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归来,非遗的新故事开始了
她带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和对非遗文化的热爱
回归到大众的视野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多“出圈”时刻
在安徽这片底蕴深厚的土地上
文化血脉静静流淌
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遗项目
如同一串串璀璨的明珠
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合肥
包公故事
在合肥,无人不知包公。作为北宋时期的一位清官,包公以其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形象深受百姓爱戴,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包青天”。2021年5月24日,《包公故事》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已整理成册的有近百篇,可分为勤奋好学、执法如山、铁面无私、清廉正直、料事如神、为民伸冤、严惩贪官、不畏权贵等八个类别。每一个包公故事,都充满了智慧和启迪,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合肥人。
包公祠正殿
图源:合肥市包河区委宣传部
由市文化馆编印的包公故事集和读本
图源:合肥发布
三河羽扇
在合肥,有这样一把扇子,既有实用功能,同时兼具文化历史,它就是三河羽毛扇。三河羽毛扇,俗称“飞禽毛扇”,是我国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一项民族传统工艺。作为水乡古镇,肥西县三河镇羽毛资源丰富。三河羽扇制作是按照禽鸟羽毛的自然花纹特征,精心整理分类,制作成品种繁多的羽毛扇制品。其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需经过分检、配料、清洗、染色、刷整、包角、绘画、装潢等十余道工序才能成扇。
图源:合肥教育法制频道
巢湖民歌
巢湖民歌是合肥地区流传已久的传统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著称,大致可分为山歌、秧歌、号子、小调、说唱、器乐曲等,其中又以秧歌最具代表性。民歌的歌词多以劳动、生活和爱情为主题,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真实生活和情感世界。代表曲目有《姑嫂对花》《喊秧歌》《刘姐姐》《吓老鹰》等。
唱进北京怀仁堂的《姑嫂对花》
图源:合肥发布
淮北
淮北泥塑
泥塑,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淮北市濉溪县古城石板街的一个小院里,在省级非遗项目第七代淮北泥塑传承人李健东的工作室里,摆满了饱含他多年心血的数百件作品。其中,《临涣大碗茶》《支前》《小推车》《酿酒工艺流程》等作品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图源:看濉溪
商派面塑
商派面塑俗称“捏面人”,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被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戏”,具有淮北地方性特色,大多数作品反映的都是淮北民间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传说。作品形式多样,造型不拘一格,或生动活泼,或表情严肃,形神丰富,姿态万千。
临涣酱培包瓜
临涣酱培包瓜久负盛名,有150余年的历史,系濉溪县临涣(素有“包瓜城”的美誉)酱品中的传统名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临涣酱培包瓜又称菜中菜,外壳是圆、嫩、鲜、脆的酱培瓜壳,内瓤是“倾馅十样绵,颜色有五六”的香浓酱菜,于2009年入选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亳州
华佗五禽戏
华佗五禽戏发源于亳州,是东汉伟大医学家华佗继承古代导引养生术,依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法则,观察禽兽活动姿态,用虎、鹿、猿、熊、鸟等动物形象动作创编的一套养生健身功。近年来,五禽戏不仅在国内广为传播,更是走出国门,受到了许多国外友人的欢迎。如今,五禽戏健身气功已成为药都亳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华佗五禽戏传承人周金钟在辅导弟子
二夹弦
二夹弦是我国的稀有剧种,从清朝嘉庆年演唱至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因为它的伴奏乐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一股马尾拉奏,因而其流行地的群众按照方言习惯称它为“二夹弦”。二夹弦的唱腔最初是在“纺棉小调”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发展中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民间歌舞、戏曲的音乐营养,经历代艺术创造逐步形成自己清新活泼,委婉抒情的唱腔。
二夹弦《梁祝》
二夹弦《慈母恨》
杨氏面塑
在利辛县永兴镇杨元村,有种延续几百年的民间艺术绝活——杨氏面塑。作品具有不干裂、不褪色、长久保存等特性。使用的面料洁白如玉,再经调色,制成各种彩色的面。作品造型淳朴敦厚、色彩艳丽,给人亲切感,体现了创作者质朴的心境和保留的童心。
图源: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宿州
泗州戏
泗州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由丘、葛、张三位民间音乐爱好者整理并丰富的“太平调”发展而来,形成了所谓的“拉魂腔”。泗州戏的曲调柔和,婉转华丽,优美动听,男腔豪放朴实、节奏复杂,女腔丰富、多装饰音,结尾处多为翻高八度拉腔,明快野艳,令人耳目一新,具有拉人魂魄的艺术魅力。
图源:宿州文化旅游
图源:非遗说是
梆子戏
梆子戏又称“高梆”,起源于中国曲艺、戏曲之乡萧县,演唱时用梆子击节,唱词多带衬字,唱腔高亢激越,曲调中吸收了淮北的灶王戏、坠子翁、鼓书说唱、叫卖声以及劳动号子、船工号子等音调。坠子戏的曲目丰富多样,有历史传奇、民间故事、爱情佳话等。每一部作品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着宿州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
梆子戏《樊梨花归唐》
图源:黄山
埇桥剪纸
埇桥剪纸艺术是宿州地区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最流行的剪纸图案是“福”字、“春牛图”等,宿州埇桥农村是年关剪纸的大千世界,窗户、门扇、墙壁,到处都有剪纸,有戏剧故事、童谣、寓言或谜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埇桥剪纸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既有北方的粗犷和雄浑,也有南方的精巧和优雅,两者相互融合,造就了埇桥独特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图源:宿州文化旅游
蚌埠
花鼓灯
花鼓灯是汉民族中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情节性的双人或三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完美结合于一体的民间舞种,也是汉民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其中蚌埠花鼓灯包含四百多个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瞬间舞姿复杂多变,讲究放与收、动与静,动作节奏性强。
蚌埠花鼓灯传承人娄楼
马氏扎彩
“扎彩龙”是汉族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怀远当地传统的习俗,百年来,蚌埠怀远马氏扎彩已经传承四代,其作品涉及节日彩灯,舞龙舞凤舞狮表演等。破竹、削篾、糊纸、上色……在马氏扎彩第四代非遗传承人马承刚手中,中国龙、中国凤等造型的灯笼风筝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借助现代飞行技术,它们振翅飞舞,翱翔于天际。
陈列在怀远文化馆的扎彩龙
图源:非遗里的蚌埠
杨氏微雕
我国微雕艺术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微雕是一门以刀代笔,以微为特征,以精为标准,集书法、绘画、篆刻、色彩众家之长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安徽蚌埠的杨氏微雕,通过杨大可、杨其鹏、杨洋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图源:非遗里的蚌埠
阜阳
界首彩陶
界首彩陶,以其独特的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秉承唐三彩遗风,又吸收了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在制陶技艺中自成流派。在刻画题材上,除以生活中的花、鸟、鱼、虫为创作对象外,还着重吸取了传统戏曲中的艺术元素,体现了农民敦厚朴实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审美意趣,反映了中国民间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
图源:阜阳文旅体
临泉杂技
阜阳市临泉县素有“中国杂技之乡”的美誉,自古是各种文化交流之地,当地的尚武习技之风与多地文化交融,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间杂技艺术。临泉杂技技巧与难度并重,生活气息浓厚,既体现中原的粗犷又兼含江南的柔媚,具有文化的多元性,形成了“新、奇、巧、险、美”的独特艺术特色。
图源:阜阳旅游
阜南柳编
阜南柳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美誉天下,杞柳种植可上溯千年,编织历史亦达500多年,具有独特的艺术品质。它造型多样、质地自然,编织纹理优美,具有古朴素雅之美,是沿淮劳动人民为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所进行的艺术创造。它植根于深厚的民间生活土壤中,体现出人类朴素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图源:江南非遗
淮南
寿州锣鼓
寿州锣鼓是流传于寿县以及沿淮流域周边县、市,为沿淮群众所青睐的民间传统音乐。寿州锣鼓的演奏在沿淮习俗中只限于喜庆之事,演奏乐谱综合了沿淮地区传统的长流水、小五番、喜鹊登枝、灵鸟对话、龙腾虎啸等锣鼓谱的精华,表现了中华民族积极乐观的精神和雄强刚健的气魄。
图源:淮南文化和旅游发布
火老虎
火老虎是流传于淮南市凤台县境内的一种传统民俗舞蹈。表演者需穿紧身厚衣服,系上扎制的虎皮,浑身起火。表演结束时,表演者会跳入水塘,一是表示老虎被狮子打败,二是为了扑灭身上的火,因此表演者需忍耐烟熏火烤,同时还要抵御寒冬腊月冰水寒冷的能力。在淮河岸边老百姓心中,火老虎是代代相传的火,它接续传承着淮河流域祖祖辈辈的精神和文化。
图源:黄山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豆腐,一种大豆制品,古称“菽乳”“黎祁”“来其”,以产于淮南、寿县、八公山一带的豆腐最负盛名。豆腐传统制作技艺主要包括选料、浸泡、磨碎、分离、煮浆、点膏、蹲脑、压单等工序。用传统技艺制作出的八公山豆腐水晶晶、亮晃晃、颤巍巍,细若凝脂,洁白如玉,棱角分明,托于手中晃动而不散塌,掷于汤中久煮而不沉碎,食之清爽滑利、鲜嫩味美,用八公山豆腐制作的豆腐宴菜肴更是名扬天下。
滁州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又称“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凤阳花鼓丰富的艺术元素在流传过程中,催化和影响了许多艺术门类的发展,参加国内重大艺术活动屡获大奖。
图源:滁州文化旅游
洪山戏
洪山戏是流行于皖东的稀有剧种,它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傩”,从“傩”发展到香火戏。到了清代中叶,在香火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山戏。洪山戏历史悠久,韵味独特,乡土气息浓厚,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地方戏。洪山戏的剧目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唱本和部分移植改编其他剧种的剧目。
图源:滁州文化旅游
秧歌灯
秧歌灯又名宝塔灯,产生于明末清初,发源于来安县南部圩区汊河、大英、汶山一带,流传于皖东来安地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秧歌灯阵容庞大,舞步多姿,吟唱优美,曲牌丰富,配以铿锵锣鼓,悠悠丝竹,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是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
图源:来安文旅
六安
大别山民歌
大别山民歌作为安徽皖西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民歌,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代表性项目,多以山歌、茶歌、秧歌、排歌、小调、劳动号子为主。在原汁原味的大别山民歌中,山歌最具特色,较有影响的是《慢赶牛》《挣颈红》等曲调,曾在安徽乃至全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皖西庐剧
庐剧是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的。其中皖西庐剧是庐剧的源头,是西路庐剧的代表,是皖西地道的本土文化,以六安为中心,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具有山区特色。多年来,庐剧在六安这片土地上得到很好地传承与发展。
大型庐剧现代戏《淠史杭之恋》
庐剧《花园扎枪》
六安瓜片制作技艺
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外形似瓜子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喝入口中滋味醇美、回味甘甜。六安瓜片采制过程分为采摘、扳片、炒生锅、炒熟锅、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七道工艺,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拉老火”。“拉老火”是最后一次烘,对形成六安瓜片特殊的色、香、味、形影响最大。
马鞍山
当涂民歌
当涂民歌是流行于皖东长江两岸的各类民歌的统称,是马鞍山市的地方传统音乐,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当涂民歌数量众多,题材广泛,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这些民歌曲词优美,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方整,节奏轻盈明快,以其清越、悠扬、婉转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含弓戏
含弓戏是安徽省地方戏、全国稀有剧种之一,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起源于皖东沿江以北的含山县,且以弓弦(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得名“含弓”,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它以其古朴典雅的优美曲调、细腻淳朴的演唱、清新的唱法和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图源:马鞍山文旅
花山剪纸
马鞍山的“花山剪纸”,作为民间剪纸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着南北相融的鲜明艺术特色。作品朴素大方,兼具南北两方剪纸的特性。一把剪刀、一张纸,却能裁出别样风景,安徽工艺美术大师张学华,是省级非遗项目 “花山剪纸”的第五代传人,坚持从事剪纸艺术已有几十年。
图源:马鞍山文旅
芜湖
芜湖铁画
芜湖铁画始于康熙年间,由芜湖铁工汤鹏与画家萧尺木相互砥砺而成,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在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艺术世界里,芜湖铁画在传统形式上的尺幅小景、屏风等基础上,又创有立体铁画、盆景铁画等,形成了座屏、壁画、书法、装饰陈设和文化礼品等五大系列200多个品种。
无为鱼灯
在无为,鱼灯被称作“吉祥灯”“幸福灯”,历史悠久,经久不衰,是民间传统灯舞。无为鱼灯的表演共分为“鲤鱼跳龙门”“摆阵保安泰”“逗跃情戏水”“欢舞盛世代”四个部分,有游场、金钩挂月、打抖、兔子过河等33种表演动作,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舞蹈表现形式,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源:安徽画报
图源:艺定美好
繁昌民歌
繁昌民歌是流传于芜湖市繁昌县境内的汉族民歌,是中国汉族民间音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繁昌民歌种类繁多,有秧歌、山歌、号子等;语言朴实、生动、简洁、易懂;表现形式有独唱、对唱、说唱、领唱等。同时,它的题材广泛,涉及到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从文学的角度或音乐的角度来审视,繁昌民歌都极具珍贵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铜陵
铜陵白姜制作技艺
“铜陵白姜”是铜陵的八宝之一,也是铜陵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生姜生产工艺主要有两大过程,一是种植;二是成品加工。同时具有自己独特的种植方式:深挖起垄,切芽播种,搭棚遮阴,收获手拔,姜阁储种,炉火催芽,这些种植技法是姜农们世代传承积累、总结与创新的结果。
传统青铜器失蜡法铸造技艺
在青铜铸造中,有一种古老的技法,叫做“失蜡法”,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重要成就之一,铜陵作为中国古铜都,一直将这种铸造技艺延续,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有郑东平等。如今,失蜡法不仅用来铸造传统的铜器具,还在熔模精密铸造中被广泛应用。
非遗传承人郑东平正在铸模
图源:黄山
竹马灯
“竹马灯”始于明末,兴于清代,是铜陵市流传数百年的传统民间艺术。每逢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年,百姓就自行组织竹马灯活动,祈祷来年五谷丰登、身体健康。表演时以八匹竹马为主,骑马人物主要是关羽、刘备、张飞等《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另外还配有高照、虎头牌、彩伞、竹马等多种道具,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盛宴。
图源:铜陵市义安区钟鸣镇人民政府
池州
池州傩戏
“池州傩戏”是池州古老稀有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它是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是一种蕴含着诸多文化要素的古老民间文化,主要流布于池州市的贵池、青阳和石台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的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
图源:贵池文化旅游
青阳腔
青阳腔,是古老的戏曲声腔,属于南戏高腔体系,发源于池州青阳县,又称池州调,因其流行于徽州、池州等地,故又称“徽池雅调”。古老的青阳腔历经岁月更迭,在传统戏曲被重新审视与关注的时代里,拂去历史的尘埃,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源:非遗说是
九华黄精制作技艺
九华黄精制作技艺以九华黄精为原材料,通过精选原料,清理,加料,历经蒸、晒、露等九次手工制作而成,其生产工艺复杂,每道工序之间衔接紧密,不依赖任何现代化机械设备,其制作技艺源自于祖传,工艺水平逐步成熟稳定。
图源:青阳文化旅游
宣城
宣纸制作技艺
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软坚韧,百折不损,光而不滑,吸水润墨,宜书宜画,防腐防蛀,故有“纸寿千年”“纸中之王”的美称。宣纸的制作以青檀皮和稻草为原料,整个生产过程有一百多道工序。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不断传承实践为中国书画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宣笔制作技艺
宣笔,是中国古代传统文房四宝之一,源于秦代,盛于唐宋,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宣笔制作经过选料、水盆、制杆、齐毫、圆笔、修笔、检验、包装八大工序一百多个环节,技艺极为复杂。宣笔按制作原料和弹性强弱一般分为软毫、硬毫、兼毫三大类。宣笔柔韧相宜,笔匀基固,书写流畅,收发自如,既能蓄墨,又不肥滞。
宣砚制作技艺
中国制砚历史悠久,砚品繁多,因材质和产地不同而各有特色。而石砚因其耐磨好用、取材方便、能充分发挥墨的效果而成为应用最普遍的砚种,宣砚即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一种。宣砚闻名遐迩的突出特点集中表现在它温润如玉、涩不留笔、发墨光润。制作包含几十个环节,从选材到成品均为纯手工完成,历时三个月之久,具有“研之无声、涩不留笔、滑不拒墨、下墨发墨俱佳”的特点。
榔桥木梳
榔桥木梳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制品,它的制作技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如今的榔桥木梳选材制作工艺更为讲究,上等黄杨木、檀木、桃木、梨木、沉香木、枣木等天然木材,经过切盘、切片、蒸煮、开齿、打磨等28道工序,在制梳匠人的手上,逐渐实现了木材到木梳的转变。
图源:吴国华
安庆
黄梅戏
如果说安庆什么最出名,黄梅戏当之无愧。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主要流布于安徽省皖西南广大地区。清代末期,黄梅调与安庆市怀宁县等地区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痘姆陶器烧制技艺
痘姆陶器烧制技艺传承流布于安庆潜山市的痘姆乡及周边村镇,痘姆乡因此也被誉为“皖西南制陶之乡”。该技艺以当地纯净而细腻的红、黄粘土为原料,由手工淘洗、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画、雕刻等主要工艺环节构成,经过14道工序方可完工。2021年,痘姆陶器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望江挑花
“望江挑花”始于唐、兴于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曾三次作为安徽民间特色工艺进入人民大会堂。其工艺复杂,针法多变,有挑、钻、游、织等针法,双面挑正反皆“十”字针,两面“十”字完全一致,此一技法为目前全国独有。“望江挑花”青白相间,一清二白,表里如一,成为“望江挑花”的文化内核——清正、清廉的品格。
图源:中安文化旅游
黄山
徽墨制作技艺
徽墨是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是中国书法与绘画必备用品,也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徽墨原料主要分松烟、油烟两种,制作工艺复杂,有炼烟、选烟、和胶、捣杆、入模、压担、晾墨、修墨、打磨、描金、包装等十几道工序。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 “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内在品质。
歙砚制作技艺
歙砚,全称“歙州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歙砚作为御赐品,始于唐末,南唐后主李煜视其为“天下冠”;宋代,歙砚品种增多,精品不断涌现;元代以后,成为明清宫廷和士绅之家赏鉴流连的珍品。制作歙砚,有选石、构思、定型、图案设计、雕刻、打磨、配制砚盒等多道工序。砚材纹理细密,兼具坚、润之质,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特点,分为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五大类一百多个品种。
刘军喜 摄
祁门红茶制作技艺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历史悠久,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因产于安徽省祁门县而得名。祁门红茶制作过程分为采摘、初制和精制三部分,其中采摘一般在谷雨前后至7月为采摘期,按照一芽二叶、三叶为标准采摘;初制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精制有筛分、切断、风选、拣剔、复火、匀堆等工序。祁红成品外表色泽乌润、条索紧细,汤色红艳透明,香气馥郁持久。
图源:黄山日报
徽剧
徽剧是安徽重要的地方声腔剧种,主要流行于古徽州和安庆区域,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不仅孕育了京剧,还是徽州文化乃至安徽明清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徽剧的音乐唱腔可分徽昆、拨子、二黄、西皮等多类。而徽剧的角色行当包括末、生、小生、外、旦、贴、净、丑等类,表演火爆热烈,气势豪壮,动作粗犷,尤为擅长武戏。
徽州三雕
徽州三雕,是安徽省民间传统美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一种地方传统雕刻艺术,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三种地方传统雕刻工艺。三雕历史悠久,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其雕刻技艺和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图源:雨悦三房
责编| 皖 皖
审核| 徽雨田
来源| 综合整理
往期回顾
Review
百日百景大黄山
大黄山百家网红摄影点&乡村摄影基地
安徽金牌民宿大赏
关注我们
Follow us
🌟加星收藏,信息不错过
一起去“村”游丨在安徽大口“森”呼吸
发现我们
Cont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