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里的红岩故事 | 从针锋相对到风雨同舟——周恩来为何挽张冲?

民生   2024-12-12 09:42   重庆  



今天,为您带来

第七期楹联故事

从针锋相对到风雨同舟

——周恩来为何挽张冲?


文 | 钟英杰

1941年8月,周恩来同志在重庆亲自参加了一场追悼会,并撰写挽联:

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

而这位曾经与周恩来安危与共、风雨同舟的人,实际上是还曾奉命亲自抓捕过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国民党“中统”特务机构的重要人物——张冲。

那么,周恩来与张冲是如何化敌为友,成为特殊年代跨越党派的挚友的呢?

1930年初,张冲担任国民党“中统”的前身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总干事,是这个特务机构的二号人物。1931年4月下旬,张冲奉命立即赶往上海搜捕,准备把共产党中央一网打尽。幸好周恩来得到情报后,及时化解危机,安全转移。1932年2月,张冲又受命利用周恩来别名“伍豪”策划离间计,冒充使用周恩来别名“伍豪”,以此名义在上海一些报纸上刊登了所谓“伍豪等脱离共产党启事”,以此来造谣中伤我党。

西安事变后,张冲进一步受蒋介石的重用,奉派到西安与中共代表周恩来进行谈判,由此开始了与周恩来之间的直接交往。周恩来等共产党人不计前嫌,积极与张冲等人和谈。后来,周恩来在《悼张淮南先生》一文中回忆道:“我识淮南先生(张冲字淮南)甚晚,西安事变后,始相往来,然自相识之日始,直到临终前四日,我与淮南先生往来何止二三百次,有时一日两三见,有时且于一地共起居,而所谈所为辄属于团结御侮。”说明此时开始,周张二人频繁接触,也就是此时开始,一直有报国之志的张冲才真正对中国共产党有正确的认识。

所谓“英雄惜英雄”,周恩来高度评价张冲:“在平日待人接物,尤极谦和,而青年英俊之气,亦未稍衰,这种动定咸宜的守身立世之道,淮南先生也是守之至死不渝的。”“在我印象中的张淮南先生,尚可续上‘临事有恒,持躬至谨’两语,以为之赞。”可以想象,在两党和谈期间,难免存在言语交锋,但也就是在交锋中,二人逐渐认识到彼此志趣抱负相投、一见如故。张冲也逐渐坚定国共合作抗日的主张,他说:“当前日寇侵略日亟,共产党也是有爱国心的,为什么不可以联合起来一致对外?”这也是最终张冲先生与我党“化敌为友”的根本原因。

“淮南先生伴我一登莫干,两至匡庐,凡所奔走,靡不与闻。因先生之力,两党得更接近,合作之局以成。”说明在周恩来看来,西安事变后国共谈判成功,两党重新携手并肩抗日,张冲作为国民党方的高级将领起到了重要的促成作用。

1937年8月初,鉴于抗战全面爆发的紧急形势,为寻求国际援助,张冲奉蒋介石之命,接受了与苏联进行军援谈判的任务。张冲赴莫斯科前,曾希望中共可以派人同行,于是叶剑英代为联络,安排他在西安与周恩来见面。二人成功会面后,周恩来给了张冲一张名片,上书:“张冲先生奔走国共合作工作,卓著功勋,请以同志关系接待。”张冲此时与我党的友好关系已经可见一斑。后来他也顺利凭着这张名片在莫斯科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会见,为实现与斯大林的直接会谈,起到促进作用。

周恩来在《悼张淮南先生》的结尾总结鼓舞道:“淮南先生的精神尚在,这是团结的象征。前线的血还在流,怎能分得出属于何党何派?碧血丹心,精忠报国,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而淮南先生是其中杰出的一个。”此时,张冲已然不只是国民党的一名将领,而已经成为忠心团结的优秀中华儿女的象征之一。而周恩来也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恢宏不凡的气度和海纳百川、和衷共济的胸怀,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努力维护国共合作,与各界人士大道同行、肝胆相照。

1941年8月11日,年仅38岁的张冲不幸在重庆逝世,在与我党接触的几年间,他一直奔走于国共团结事业,与我党许多领导人相互帮助,建立了深厚友谊。因此,在他逝世时,毛泽东、林伯渠、董必武等7人联名的挽联是:

大计赖支持,内联共,外联苏,奔走不辞劳,七载辛勤如一日;斯人独憔悴,始病热,继病疟,深沉竟莫起,数声哭泣已千秋。

朱德、彭德怀的挽联是:

国士无双,斯人不再;九原可作,万里相招。

几副楹联,寥寥数字,却可以窥见红岩精神之一斑。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位国民党将领能有如此深厚的情谊与追思,为张冲先生的传奇一生平添光彩,也极大程度上丰富了红岩精神中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内涵。

(本文由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文博副研究馆员王浩 指导)


-END-



总编辑:罗   飞

副总编:黄   伟

责   编:王   粲 刘   柳

编   辑:胡亚亚 雷   诗

将沙坪坝发布设为星标

权威信息 第一时间掌握



沙坪坝发布
传播权威声音、传递主流价值、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全民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