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样帮老百姓讨回了血汗钱

时事   2024-11-15 21:07   天津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法官

我的案子什么时候能安排开庭

我什么时候能拿到工资和补偿”

法官反复沟通调解

帮助劳动者解烦“薪”事


5天,数十个电话,10多个小时沟通

换来企业配合

26名劳动者得以再就业

26个家庭恢复正常生活

法官保护劳企权益

推动企业与劳动者“共生共荣”


他们

坚持“司法为民”理念

是群众最信任的“解纷人”

他们

深化“诉调对接”工作机制

用智慧和耐心化解纠纷


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河西区法院的法官们用心用情

让当事人感受到了司法温暖

反复沟通,帮助劳动者解烦“薪”事

“法官,我的案子什么时候能安排开庭呀,我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工资和补偿呀?”这焦急的声音来自当事人小李,他和其他六名曾经是上海某公司天津区域的销售人员,此刻满心都是对能否及时拿到辛苦钱的担忧。

2023年9月至10月期间,该公司因经营不善,要关停天津区域部分业务并解除与相关人员的劳动关系。但双方在补偿方案上僵持不下,该公司于11月初单方面解除了劳动合同。岁末年初,没拿到工资和补偿的当事人又气又急,便一起将该公司告上了法院。

河西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喻聪接到电话后,深知案件的分量。当天下午,喻聪拨通了该公司负责人王某的电话。“我们原本希望和大家协商解决离职事宜的,但他们提出的补偿金额实在太高了,不过我们还是希望能见面谈一谈。”王某在电话里说。

喻聪将该公司的态度转达给了当事人,大家也表示愿意沟通,但双方一见面就吵了起来。员工认为公司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公司则称因业务关停,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只需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

看着双方互不相让,喻聪心里明白,症结就在这一倍补偿金和双倍赔偿金的差额上。于是,他再次联系公司方,诚恳地说:“说实话,你们单方面解除合同的行为的确是不占理,况且他们在公司工作都很努力,虽然公司现在有难处,但应该适当把补偿金额提高一些……”

公司方犹豫再三后,终于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喻聪又赶忙拨通小李等人的电话,转达了公司的态度,还贴心地为他们分析后续诉讼可能付出的成本。大家的情绪这才缓和下来,纷纷表示愿意配合调解。

就这样,通过喻聪的沟通调解,双方的意见差距不断缩小,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考虑到用人单位月度财务结算日期,喻聪利用午休时间,通过互联网庭审出具了调解笔录和文书,帮助劳动者们第一时间拿到了辛苦钱,用人单位也摆脱了劳资纠纷困境。

后来,小李等人向喻聪表达了感谢:“多亏有你的耐心调解才解决了我们的烦‘薪’事!太感谢了!”


推动企业与劳动者“共生共荣”

2024年3月,26名劳动者将企业诉至法院,要求企业支付拖欠的工资及经济补偿,还要为他们办理社会保险转移手续。

河西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潘烨很清楚,这可不只是简单的法律纠纷,它关系着26名劳动者的再就业和26个家庭的生活。

潘烨第一时间联系被告企业,发现情况十分糟糕。该企业已停止正常运营,法定代表人身在上海通讯不畅,天津运营负责人拒绝沟通,现场只剩下几名留守人员。

潘烨没有放弃,在与留守人员的谈话中得知税务机关曾因社会保险缴纳问题联系过企业法定代表人,她便马不停蹄地赶往税务机关,拿到了法定代表人的联系方式。

经过多日致电,法定代表人终于接听了电话。潘烨一面表达了对企业投资亏损、经营暂停的惋惜之情,一面抓紧机会向其释明诉讼程序、职工诉求及法律规定,还主动了解企业当前存在的实际困难。法定代表人无奈地说出了因欠付货款导致企业资金被冻结,无力支付工资、无法维持经营的情况。

潘烨与劳动争议审判团队的同事们仔细研判后,在主管领导的支持下,决定先从退工及社会保险转移着手,解决职工最迫切的再就业需求。

接下来的5天里,潘烨打了数十个电话,累计近10个小时的有效沟通时长,终于换来了企业的配合。3月底,离职员工的退工和社会保险转移手续全部办理完毕,26名劳动者得以再就业,26个家庭的生活恢复了正常运转。

潘烨知道,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企业欠付的劳动报酬怎么办?留守员工又该如何安置?在诉讼过程中,企业感受到了法官真心帮助解决纠纷的心意,主动联系法院并表达了与离职员工沟通的意愿。

潘烨迅速安排双方沟通,企业表示会积极筹措资金支付工资、恢复经营,而且已经有了进展。离职员工看到企业的诚意,也同意留出一定的给付期限,双方就此达成调解协议。

“劳动争议是非常考验法官居中裁量、平衡当事人利益水平的案件类型。一方是劳动者,是普通百姓,是家庭的经济来源;另一方是企业,是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潘烨在和同事们分享业务经验时说。

对于年均审结400件劳动争议案件的潘烨来说,这起案件只是众多案件的一个缩影,但真实地反映了潘烨在处理所有劳动争议案件时努力的方向——平衡保护劳企权益,推动企业与劳动者“共生共荣”。

为了这个目标,潘烨和法院劳动争议审判团队一直在积极行动。他们组建“劳动争议诉前人民调解工作室”探索解纷新模式,开展“两新组织”法律座谈,护航新业态发展,举办大学生求职创业法律指导讲座,制发高水平《司法建议书》,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法院+司法局” 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效显著

河西区人民法院在劳动争议审判工作中,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这里,“法院+司法局”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底,某国有企业实施混改并与14名涉诉员工签订了《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约定2024年2月底前一次性支付拖欠的薪酬。但截至2024年4月,企业未能按时支付。14名员工沟通无果后诉至法院。

劳动争议审判团队审查案情后发现,虽然这批案件涉及人数多、金额高,但双方都有调解的意愿。于是,民一庭将案件委派给河西区诉前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确定了联动处置、共同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方向。

人民调解员夏凯第一时间与14名原告和被告企业取得联系,就双方主张、调解意见展开深入细致的沟通。与此同时,民一庭庭长、承办法官也从维护劳动者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大局等角度向被告释法明理,督促国有企业积极履行义务,同时引导劳动者客观考虑企业经营状况,给予合理履行时间。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原被告双方在该院劳动争议调解室达成调解协议,约定被告年底前一次性支付薪酬,合计101.47万元。调解结束后,企业表示会想方设法尽快结清劳动者薪酬,还会与尚未起诉的其他劳动者尽快达成调解协议。

自开展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工作以来,河西区人民法院着力打造的“法院+司法局”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效显著。今年3月以来,该机制已有效化解劳动争议案件130余起,有力提升了司法质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河西区法院不断推进诉源治理,做实“抓前端,治未病”。深化纠纷源头治理,针对用工不规范问题和诉讼薄弱环节给企业及相关单位发出司法建议,引导企业健康经营,促进单位规范管理,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同时,河西区人民法院与河西区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共建劳动争议诉前人民调解工作室。向人民调解员印发重点法律法规并进行培训及业务指导,自调解工作室运行以来,月均调解30件,深受人民群众及企业的肯定。

此外,河西区法院还与河西区总工会、河西区人社局、河西区司法局合作,推动建立河西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工作室工作机制,组织召开联合调解工作会议,探索高效化解劳动争议方式方法。

在强化裁审衔接方面,与河西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立长效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就集体性案件预警、裁审标准统一、法规政策共享等事宜进行业务合作。

充分发挥劳动争议巡回法庭制度优势,建立“巡回法庭+仲裁院”联动工作模式,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劳动争议案件至仲裁院开展巡回审判,完善调解、仲裁、诉讼分层递进的纠纷解决体系,促进纠纷高效就地化解。


衣食住行、业教保医,事事连着千家万户,件件关乎百姓冷暖。河西区人民法院的法官们就像一群辛勤的园丁,在劳动争议这片“花园”里精心耕耘,用他们的智慧和耐心,化解着纠纷,守护着劳动者的权益,也护航着企业的发展。他们用实际行动绘就了一幅司法为民的暖心画卷,让每一个走进法院的当事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记者 马洁

通讯员 卢娜 鲍佳琦

编辑 朱燕

审核 宋杰


天津政法报
《天津政法报》为天津市内唯一公开发行的政法类报纸,凝聚新闻力量,传递法治理念,弘扬社会正能量,宣传平安天津、法治天津建设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