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气球|开天窗、掀屋顶与房屋养老金

文摘   2024-09-07 00:00   北京  


鲁迅先生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如此写道:

“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但凡你想开天窗须得先咋呼着要掀屋顶。民间通俗地将此称之为“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文雅些的说法则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既是符合人性的心理现象,也是常见的博弈手法。


移动互联时代,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事件的处理,有司似乎格外喜欢运用这一手法并往往取得非常“和谐稳定”的效果:


例如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之时,便抛出一些诸如征求意见稿第34条第2-3项关于对所谓“着装、言论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之类言行进行处罚令人无法接受的“奇葩”规定,极大地吸引公众眼球、压迫公众精神、引发公众热议。随后在正式出台的法律当中去除这些条款,公众便会感觉大大松了口气,也就对其他诸如乡、镇人民政府亦可行使行政处罚权,公安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缺乏必要制衡地扩张之类条款欣然接受。


前些日子,要给房屋交“养老保险”百姓得变相交纳房产税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让百姓格外焦虑乃至坚决反对。后来,有司出来辟谣说,这不是真的,至少暂时不需要百姓从口袋里掏出钱来。——公众在长舒了一口气的同时,恐怕就不会介意已经交纳的、原本理当由自己支配的相关款项(如房屋维修基金)“依法”或将不再由业主而是交由有司去“安排”或“统筹”了。


“特殊”的前几年,各种匪夷所思的“卫生措施”也总是这样“较量”中出台或消失。再早些年,曾经有一批法学界人士在为“警察可以随便检查公民身份证么、有司能够随意调阅公民的电话邮件通讯纪录或是实施监听么之类可能涉嫌以违宪方式查处违法犯罪”的问题提出质疑。当下,这些都早已经不容争辩了。当年许多可以探讨的问题,现在不能再质疑了。——十年前新京报写过这样一篇评论文章(点击即可阅读)令人不禁有恍如隔世之感,现在还可能么?这些年,在“温水煮蛤蟆”式的“加强管理”过程中,民众自主空间似乎变得全面逼仄起来。


据说在公共政策学上有个术语叫“决策气球”。有关部门先放出气球试探一下风向:如果风向没问题,“气球”就变成了真的政策;如果风向不对,“气球”就只是个临时工。“放气球”还有个功能叫“政策靴子",是一种心理暗示:告诉你这是迟早的事你就认了吧政策皮试,也叫压力测试。——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自古便有“放风”与“采风”之说。


互联网上流行过一句话糙理不糙的金句“蚊子落在蛋蛋上时你终能体会到:暴力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能够倾听民众声音,平衡官民利益,实现社会和谐共容,才是真正的国泰民安。所谓伟大复兴中国梦,无非权力规规矩矩,百姓堂堂正正!(点击即可参阅)



————END————


第一法商CHANNEL
法眼天下,深刻洞悉;理性专业,审慎表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