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通过新的赛制体系实现怎么的辩论?

社会   2024-03-16 09:49   英国  




从1986年的亚洲大专辩论赛制至今,华语辩论已经历经了近40年的时间。从最初的“新加坡制”,即由四位辩手申论/总结+自由辩论相对简单的赛制,随着主办方和观众对辩论比赛有了更多元的期待(如增加观赏性、临场感等),也随之加入了各种多样的盘问、对辩、甚至类小品的环节。


随着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停办,各类大大小小的比赛更是各自发展了不同的赛制,通过各种巧思实现不同的诉求。改革延展到评判方式,从一轮投票到三轮投票,甚至加入了中场评议等环节。然而,经历这么多年的摸索,对于赛制不同变革的实践之后,我们究竟实现了我们想要的辩论了吗?而我们想要的辩论是什么?这也是我们想与诸位共同探索的。



赛制是游戏规则,一个好的赛制是无论参赛队伍经历多少年对赛制的研究,最后考验的仍然是辩手或队伍的核心素质。我们认为一个好的辩论比赛赛制,主要考验的是辩手的理性思辩,而辩手在比赛的得分也在于队伍对于辩题思考过程的展现与表达。

作为一场竞技游戏,经过多年对于赛制的研究,各个队伍对于赛制都有了自己一套的“打法”,发展出一套套相对“稳定、风险低”“对辩手要求不高”的万能方法。好比自由辩论,由于自由辩论存在“轮流发言”、“各自计时”、“多人参与”的特点,不同队伍经过多年比赛经验也总结出不同的自由辩论技巧和策略。如有的队伍要求所有辩手合力开辟预设的“战场”、通过一些列的问题(多对己方有利的案例)形塑战场,交锋中通过简短或回避对方问题,再把讨论拉回己方“战场”,以此确保大部分的讨论集中在对己方有利的战场。若对方“中计”,可能会被部分评委批评“一直跟着对方走”“忘了自己的论点”而落败。也有队伍养成“短平快”的自由辩论模式,通过较简短的回答,或者提问容易引发对方长篇大论的问题,拉大双方自由辩论发言的总时间,以此获得相对明显的时间差,最后造成“缺席审判”的自由辩论时间。

由于自由辩论属于全体混战,给了混淆问题、回避问题的极大空间,虽偶然间也能制造一些机智的场面,但往往是在混乱中难以聚焦在具体问题的讨论。在这样的自由辩论中,更多考验的是队友之间的合作,相互协作集中在一个议题进行深挖,但默契和能力匹配的队友难得,往往精彩的交锋需要通过个人辩手连续“霸麦”才能聚焦在问题中进行讨论。

而另一个环节对辩,本质就是1对1的自由辩论环节,避免了队友各自发挥的问题,但还是存在轮流不打断发言的特点,常导致各自抢占话题因而很难产生非常有效的深度讨论,因为回避往往远比直面破坏对方的优势观点来得容易和安全,而一般辩手也更加愿意留在自己的安全区进行讨论。

另一个常用的盘问环节,自从200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使用后,也发展了大量相应的“盘问和别盘问技巧”。由于盘问存在不能打断对方回答的规则,一个简短的问题往往可以引起对方天马行空的回答,而对方是否针对问题进行回答有时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这类被盘问技巧的“诀窍”更多在于找出对方提问问题的“迂回空间”,针对因这些问题的不严谨性产生的空隙进行回答。盘问方要问出精准且难以回避的问题往往很难,但被盘问却容易通过迂回方式、举出反例的方式,通过长篇大论的渲染式回答,更易达到更好的现场效果。盘问方虽有心但很难聚焦想讨论问题,而被盘问方可以通过更低成本回避或者扭曲问题,避免进入对方精心设计的“陷阱”,进而导致各说各话。

这些发展出来的技巧,在一些情况下超越了赛制对辩手理性思维、逻辑严谨性和表达能力的考验,常导致辩手运用各种技巧,针对一个简单的观点进行各种“攻防” (观点还是一摸一样的观点,只是不同在环节的技巧上互相拉扯),而非对于观点的一步步深挖、层层递进对论点进行辩证式,螺旋上升般的探索,带来真正思维上的愉悦。 


纵观各类赛制,申论和类质询环节,一直都是大多赛制最稳定的选择。申论作为唯一长时间发言的环节,对于展开较深刻、抽象、需要层层论证的立论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发言,才能更精准和完整的阐述和解释这样的观点,才有有充分的时间对于每个层层推进的逻辑进行严密的阐述。诚然,对于立论化繁为简是每个队伍在上场前必要的功课,但一个深刻的立论是可以通过不同时间段的发言层层递进展开,而且简单通过一辩就结束了全部的观点。

申论时间的长短,也一定程度影响了队伍展现立论的空间和细腻程度。对于较少的申论时间和较多的短环节交锋的赛制,如果使用于简单易懂(或简单霸道)的立论,避免了不够时间讲清楚立论,评委听不懂的风险。这一定程度遏制了队伍采用较复杂的思维和立论结构(当然立论不是越复杂越好,但简单易懂的立论往往是纯粹的简单,而非化繁为简),而选择更加“保险”的方式。但也有队伍反其道而行,利用短环节赛制很难对于一个精心包装的立论进行拆解和交锋,有些队伍采用咋听一下有道理的立论(如在比较性辩题,采用对己方极其有利的判断标准(且只要认定这个标准必然是己方得证),并将申论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合理化这个标准,而非具体的论点)。这种策略赌的是对方缺乏长申论环节进行有效反击,且临场反应很难组织出拆解己方长篇精心布防的标准。无论是以上何者针对短申论时间的“策略”,都对于展开深刻的辩论无利,容易流于一场纯碎的语言游戏。
申论环节最长令人诟病的部分在于缺乏临场性,一些辩手沦为“读稿员”。然而,如果配合质询赛制,究竟申论内容是自己参与的思考,还是纯粹的背诵,就能非常清楚展现出来。
质询环节更多用于奥瑞冈赛制,也是本次赛制所采用的赛制的原型。由于质询环节存在“强制性打断”回答的规则,能有效聚焦于问题的讨论,对对方的论据和论点进行逐一检验,也迫使队伍在立论、论据的使用中,需要更多的自查以“经得起”质询,这无疑对与立论的严谨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尽管“质询”依然产生了不同的“技巧”,但通过评判标准和细则的制定(如不能恶意打断)等,仍能一定程度避免这些技巧的有效发挥。
P/S:在英国议会制度中,尽管没有质询的设计,但POI的设计让辩手即时针对某段正在进行的发言进行提问,一定程度弥补了一般盘问的时效性的问题(在提问前,对方已经大量说了其他内容)。
如上述,不难看出赛制的设计对于一场比赛的走向,队伍选择的立论和策略,甚至一个新辩手长期自身能力发展的方向,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赛制存在许多与思辩无关,可以通过套路、话术、段子、策略、技巧获得胜利,一些辩手也可能更趋于这些人人皆可达到迅速达到的“捷径”,而非少数人通过长期积累的知识储备、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思考才能产生质变的思维层次。而一个辩手真正令人敬佩的能力,未来对己对社会更有用的能力,应当是辩手的思维,而非对于比赛技巧的应用。
我们究竟想实现怎样的辩论?是更具表演性、对抗性、竞技快感,还是更具深度、体现思维的多层次和推理的严谨?我们希望通过辩论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希望辩论能给社会带来什么?

在华语辩论的前期,评委多是各大大学的教授等,部分评委可能给辩手留下存在对于辩题相对偏向的印象。因此,也有大量由辩手出身担任评委的辩手,提倡“白纸裁判”,即只要对方没有反驳,哪怕一方提出再违反基本常识的观点(不同评委对于基本常识的定义也不同),仍然会选择接受这样违反基本常识的观点,有时会出现在大学生层次的国际辩论比赛中,即便队伍采用了几乎不需要论证的立论或者违反常识的立论,依然获得比赛的胜利。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违背了辩手和观众对于辩论的期待。
结合以上的讨论,我们有时会反思辩论比赛是不是离理性思辩越来越遥远。我们应该如何从游戏的竞技中,回归到理性思辩,简单的、纯粹地辩论,进行思想上的交锋,在理性思辩的框架内运用表达能力展现语言的魅力和技巧。
对于一项事务的深爱莫过于希望能获得更多人的认可。辩论体现的知识积累、严谨思维、精炼(准)(彩)表达,或许才是“辩论圈”人,和“圈外人”所能共同接受的品质,也是社会最需要的人才的品质。或许如果辩论更能体现这些品质,就更能获得更多人支持辩论,路也会越走越宽。我们希望通过赛制的引导,评判规则的改变,引导更多队伍和辩手通过这些品质在辩论比赛中获胜,尽可能减低辩论比赛中的技巧比拼和无效讨论。
2024可持续发展青年创辩大会赛制以奥瑞冈赛制为原型,赛制仅包含长发言的申论(含总结)和强制交锋的质询环节,鼓励队伍通过辩论比赛逐步展开严谨立论,并针对彼此的分歧进行强制交锋(质询),队伍也能在质询环节采用最严苛的标准检验彼此引用的论据。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申论环节,让队伍能更有效展开一个具备深度的立论(思考过程)。同时,通过质询环节,能更有效聚焦于具体观点的讨论,避免过度的躲避,彼此检验各自的推理过程。同时,通过“有责任引用论据”的制度,对于伪证和不负责任引用进行最大程度的限制,避免讨论沦为虚假数据堆砌成的无用之谈。

我们细化了评分标准,针对申论和质询环节制定了不同层次(得分)的标准,重点对于不同层次的理性思维的展现,评委就辩手现场表现展现出来的能力根据标准进行打分。同时,评委在评议中采用“论点分”的赛制,即评委需要通过自身解读比赛,总结出评委自身觉得影响这场辩题(比赛)讨论的两个关键议题,并就双方针对这些核心论点交锋后的优劣势和个人对于双方论点的接受程度进行打分。评委需要在评委单中写明自身判断的核心议题为何,在评论中解释为何觉得这事辩题讨论的关键,同时如何评价双方这些论点的讨论中攻防的表现。

在复杂的讨论中,总结出关键(分歧)议题往往很难,但却是阅读比赛最重要的能力。只有针对这些议题的讨论和攻防,才能真正对于队伍的胜负有用。我们往往看到辩手声嘶力竭地在阐述一个与胜负无关、与核心议题无关的言论。因此,尽管有些辩手说话不多,但句句说到关键议题并具有说服力,得分远比频繁发言却无关议题的辩手来得高。通过“显化”评委对于比赛阅读后得出的核心议题的议题,彼此能针对核心议题的判断有更深入的探讨,也是评委和辩手另一场思维的碰撞。尽管双方观点未必一致,但比起队伍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其妙判赢/判负等,我们有了一定的框架和依据,能针对分歧有更多理性探讨的空间。



我们同时想敞开辩论的门,欢迎更多人的加入,这样路才会越走越宽。
 
对于中学生,对于辩论的接触可能更多停留在奇葩说或是校内辩论比赛。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往往都是校内具备辩论传统或者教练的队伍,学生按照教练的指示进行严密的执行和操作。
 
许多中学生在思维模式上仍然有着巨大的弹性空间,仍然在不断探索进而慢慢形成自己偏向的思维模式。这段过程中,如果能培养出更多层次的思维方式,将相当程度提高自身发展的潜力。但,这些学生如果来自缺乏辩论传统的学校,即难以对辩论有更多的认知以致入门和参与比赛,也很难成熟度地去组织比赛准备和找到足够多的队友。这些门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学生对于辩论比赛的参与。
 
因此,我们提供免费的培训,学生哪怕没有教练,也能从零学习辩论进而参与辩论比赛。我们大胆相信学生通过这些相对简短的培训就可以参加辩论,是因为我们相信只要运用生活中的经验积累、知识和逻辑,通过一定的准备和赛制的了解,就能可以打出一场好的辩论。我们不提供复杂的“辩论技巧”,聚焦在帮助新生通过运用自身原有的经验和能力,迅速了解辩论比赛的准备,在辩论场上与对手进行辩论,体验思维的交锋。

我们通过采用专门的2v2降低中学组人数门槛,避免来自缺乏辩论传统资源学校的学生难以找到足够的队友而放弃参加。我们允许跨校合作,但予以限制,即提供一定程度的调整空间,也避免无节制造成的混乱。
 
同时,我们设置的“双初赛制”,每个队伍多有机会参加两场初赛。这样让所有新的辩手能有“多一次”的机会,有了双倍的体验和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而不至于在一场比赛早早打道回府。
 
我们制定了清晰明了的评判规范和规则。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公开文件清楚了解评判评判的方式和依据。回归到最公开透明的沟通方式,把更多精力专注于对于辩题的讨论。
 
我们深深相信,辩论能锻炼一个人的思维、促进一个人不断求知、并且学会严谨推理的重要活动之一。辩证性的交锋赋予了辩论这些难得的特质和魅力。因此,我们一直在积极寻求合作共创,想让华语辩论站在更加国际的舞台。在今年,我们与上海气候周等一系列高级别活动和联合国系统机构等国际组织联动,希望的就是让辩手的身影、声音和背后的故事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被世界见证

最后,做一个预告,为了让更多社会上的人士和辩论资源相对不丰富的学校地区的青年参与到高质量的线上线下大型辩论活动,增加交流,减少不平等,我们将在近期发布可以不以学校/机构为单位的自由组队公开组赛事体系。

辩论是值得所有辩手日夜兼程努力的,希望更多人能一起感受辩论的力和美,真正奉献一场场思维的盛宴,2024可持续发展青年创辩大会等待你们的参与。

以上赛制体系由陈国坤、赵逸轩、费道晔、江鸥、马一茗共同参与订制



国际青年可持续发展创辩大会组委
可持续发展青年创辩大会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