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通过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分析,带领读者走进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从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到近代哲学的形成与发展,再到启蒙运动时期的康德和黑格尔,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火花。
20世纪的尼采和罗素,更是通过他们的思想变革,推动了现代文化和个人主义的转型。
本书不仅是对哲学思想的梳理,更是对每一位伟大哲学家生平与思想的深入探讨,帮助读者理解他们在追寻价值与意义之路上的思考与挑战。
2、书名:西方哲学思想讲义作者:王德峰 吴晓明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4-06-21
ISBN:9787213113468
品牌方:北京磨铁数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问题并不在于从思想上给过去和未来划下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在于实现过去的思想。而且人们最后就会发现,人类并不是在开始一件新的工作,而是在自觉地从事自己的旧工作”
4、柏拉图的理念论在当时便遇到了某种反驳。例如,犬儒派的第欧根尼针对柏拉图所谓的“桌子性”和“杯子性”说道:“我的确看见一张桌子和一个杯子,但是我没有看见‘桌子性’和‘杯子性’。”而柏拉图则回答说:“你说得不错,因为你的确具有人们用来看桌子和杯子的眼睛,但人们用来看桌子和杯子之本质的精神,你却没有。”
5、在柏拉图看来,由于真理是理念(实在),所以哲学的目的和任务乃认识理念;由于理念是普遍的东西,所以它只能为思想所把握,只有通过思想的活动才得以认识。
6、在《美诺篇》里,柏拉图的苏格拉底声称:“并没有什么教学,有的只不过是回忆罢了。”为了证明这个论点,人们带来一个从未受过教育的小奴隶,由苏格拉底来盘问他几何学的问题。苏格拉底要小奴隶依照自己的意见来回答,既不教给他什么,也不肯定什么是真的;而结果却使小奴隶说出了一个几何学上关于正方形的对角线和其两边之比例的定理。看来这个小奴隶只是从他自身中引申出知识——他只是回忆起某些他已经知道,却忘记了的东西。于是他便得出这样的结论:知识是灵魂从生前的存在里带来的。
7、柏拉图的理想国首先把公民划分为三个等级,即卫国者、兵士和普通人。
8、金和银都要被禁止。财富和贫穷同样有害,所以都应消除。朋友的一切东西应该是大家共同的,包括妻子和孩子在内。总之,被立法者所选定的卫国者要住共同的房屋,吃共同的伙食,有共同的妻子和儿女;这些儿女应当共同抚养和受教育。
9、所谓治理,就是以普遍原则规范现实的国家,或使现实的国家成为普遍原则。
10、柏拉图还有力地推进了苏格拉底的理念论,并以此为中心构筑起历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11、亚里士多德生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生年大约是公元前384年。他的父亲尼各马可是马其顿王的御医,据说除了医学还精通物理学。亚里士多德父母早亡,后来由他的一个亲戚普罗克塞那抚养成人。对此养育之恩,亚里士多德终生不忘——他为恩人建了纪念像,把恩人的儿子收为己子并立为遗产继承人。
12、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被马其顿王腓力二世召进宫廷,担任亚历山大的教师;当时亚历山大13岁,亚里士多德担任这个职务达三年之久。在一封传说是腓力二世写给亚里士多德的邀请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有一个儿子,但我感谢神灵赐我此子,还不若我感谢他们让他生于你的时代。我希望你的关怀和智慧将使他配得上我,并无负于他未来的王国。”关于亚历山大后来所完成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勋业。
13、实体便有着不可分割开来的质料和形式、可能性和现实性。正像变化是能动的形式的获得(或规定)一样,一切变化都需要一个基质,因为变化就是在这个基质上进行的。
14、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包括三个部分,即概念、判断和推理,其中又以判断和推理的分析研究为主要部分。
14、生长的灵魂——这是连植物也有的同化与生殖的能力;嗜欲的灵魂——这是一切动物都有的欲望与行动的能力;理性的灵魂——这是人所具有的获得知识的能力。
15、培根
我们需要用一个名字,一个人物作为首领、权威和鼻祖,来称呼一种作风,所以我们就用培根(Francis Bacon)的名字来代表那种实验的哲学思考……
——黑格尔
16、与蒙田的《散文集》相比,培根的《论说文集》冷漠而超然,虽讲究修辞,却毫无真挚感人之处;在有关立身处世方面的教导中,到处体现了重实际、重经验的精神。然而,也正是这种冷漠而超然地剖析人生的方法,使培根散文中的警句格言别具魅力,它们在那些具有类似气质的读者中间找到了知音,后者从中发现的是一帖人生的清醒剂,可以洗去那些在他们看来是多余的人生性情,从而显露出暗藏于悲喜人生背后的种种深刻的因素。
17、培根于1605年发表的《学术的进展》(旧译《崇学论》)一书,即试图完成上述第一项任务。该书的主题是通过重新确定人类知识的性质和意义来为自然科学的学问辩护,并试图建立一套完整的关于各种知识的分类系统。
18、培根在《新工具》中表达了这种理性主义精神:
当人类的思想一旦对发现真理失去信心,一切就将开始衰亡……我们不能否认人类感觉和理性的权威性,尽管它们可能是虚弱的,但是,更好的办法是为它们提供帮助。
19、笛卡儿一天信步走到了城边,见到一群人正在观看和议论墙上的一道数学题;这道难题是用荷兰文写的,于是笛卡儿便请身旁的一个人帮助翻译成法文或拉丁文。这人就是比克曼。他颇有点小瞧笛卡儿,多少带点不屑的神情翻译了那道难题。没想到笛卡儿不久就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使他在惊讶之余对这个青年军官刮目相看。不管这个故事是否真实,比克曼对笛卡儿的影响肯定是相当大的。笛卡儿在后来致比克曼的一封信中写道:“是你帮我克服了无所事事的状态,让我想起了从前学会却几乎忘记的东西;每当我的心思偏离了严肃的主题,你总把我拉回正途。”
20、一段思想经历被描绘在笛卡儿的《谈方法》一书中:因为天气比通常要冷,笛卡儿一早便钻进一个“暖房”(或“火炉子”——poêle,据说知道旧式巴伐利亚住宅的人认为这是完全可能的),他整天待在里面冥想沉思;而当日暮他从暖房出来时,其哲学的大致轮廓已呈现在他面前了。后来有些评论家说:笛卡儿是在暖和的时候才适合沉思,他的头脑往往在身暖时才起作用;与此相反,苏格拉底是习惯于在雪地里终日沉思的。笛卡儿在1650年2月去世。大约在此半年前,他来到斯德哥尔摩瑞典女王的宫廷。克丽斯蒂娜女王是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热情而又博学。早先她通过法国大使同笛卡儿有书信往来,当她对笛卡儿的作品产生极大兴趣时,便邀请笛卡儿去她的宫廷,初始有点犹豫的笛卡儿被说服了,女王派了一艘军舰把他接到了斯德哥尔摩。有的评论家说,克丽斯蒂娜自以为是君主,就有权浪费伟人的时间;也许确实是如此,但她同时也确实是一位好文向学的女王,她要求笛卡儿每天为她讲授哲学。精力充沛的女王把时间安排在早晨五点,这对于习惯晚起而且身体孱弱的笛卡儿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斯德哥尔摩冬季的寒冷使他一病不起,客死他乡,终年54岁。(太好玩了,我现在看书多了越来越能把一些信息自动拼接)
21、他时常有一种担忧:害怕自己在完成主要的思想创立之前就死掉。或许他就是那样一种天生的思想家,既为思想而生存,也为思想的创设而力图保全自己不受伤害。他曾经为自己订立过一个“行为守则”,而在那些规条中,就像我们会看到一些多少有点庸人气味的东西一样,我们还发现了一种伟大的新精神,亦即对思想的无限尊重。
22、卢梭
现在自由的原则[在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这里]出现了,它把这种无限的力量给予了把自己理解为无限者的人。
——黑格尔
23、一 早年生涯
卢梭于1712年出生于日内瓦。他的父亲伊萨克·卢梭是一个钟表匠,在这一行当中相当能干,曾应聘到君士坦丁堡去当宫廷钟表师。他的母亲苏萨娜·贝纳尔是一个牧师的女儿,受过良好的教育,漂亮且有才华:她擅长绘画、唱歌,唱时能自己弹竖琴伴奏,她读过不少书,而且能写相当不错的诗。卢梭的出生使他的母亲付出了生命,而卢梭生下来时又几乎是个死孩子,多亏了一位姑母照拂备至,才终于把他救活。
24、身上有命的都过得很霸气。
25、16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下决心再也不回师父那里去了;满怀着一种获得独立的振奋心情,他要去漫游世界了。
26、卢梭似乎成了一个流浪汉,时而又当仆人、食客、随从,甚至像乞丐一样进过收容所。他曾经向往过的上流社会使他感到无比失望,结果便一次次地返回到平民的世界中,返回到农民、小店主、女仆、听差、小知识分子的世界中。
27、海涅曾经说过:“人们可以容忍你的一切——你的富有、聪明、出身高贵,却唯独不能容忍天才。”
28、无论如何,如果我们有理由因其伟大思想而感谢这位思想家的话,那么这位思想家就同样有理由来感谢华伦夫人,而这种感激之情是那般真诚地出自肺腑。
29、1742年,卢梭到了巴黎,随身带着他写出的一些作品,包括诗歌、乐谱、剧本等,其中他最重视的是一种记谱法,他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发明,并且能够使他摆脱贫困。然而这个记谱法并没有帮其实现愿望,学院中的一些权威客气地否定了它。次年,卢梭到了意大利,担任法国驻威尼斯大使的秘书。在担任秘书的大约一年时间里,他虽然工作勤勉而且出色,但还是和粗鲁无知的大使闹翻;于是又不得不回到巴黎,在那里继续当音乐教师、作曲,还写了一些剧本——有一个舞剧曾在巴黎歌剧院演出,但看来演出是失败了,并未引起什么反响。
30、从此我就觉得做一个自由的和有道德的人,无视财富与物议而傲然自得,才是最伟大、最美好的”
31、虽说卢梭和他们的关系始终未见得十分密切(主要是因为卢梭的想法与他们存在颇多差异),但还是同《百科全书》的主编狄德罗保持了十多年诚挚的友谊。卢梭不仅经常和百科全书派的人物会面、讨论(交往最多的是狄德罗和孔狄亚克),也参与了《百科全书》的工作,主要撰写有关音乐和经济学的论文。众所周知,在这部《百科全书》的周围,集结了一大批当时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学者,其中包括达朗贝尔、伏尔泰、霍尔巴赫、魁奈、杜尔哥等。
32、对于卢梭来讲,一个决定性的转折发生在1749年。由于狄德罗的《论盲人书简》开罪了某些人,狄德罗被关进了范塞那监狱。作为他的契友,卢梭焦急万分,并写信给蓬巴杜尔夫人恳求营救。在去探监的路上,卢梭读到了《法兰西水星》杂志上的一则由第戎科学院公告的征文题目——“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有助于伤风败俗还是敦风化俗?”卢梭立即被这个题目深深地吸引住了,狄德罗热情地鼓励了这个激动万分的朋友,要他把自己的思想放手发挥下去,写出论文去应征。于是,卢梭便完成了他的第一篇非常重要的并且影响其一生的学术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在这篇论文中,卢梭提出了与当时一般哲学家颇不相同的观点:科学和艺术是道德的仇敌,由于它们让人产生种种欲望,所以还是奴役的根源;科学和艺术的进步起了败坏风俗的作用,因而值得赞美的乃“高贵的野蛮人”,而不是贪婪自私的文明人;科学和艺术的起源都是卑鄙的,因此它们与美德势不相容。虽然看起来这只是一篇辞藻华丽、宣扬道德的文章,但卢梭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把历史上发生的文化进步理解为一种人性的丧失、“异化”,他把野蛮人天性的善良和文明社会的腐化对立起来,因为这个社会是建筑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通过这种独特的理解方式,卢梭的论文包含着一种批判文明制度和否定现存社会的思想内容。这种思想内容大概当时很少有人真正认识到,第戎科学院的论文评委们恐怕更没有认识到。1750年,当卢梭已把这篇论文丢到脑后时,第戎科学院宣布卢梭的论文获得第一名。
33、对于卢梭本人来讲,得奖的消息“又唤醒了我写出这篇文章时的全部观点,并且对这些观点赋予了新的力量,终于使我的父亲、我的祖国,以及普鲁塔克在我童年时代灌输到我心中的那种英雄主义与道德观念的原始酵母开始发作起来了。从此我就觉得做一个自由的和有道德的人,无视财富与物议而傲然自得,才是最伟大、最美好的”。确实,卢梭开始要求自己采取一种独立而朴素的生活态度,他甚至把表卖掉,说他不再需要知道时间了;而在1752年其歌喜剧《乡村魔术师》在王室演出并大获成功时,卢梭还高傲地拒绝了路易十五准备授予他的年金。
34、《论科学与艺术》的主要思想在四年以后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得到了更为详尽的表述和发挥。第三,这种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应当从私有制当中去寻找。社会和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也就是不平等产生的直接根源——私有财产的占有。“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
35、而德国人也补充说:“通过《新爱洛伊丝》的范例,18世纪资产阶级小说才达到了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从而有可能更深地理解生活的现实;没有《新爱洛伊丝》,也许就不会有《少年维特之烦恼》。”
36、就像卢梭所塑造的人物爱弥儿一样,最好把儿童同社会环境分离开来,让他在懂得真正教育的私人教师的引导下遵循自然的进程来发展。
37、与《社会契约论》的出版仅相隔一个多月,卢梭的又一部巨著《爱弥儿》问世了。这是一部以小说为形式的关于教育的论著。
38、作为近代儿童教育家的鼻祖,卢梭主张尽可能地用对世界的直接观察来替代书本知识,主张进行实物教育,主张在教育中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作为社会和教育制度的批判家,卢梭认为合理的社会制度和优良的教育是最紧要的,因为这二者是使人类完善的最重要的手段。
39、《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在巴黎被下令焚毁,巴黎天主教会发布了声讨书,法院还下达了通缉令
40、这恐怕主要是由于卢梭的受迫害妄想症引起的。大约自18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他就时常受这个病症的困扰;而多次出现的政治和宗教迫害,又不断地刺激和加重了卢梭的受迫害妄想症。终于,这病症使他感到休谟时时在威胁他,于是便从英国逃回法国。
41、回到法国以后,卢梭重新过起流浪生活。直到1770年被法国当局赦免,他才定居在巴黎,并恢复了真名。他的暮年是在孤独和贫困中度过的。教会、法院、王室权贵和哲学家们都仇视他、攻击他,他自己则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隐居者;然而他的思想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却与日俱增,以至于当时几乎没有人比他有更多热情的崇拜者了。这一时期,他又写了不少作品,其中有《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忏悔录》等。《忏悔录》不仅具有思想史方面的重大意义,而且是“一首世界文学中最美的诗”,成为影响了夏多布里昂、司汤达和纪德等人的文学杰作,成为浪漫主义抒情文学的先驱和典范。1778年7月,卢梭在爱尔蒙维尔(他是在一个半月前去到那里的)与世长辞,享年66岁。
42、一旦人类在生产、技术和智力方面向前迈出了几步以后,自然状态中占统治地位的平等关系就遭到了破坏;而在这条道路上的新的进步,同时也导致了不平等的新的扩大(私有制的发展,奴役和贫困的滋长)。
43、康德
关于终归要死的人至今尚未有谁比康德(Immanuel Kant)说了更为崇高的话,这也是他的全部哲学的内容:“自我规定”。自我规定这个伟大的思想照耀着我们,它反映在我们称之为美的自然现象之中。——席勒
44、在界限之外,是一个超经验的彼岸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类理性由认识的力量转变为信仰的力量、行动的力量。简言之,他明示这样一点:正是知识的有限性证明了人的自由。
45、伊曼努尔·康德,1724年4月22日生于东普鲁士的一个边境城市哥尼斯堡。双亲是普通的劳动者。父亲是马鞍匠,母亲则是皮匠的女儿。两人都是路德新教中的虔信派教徒。
46、人们对虔信派可以说东道西,但虔信派的信徒却是一些严肃而又超群出众的人。他们具有高尚的人类情操——稳重、乐天和任何欲念都破坏不了的内心平静。他们既不怕困境也不怕压迫。任何纠纷都不能使他们产生仇恨和敌对的情感。
47、他的家境本不宽裕,母亲的过早去世(母亲去世时,他才13岁)致使父亲只能勉强度日。16岁时,康德考进了哥尼斯堡大学。大学期间,他常常因经济拮据而中断学业,有时不得不依靠有钱的同学的资助。面对贫穷的压力,康德告诫自己,“勿绕困难走,要迎困难行”,“要让财物受你的支配,而不要使你受财物的摆布”。
48、自制与严格的纪律固然帮助了康德的人格成长,却也产生了一种“负面”的效果,即:使他自早年起就形成了相当程度的抑郁质。当然,天生的体质孱弱也促成了他的抑郁质。他终生为抑郁质所苦恼,不得不经常地用自制力去对付它,但并非总能成功。对于摆脱忧郁心情来说,轻松愉快的社交活动是一条方便的途径
49、康德在大学毕业后长期未谋得在大学的教职,只能以当家庭教师为生。直到31岁时,他才在哥尼斯堡大学谋得编外讲师的职位。这种职位有公开授课的权利,但没有薪俸,收入来源是听课的学生所交纳的数量有限的学费。他的这种编外讲师的身份持续了十四年之久。
50、康德到了46岁时,终于被任命为哥尼斯堡大学逻辑和形而上学的编内正教授。
他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教学上,在1781年之前,只发表了一些简短而不成熟的著作和论文。1781年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成就《纯粹理性批判》问世的年份,是年他57岁。
51、1797年6月,这个城市的居民决定庆祝这位哲学家的学术生涯五十周年,他们的计算方法是依据康德发表的第一部著作《论对活力的正确评价》的序言所标明的时间:1747年4月。该城的大学生们在庆祝日那天列队来到康德的住所。乐队奏响了乐曲。一位20岁的青年走进了教授的房间,向这位老人表示祝贺并且保证: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教的课程。在街上,人们则高呼着万岁。
52、面镌刻着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结束语中的一句话:
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53、康德的批判是指对人的心智能力进行的批判。这里所谓“批判”不是指驳斥或否定,而是指弄清人类心智的性质、可能性、范围和界限。康德一共作了三大“批判”,如他一生中的三部主要著作的书名所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这三部“批判”的主题,概而言之,是分别讨论真、善和美。
54、真善美是人类心智能力之运用所指向的目标,它们分别对应人类心智能力的三个方面:认识(知)、自由意志(意)和审美情感(情)。
心智=知意情。
55、其中最晦涩难读但又最重要的著作是《纯粹理性批判》。这是他宣布自己的新思想的第一本书。
该书的实际写作,据康德自己说,只用了四五个月的时间,是“仓促写成的”,但它却是“十二年沉思的产物”。1770年前,康德已因其著作和文章而享有声名,但此后一直沉默着(只发表了一些零星的小评论),竟然持续了十一年之久。
56、康德的批判哲学是分析人类心智能力的可能性与界限,而它的第一个分析对象便是心智的认识能力,康德把它叫作“纯粹理性”。“纯粹理性”的目标是去认识“真”。认识的成果是判断。判断有真假。真的判断构成客观知识。那么,要问:客观知识从何而来?康德之前的哲学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大致上区分了哲学上的两大派别:经验论和唯理论。
57、如果进一步再问:这另一种基础既然不是通过感官而获得的感觉,那么它来自何处呢?康德的回答是:来自人心。
58、康德一共列举了十二个范畴:单一、多数、总体、实在、否定、限制、实体——属性、原因——结果、交互作用、可能性——不可能、存在性——不存在性、必然性——偶然性。
59、康德不同于唯理论哲学家的地方在于下述两点:(1)关于自在存在的世界的先天知识是不可能有的,“先验的”不等于“脱离经验的”,而是指“构成经验的”;(2)独立于心外的,即不与心发生任何关系的自在存在的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60、由此推论,一个“客观世界”之所以可能,在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此“理”即指知性范畴)。
61、卢梭给康德的启发在于:世间除去善良的意志以外,没有绝对的善。把快乐、幸福当成绝对的善,其实是把人仅仅视为现象界中的存在,与其他的物没有根本的区别。唯有善良的意志才是自我决定的意志,它才是唯一的善。假如没有这个善,社会世界与动物世界便没有区别。
62、黑格尔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做基础。形式尽管是那么抽象和唯心,他的思想发展却总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紧紧地平行着,而后者按他的本意只是前者的验证。
——弗·恩格斯
63、确实,只有真正具有重大意义的哲学学说才会在一个时期内统治人们的思想,而又在随后的时代由于人类思想的必然前进而成为备受攻击的靶子。这是黑格尔学说的命运,也是它的殊荣。
64、黑格尔把人生幸福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一有公职,二有爱妻”。这个公式来自他在结婚时所说的这样一段话:“我终于完全实现了……我的尘世夙愿。一有公职,二有爱妻,人生在世,夫复何求?”
65、图加特市,父亲是服务于符腾堡公国宫廷的一个普通的文职官员(税务局书记官)。家庭门第虽不很高,但经济宽裕,衣食无忧,并能保证幼年的黑格尔获得最好的教育。黑格尔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一个好学生的全部优点: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循规蹈矩、安分守己。
66、在图宾根神学院时期,黑格尔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收获,即他结识了谢林。后者比黑格尔晚了两年入学并和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谢林才华横溢,思想早熟,对黑格尔显然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他比黑格尔小5岁,却赢得了黑格尔有如面对师长一般的敬重。谢林从图宾根神学院毕业后不久,即1798年,便当上了耶拿大学的讲师,成为受到大学生们崇拜的新思潮的领袖人物。而这时的黑格尔还默默无闻,并且自认“仅仅是个学徒”,对于谢林已经发表的理论见解不敢提出批评意见。
67、1793年,23岁的黑格尔顺利地完成了在图宾根神学院的学业,通过了毕业论文的答辩,但是他并没有去当一名牧师。对于他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有各种说法,比较可信的解释应该是:他已产生了厌恶教会的情绪。受到法国革命和卢梭著作影响的黑格尔不愿意在教会的支配下从事神职活动。毕业后,黑格尔去了卢梭的故乡瑞士,在那里他为一个贵族当家庭教师。这个贵族有三个孩子,给这些孩子教书花不了多少时间,这使他得以利用主人家里丰富的藏书继续进行学术研究。
68、1799年黑格尔的父亲去世,给他留下了一笔遗产,数目虽然不大,却使他能够辞去家庭教师的职务而于1801年前往耶拿大学谋取教职。谋职的过程并不是十分顺利。在克服了一系列障碍之后,他终于得到了耶拿大学编外讲师的授课资格,靠为数不多的听课学生的少量学费来补贴生活。这一情形与康德在青年时期的境遇十分相似。
69、耶拿时期是黑格尔一生中最主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开始了自己独立的哲学创立工作,写作《精神现象学》。马克思称这部著作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这本书对于黑格尔的意义有如《纯粹理性批判》之于康德。
70、他晚期几乎没有写出什么东西来,甚至被人们忘记了,只在著作史上还有点意义。黑格尔的哲学成了统治的哲学,黑格尔成了精神王国的君主,可怜的谢林,一个走下坡路的、被废黜的哲学家,悲戚忧伤地到慕尼黑其他下台的先生们中间转游去了。
71、按照康德的学说,只具有个别的经验存在的意义。他强调的自我乃“先验自我”,是“人同此心”的那个普遍的“心”。而所谓“事物”并非指独立于心外的“自在之物”,而是经验世界中的客观的经验事物。
72、一是感性确定性。感性确定性是意识的最初的、最朴素的形式,它表现为确认在任一特定时刻向感官呈示的特殊事物。二是潜在的自我意识。三是精神。明确的自我意识就是精神。意识一旦认识到科学的定律就是它自己的创造物,它就开始理解理性的真正含义及其普遍性的力量:一方面,它意识到世界的理性本质(在科学中,理性通过意识来建构客观世界);另一方面,它知道自己同样拥有理性的本质,于是便要求在实践中依据理性塑造世界。被塑造的世界包括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这样的自我意识便是精神。
73、由此可见,黑格尔的哲学之所以能够将宏富壮丽的世界历史纳入自己的思辨体系,即是由于黑格尔学说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实体即主体”之新的思有(思维与存在)同一观和辩证逻辑。
74、一方面,精神终于克服了自己的片面性与不完善性;另一方面,实在终于完全呈示了自己的理性本质,从而消解了自己的一切貌似自在之物的“彼岸”假象。
75、认识的任务,不只是在关于自然世界的科学图景的意义上建构实在,而且是在实践的意义上塑造世界。
76、既然理性的知识因其普遍的本性而统摄了一切,那么,哪里还有个人自主地做出决定的空间呢?应该承认,这样的问题是很有意义的,并且早已是许多现代西方的哲学家向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发难的武器。
77、马克思
马克思(Karl Marx)并不是一位闲散的梦想家,盼望着会像奇迹似的出现一个“新天地”,而是更像《旧约全书》中的先知阿摩司那样,告诉人们为了真正得到自由他们必须做些什么。
——L. J.宾克莱
78、有的人或许会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事业所遭遇的挫折中产生居高临下地俯视马克思学说的优越感。但是这种优越感至多只能证明有这种感觉的人在幻想中使自己抽离社会历史进程。
79、他在1845年春天写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80、《资本论》这部计划中的三卷本著作在他生前只完成和出版了第一卷。妨碍他实现宏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因素是他无情的自我批判精神和无比的认真态度。妨碍马克思完成宏愿的第二方面因素是他几近赤贫的经济状况。马克思一生都未曾赢得过体面的物质生活。
81、他每天要留出时间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文章以便取得一些微薄的稿酬以应付家庭的日常开支。他和他坚强的妻子长年累月地在贫困的处境中挣扎,面对一群必须抚养的孩子,他不得不经常光顾当铺以换取购买面包的钱。在构思和写作《资本论》的漫长岁月中,若没有恩格斯无私的经济援助,马克思的智力劳动是绝不可能继续下去的。恩格斯牺牲了自己专心从事学术的心愿,留在父亲的公司里干那些“该死的商务”,为的正是保证能够将几十有时甚至是上百英镑的汇票源源不断地寄给在伦敦的马克思。
82、卡尔·马克思——所经受的更痛苦的命运了。……当他通过不倦的努力在年富力强之际取得了最高成就的时候,他却遭到了真正的普罗米修斯式的命运,而成年地、成十年地为日常生活需要所缠累,为一块必不可少的面包而操心苦恼。一直到逝世,他都没有能够在资产阶级社会中为自己争取到一个哪怕是勉强过得去的生活。
83、这个根本因素存在于使人与动物真正区别开来的人的特有的生命活动之中。这种生命活动就是劳动。人对于自然的主体性的根源恰恰在于人独特的生命活动方式。
84、所谓“有意识地”,是指进行生命活动的人同时能够将自己的生命活动当作自己的对象。
85、只有将自己的生命活动作为对象,才有可能去制造和使用工具。
86、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是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87、生产工具的生产者必须同生活资料的生产者交换产品,而交换的前提是占有。所以,马克思说:“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88、尽管类的力量的发展迄今为止一直是以牺牲个体为代价的,但这却是人在自我诞生的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这就是私有制和异化劳动的不可避免性。
89、尼采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的命运在人类认识自己的历史努力中,是个伟大的插曲之一。在他之后,人的问题再也不能完全回复到它的前尼采水平了。
——威廉·巴雷特
90、尼采的思想是从叔本华的哲学起步的。他在青年时期读到了叔本华的著作,立刻被它紧紧地吸引住了。他自己曾这样说,当他翻开叔本华著作的第一页时,便立刻意识到他将逐页地读完这位作者的全部作品,认真领会其中的每一个词,甚至对那些可能是错误的内容也不例外。他认为一个青年若要获得自己独立的人格,必须找到自己的导师。
91、现象界乃是由意志派生而成的,意志是作为本体的真正的实在,它在为自己开辟道路时便客观化为世界之表象。
92、他本应得到鼓励的强健、野性的本能,他的冒险、扩张、对权力的贪欲,突然被当成了危险的东西,失去一切价值,成了被否定、被禁止的东西;所有这些本能向外发泄的渠道被堵塞了,它们只能向内,向自我发泄,把敌意、残忍、狂暴加诸自己的心灵。这种病理状态就是人类的负疚感,它是一种自我责备、自我攻击的倾向。
93、但厌恶生活的人,仍要生活下去。否定力量意志的人,仍要施展自己的力量意志。怎么办?出路只有一条:奉行禁欲主义和苦行主义。
94、它的自相矛盾正是在于,它是为了生活而反对生活。厌恶生活的人们,将愤怒泄向自身,通过自我摧残而实现力量意志。整个基督教的巨大秘密尽藏于此。这种宗教设法给人类生活中原无意义的苦难创造出一种意义(苦难源于罪恶),但它本身却是一种带来新的苦难的意义。
96、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听到过的最骇人听闻的,也是最震撼人心的对基督教的批判。它从西方人的心理之根入手展开这种批判,其后果不仅是暴露了基督教的病源,而且是暴露了整个欧洲文化传统的根本病症:将理性与生命相对抗。
97、尼采的呼喊准确地指出了西方现代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向来在上帝或绝对理念的照管下、庇护下生活的西方人,由于逐步地谋杀了上帝,由于现在终于杀死了所有的神和绝对的超验实在,他便终于朝他的成人期迈出了第一步。现在,人必须仅仅依靠自己了,必须学会并且敢于像一只没有系泊之锚、没有避风之港而在无际的虚无之中航行的船,为自己设定属于自己的最高价值和目标,这样他才能免于虚无。
98、1888年11月间,尼采在致他在丹麦的友人勃兰兑斯的一封信中预告他将要写一本新著,他说:“这本书正等待着我,我向你发誓,在两年之内,我们一定要让整个世界陷于痉挛。我就是命运。”他在这里所说的新著指的是《一切价值之重估》。
99、不要对我说,仁慈的人不去推一辆快要翻倒的货车。恰恰相反,那辆车反正要坠毁,就让我们出一把力加速它的毁灭吧。我们的时代就如同这辆无可挽回地下坠的车。
100、这种最为极端的自我分裂,恰恰就是尼采自身的悲剧性的命运(他最后发疯的个人命运由此获得了一种深刻的文化意义:他以个人的致命的形式体验了人的问题)。
101、如果时间无限而组成万物的宇宙粒子有限,那么根据概率,所有的事物及其细节,其中包括尼采这样一个拖着病体、承受着苦难的人,必将一再地重现,一次又一次进行他的文化奋斗。
102、罗素
没有任何哲学家对20世纪的理智生活给予了比罗素(Bertrand Russell)所给予的更加有益的影响。
——怀特
103、以至于艾兰·乌德说:“几乎没有一个当代重要哲学观点我们不可以发现是表现在他的某个时期的著作中。”“罗素以后的人都是和罗素的哲学有渊源的人。”
104、罗素的祖父有很丰富的藏书,在这书房里,罗素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著作和历史著作。他的哥哥教给他一些欧氏几何学,而他的叔叔也曾给他讲过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罗素很快就迷上了数学,并且将数学作为他终其一生的爱好;罗素又逐渐发现科学和宗教之间是有矛盾的,并且开始表露出对宗教的怀疑。
105、在此之前,罗素唯一接触过的哲学也许只有穆勒的经验论学说。穆勒对罗素的影响是很大的,但这种影响与其说是在哲学理论方面,毋宁说更多的是在研究精神和生活的态度方面。经验论看来已经难以满足罗素了。
106、为什么一个人能找出别人不知道的新鲜的关键信息,是因为底层逻辑深厚,触类旁通,还以心通。
107、这次哲学思想上的转折后来被罗素称为“一时走入唯心论”,而这次转折的缘由并不难理解。除了外部的条件之外,就罗素本人而言,他由于理智上的要求而抛弃了早期的宗教信仰,但这种理智要求并未使情感得到充分的满足。
108、这种新实在论主张:“未受哲学和神学影响的常识所假定为真的一切都是真的。带着一种逃脱牢笼的感觉,我们允许自己去想,草是青的;太阳和星星也是存在的,即使没有人意识到它们;一种多元的永恒的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是存在的。这个曾经是干瘪的逻辑的世界一下子变得丰富、多样、牢固了。”
109、1894年年底,罗素第一次结婚并到德国去度蜜月。那时他就在柏林与工人运动的领袖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相过从,并且多次参加了他们组织的工人集会。在柏林他还研究了《资本论》,对政治学和经济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一时期的社会活动和研究成果体现在他1896年出版的著作《德国的社会民主》中。
110、在北京罗素作了多场讲演,后来这些讲演大多以专著形式出版,其中包括《物的分析》《心的分析》《哲学问题》和《社会结构》等。罗素对中国人的聪明、幽默和好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对欧洲中心主义的偏见和帝国主义的对华政策表示愤慨和批评。当罗素快要结束他的中国之行时,北京冬天的寒冷使他得了支气管炎,病情发展很快,有一度几乎已经失去了希望。当罗素在两个多月后病愈时,他甚至读到了自己的讣告,并且还有人告诉他,中国人曾打算把他葬在西湖边——这使罗素感到非常有趣。
110、和大多数“分析哲学家”不同,罗素勇敢地委身于社会批评和社会活动,公开地表明自己关于历史、政治、教育、生活方式、道德伦理、战争与和平等问题的意见。他时常感到自己是以不同的身份从事有区别的两种活动:作为一个哲学家,他要求冷静的理智和精审的分析;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或公民,他又诉诸高度的责任感和热忱的同情心。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了许多充满跌宕波澜的事件——一个人的感情危机、多次浪漫恋爱和四次结婚。总之,罗素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个热爱生活、兴趣丰富多彩的人。
111、1970年,罗素以98岁的高龄在威尔士去世。他的人生,正如他自己在《罗素自传》中所概括的那样:“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虽然简单但强烈的感情,支配了我的一生。”
112、康德对于自己所属的抑郁质类型做过论述,这些论述可以看作他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一种解说。他说,不要以为抑郁质的人不懂得生活的乐趣,总是陷于苦闷之中,其实,只是在受到外来影响或内在影响时,他比别人更易于陷入此种境地而已。这种人把信念置于其他一切之上,即使是由享乐带来的乐趣,在他那里也有一种严肃的味道。按照康德的这种说法,抑郁质的人对于生活怀抱有一种出自原则的理想主义态度,因此从不避重就轻,而是设法使享乐与原则相一致。康德本人在世俗功名和幸福方面所走过的并不顺利的道路,倒确实证明他是属于他所描述的这种人格类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