极主动加强与媒体沟通联系,充分利用海北广播电视台、海北祁连山报社、海北新媒、各县融媒体中心和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广泛宣传文物普查工作动态,扩大文物普查工作影响力和群众知晓率。积极拓展“四普”宣传队伍,补齐基层宣传工作短板,协调各方力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物普查知识讲座、文物普查进社区等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主动参与文物保护、文物普查参与度。同时,全面落实文物博物馆等文保单位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巡查和文物安全监督管理。

监制贾   平     任编辑刘   东

校对:冯昱骅    信息来源:海北文旅公众号

投稿邮箱:hbzrmzfbgs@163.com



海北政务
海北政务由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第一时间权威发布国务院、省政府、州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政策文件、州政府领导同志重要会议活动等政务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