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岁月回响 | 绥德师范:点燃陕北革命的火种

政务   2024-11-17 11:25   陕西  
点击上方
“榆林日报”
关注我们
       

“绥师同学真能干,背上了铺盖下乡搞宣传,钱钱饭,山药蛋,住冷窑,爬高山,呼呀呼嗨呼嗨,只有大家这样干才能驱逐日本列强滚蛋……”近百年来,歌曲《绥师同学真能干》在绥德传唱,革命先驱的光荣传统在这里发扬光大。

11月12日,走进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旧址,“四师”老校门映入眼帘。旧址旁边,绥德实验中学的教室里,传来琅琅读书声。保存80多年的校旗、沉甸甸的教材、满载历史记忆的照片……在校史馆里,一个个“老物件”诉说着“四师”波澜壮阔的历史。


绥德师范旧址展览室一角


“20世纪20年代初,在封闭落后的陕北,有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他们深知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制度的黑暗和文化教育的落后,要改变现状必须发展教育。”绥德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张宇说。

受五四运动影响,当时在外求学的陕西籍青年积极投身爱国救亡运动,“绥德汉”李子洲就是其中一员。

“1922年,得知国民党陕西当局拟办四师的消息后,杜斌丞、李子洲、白超然等人多方奔走呼吁,最终促使四师次年5月落地绥德。”张宇告诉记者,当时学校就坐落在绥德疏属山上。

1923年,北大学子李子洲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受李大钊委派回陕西开展党的工作。1924年,李子洲出任四师校长,确立“求学勿忘革命,革命勿忘求学”办学原则。

“学校创立初期,李子洲与教员王懋廷、田伯英等人以学校为主阵地,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大力发展党的外围组织‘共进社’成员,把教育和改造社会紧密结合起来,立志培养有爱国情怀、有崇高理想和敢于奉献的革命人才。”张宇说。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得四师师生的思想积极向党靠拢,把“星星之火”传播到周边甘、宁、晋地区,党团组织相继在这里成立,四师也成为陕北党团组织领导机构所在地,成为西北革命的策源地。截至1926年冬,四师培养的400余名学生中,80%的学生加入了党团组织。

“正如电视剧《西北岁月》中所讲述的,绥师为陕甘革命根据地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干部、群众基础,开创了陕北现代中等师范教育先河。”张宇说。

1941年,四师更名为陕甘宁边区绥德师范学校。1950年5月,又更名为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2017年7月,学校并入榆林学院


来源:绥德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蕊 校对 刘雅娇 责编 李治学



榆林日报
榆林日报公众微信是权威、主流、新鲜的本地新闻的发布平台和优质生活资讯的服务平台。这里推送当天榆林重要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开展网络互动交流,畅享移动生活服务新空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