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刊精选 | 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时事   2024-11-01 20:01   新疆  

2024年第20期——深读

新时代新征程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肩负的职责使命,是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者就如何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出阐释。特推荐此文,为读者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参考。

  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征程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肩负的职责使命,是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在坚持守正创新中开创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要坚持守正创新,开创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做好学习教育、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综合运用全媒体方式、大众化语言、艺术化形式,结合党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和历史性成就,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通俗化理论宣传普及;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和传播体系建设,做好经典著作翻译、出版、播出、诵读等思想传播工作。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搭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全面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在新疆,重点是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加快构建新疆历史文化研究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并进行有效的成果转化,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提供学理支撑和实践指导,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国心、中华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尊重多元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建构中华文化认同,培养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和文化价值共识,形成同属“一体”的国民心理归属;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胡杨精神、兵团精神,统筹用好红色资源,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倡导科学精神,加强现代文明培育,引导各族群众融入现代文明生活。

  ‌在坚定文化自信中谱写文化强国新篇章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深刻阐述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指明了文化自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繁荣文艺创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新疆文化底蕴厚重,各民族文化竞放异彩,要深入挖掘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内涵,鼓励支持创作新疆历史、革命、现实等题材的精品力作;健全文艺扶持激励机制,近日天山文学奖首次面向海内外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征集优秀文学作品的激励政策,是引领新疆题材文学创作的重要举措;运用好援疆机制,加强与全国知名文艺院团、影视公司合作,联合创作生产重大题材的文艺作品;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建立策划、立项、创作、生产、推广等一条龙机制,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创作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润泽人心。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协同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以及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着力补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推动数字赋能,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让各族群众通过“云端”“指尖”直接对接多样化、精准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沉浸式、互动式的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乐享智慧文化生活;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以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在进行文化产品开发、创作过程中,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始终贯穿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打造体现融合性的文艺精品和文创产品,构筑共有精神家园。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增强文化认同。新疆历史文化厚重,拥有众多文物和文化遗产,要着力推动文物古迹、古老建筑、名城名镇、历史街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非遗民俗等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理念、机制、业态、模式等方面创新,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加快优质文旅资源转化利用,充分发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的作用,开发符合现代消费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创新文化旅游体验方式,如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现代科技手段,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新征程上,要努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提高国际传播“音量”,拓宽传播渠道。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新趋势,打造可视化、智能化的传播产品和海外社交平台渠道。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特别是要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构建多渠道、立体式的对外传播格局。在新疆,要突出地域性优势,拓展国际传播渠道,积极建设国际传播中心,探索成立对外传播融媒体工作室、共建城市频道等结伴“出海”方式,打通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之间的藩篱,逐渐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地方国际传播网络。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推动走出去、请进来管理便利化,深入实施中华文明全球传播工程,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要拓宽新疆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合作渠道,办好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提升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推动重点主题出版物和旅游美食、健康科普知识等多种类型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口,提升数字动漫、游戏、数字网络文化、数字跨境旅游等领域出口竞争优势;加大新疆旅游开放力度,鼓励国内外游客到新疆旅游,向全世界展现大美新疆的精神气象,呈现新疆社会稳定、各族群众和睦相处、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景象。

(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文化学教研部副教授  刘颖/文)

往期回顾:
党刊精选 |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刊精选 |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践行健康优先发展战略


编辑:江玟轩

审核:李   晔
监审:徐   阳

今日新疆
宣传党的主张 记录奋进时代 讲好新疆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