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哥读史主笔、独立评论员何仁勇做客冯仑风马牛《看世界》栏目,与冯叔聊聊慈禧西逃路上的那些奇趣经历。
■ 何仁勇:说起来慈禧两次去外地。实际上都是去逃难,第一次是英法联军过来了逃到了热河,第二次就是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来她跑去了山西。
■ 冯叔:你说这个事让我突然想起,当时交通挺不方便,作为皇上其实上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也应该都没去过吧?
■ 何仁勇:大部分皇帝一辈子也就在皇宫里。
■ 冯叔:这要是不打仗落难了,也没机会去啊。你想他去一次大半年时间,朝廷里的事情怎么办,出点问题还不就天下大乱了。
■ 何仁勇:当时他们是走了三天才到河北,在河北的日子过得挺苦。这一路她带的人不多,自己也穿的破破烂烂的,就真的跟一个农妇一样。这一路算是慈禧这辈子过得最苦的日子了。沿途县衙来迎接她的时候,带了一点小米粥、几个鸡蛋,把她感动的不得了。
■ 冯叔:我很好奇那个时候又没有人脸识别,当地县衙就不担心碰上个诈骗的吗?比如这是谁装成了假装慈禧来蒙钱?
■ 何仁勇:你别说,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她真还真在河北被人家当作混吃混喝的赶走了。本来可能到山西也会面临这个问题,之所以没有还是因为身边跟着一个大学士叫桂春。他认识山西的商人,然后就给大德通的高钰老板写了一封信,说慈禧跟皇帝要来山西了,叫对方招待。这样一站一站下去,后面的才会相信这是真的老佛爷。
■ 何仁勇:到了山西,慈禧实际上才是真正过到的比较安稳的日子,别人对她招待的也比较周全。以前慈禧是看不起商人的,因为整个国家大环境是这样的,所谓「士农工商」嘛,商人在最底层。
■ 冯叔:但她肯定没想到自己落难的时候,帮助她最大的就是商人。
■ 何仁勇:慈禧来到山西后接待最好的地方就是大德通。大德通的经理我们前面说了是高钰,他让人专门把大德通的总号腾出来给两宫做行宫。并且从很远的地方就张灯结彩敲锣打鼓的迎接,红地毯都得铺得很远那种。
■ 冯叔:这估计和她在北京的待遇也差不多了。
■ 何仁勇:但当时慈禧在大德通也没住多久,就一天。然后继续往西安逃了。
■ 冯叔:我有点好奇为什么慈禧跑这么远,那时候其实八国联军也并没有追她吧,为什么一定非要去西安呢?
■ 何仁勇:其实慈禧也打算就在山西就住下,因为当地商人也对她照顾得很好。但正好当时山西巡抚得罪了传教士,她就担心八国联军趁这个机会又追过来,只想躲得越远越好。
■ 冯叔:我知道还有一个商人当时其实也在帮慈禧,但她是后来才知道。当时李鸿章在议和,跟八国联军谈判中间发现个信息,就是八国联军领头的德国人叫瓦德西,这个瓦德西以前跟中国一个叫赛金花女子「有一腿」。而赛金花的前夫是中国第一任在欧洲的大使,所以就找到赛金花,借门路求见瓦德西。而瓦德西后来也多少接受了这边的面子,把部队撤到了北京郊区。
■ 冯叔:所以说起来在慈禧落难时有两波商人在帮她办事:一波是男的,给她礼遇供她吃喝,让她能够过得安心舒服,;另外有一个风尘中的小女子,虽然只是个八大胡同里的小老板,发挥外交官的作用,亲自去沟通八国联军,但以身救国,让国家的事情有了转机。
■ 冯叔:说到这里我倒想问问,慈禧到西安后过得如何?
■ 何仁勇:这样说吧,她在西安待了一个月不到,就花了 29 万银子。花这么多钱,但从慈禧说这实际上还是很节约的。因为她在故宫紫禁城的时候,一天的花费就是 4 万两银子。
■ 何仁勇:至于为什么花这么多银子,还有个小趣闻,慈禧是很爱干净的,每次洗澡时候宫女给她擦水的锦布——那时候也没毛巾——只用一下就扔。洗一个澡据说要上百块锦布,连逃难过程中也是这样。
■ 冯叔:放平时那点开销也就是人家正常十来天的花费。那时候银子挺沉的,我就好奇她跑的时候带了多少银子?或者有银票?
■ 何仁勇:这样说吧,她从北京出来身上其实没带多少银子,但是沿途的官员商人们孝敬很多。这些收来的银子也不用怕沉,都存在沿途的这些票号里面,随时可以汇兑。这对慈禧和开票号的都是好事,一方是省事,另一方则算多个生意。
■ 何仁勇:所以慈禧在人家那里住,不但不收费,票号还送钱给她,前面所说高钰的大德通号,就送了 20 万两银子给慈禧,就说是路费。从北京出发的时候,基本身上没带什么钱的慈禧,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的逃难,回去之后反而还赚了一千多万两。
■ 冯叔:这么多银子都是谁给的?商人吗?
■ 何仁勇:一个是商人给的,另外一个就是地方官要孝敬她,当时慈禧太后来了来到山西之后,因为囊中羞涩,就打算找山西商人借钱,但很多商人是不敢借钱给慈禧太后的,因为知道她要去西安。这笔钱还是不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很多人胆子大,比如一个叫贾继英的,出手就是 30 万两,从商人角度这就相当于一个投资。
■ 冯叔:在中国古代,只要有人相信你是皇上,你待遇自然就高了,老百姓自动就跪下了,官员、商人们平时想跪还不一定有机会,因为要在皇宫里是要按照品级的。平时没机会,这次皇上到跟前了,反而像恩赐了你个讨好的机会。所以我相信这一路商人官员一旦逮住了进贡下跪的机会,那肯定是排着队。这一千多万银两也就不奇怪。
■ 冯叔:慈禧这一路往西走,虽然穷山恶水的可能对老百姓没什么感触,但商人官员都对她这么好,等回到北京,她应该对商人的态度会有点改变吧?
■ 何仁勇:这一次逃难她的确是感触挺深的,等回到了京城以后政策方面也有变化,比如以前不允许商人成立商会,但她这一趟回去之后就允许了。
■ 冯叔: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我知道后来在光绪变法的时候颁布了算是近代第一个关于商会的法律,看来跟这娘俩在这一路上受的苦和商人给她的热情有一定关系。
■ 冯叔:她回来以后,对商人就比较优厚,另外允许他们给更大的空间,颁布了一些新政,也给了商人一些地位。所以在光绪慈禧中后期这一段,商人们还是很活跃的。
■ 何仁勇:对,包括慈禧回北京之后还办了一件事情,学习晋商票号成立了户部银行,就是当时国家的政府银行。还给了山西票号一个机会,准备由户部拿两百万出来,山西票号拿两百万,做个官方和民办合作的银行,这其实是有利于山西票号的发展的,但可惜的是当时的晋商们目光短浅,只想小富即安没有抓住这次机会。
■ 冯叔:这也算是早期的一次混合经济的尝试了,可惜晋商没有抓住。
■ 何仁勇:后来第二次户部银行正式改为大清银行,准备金是 1000 万两银子,又请山西票号的人来入股,但他们又没回应,只得由江浙商人来做了这件事情,所以后来江浙一带的商人,慢慢的就取代了山西票号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