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须知》杂细事宜第五 上
文摘
2024-10-30 10:47
山东
今天开始学第五个部分了。第五个部分题目是「杂细事宜」。「杂」就是种类繁多;「细」就是有些事情是很细小的、很微细的。那么,这一部分内容我们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学习,就是今天和明天两节课的时间来学习。作为孩子,晚辈或者弟子,我们每天起床要早一点;「晏眠」,「晏」是晚,要是睡觉的话可以晚一点,这个不是说倡导我们熬夜,而是要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因为《童蒙须知》是教育小孩子的,早晨不要睡懒觉,早点起床;晚上不要贪睡,不要太早就爬到床上去了。你的作业写完了吗?工作完成了吗?比如说,你原来一考试考个十几名,你可以问问那个考第一名的,他都几点睡、几点起啊?你也可以向他学习啊,是吧?这个指的是我们要勤奋好学,不要懒惰,讲的是「态度」。如果一堆人围着,闹闹嚷嚷的,甚至打起来了,那样的地方你不要靠近,可能会有危险。没有意义的事情,对我们的学业增长或者道德完善没有什么利益的事情,我们可以选择不做。比如说:赌博、用笼子养鸟(养小动物)、打球、踢球、放风筝这些。那么有一些可能是你的爱好,比如说:你随顺爷爷,他喜欢打牌,你陪他一小会儿,但是不上瘾,这个倒没太大问题,但是不要上瘾;那养宠物可能是个人爱好,不要影响学业;打球、踢球、放风筝这样的活动可能是一种体育活动,对于健康有益,但是也是不要成瘾,要以学业为重。这是教育孩子的,凡事要有度。那么,如果我们的孩子有一些爱好,我们其实可以尊重他们。因为你一切都跟孩子反着来、不理解他的话,他也跟你反着来。他一点爱好没有了,他也不好好学习了;他如果有一些爱好,无伤大雅,能够自己控制好,有所节制,我们可以让孩子拥有一点自己的爱好,可以支持他、鼓励他,甚至陪他玩儿,但是说好时间。有的孩子迷恋手机,你可以说:可以玩儿,但是玩儿手机时间长了,眼睛会近视的,所以每天不要超过多长时间,你帮他设闹钟,跟孩子商量。其实很多孩子也都很有主见,我们要尊重他们,凡事跟他们商量,不要直接就打击他们或者批评他们,如果你觉得孩子学习不够好,你就让他禁绝所有的业余爱好和体育活动,强迫他学习,这样也是不对的,而且有时候适得其反,越强迫他越讨厌学习了。【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但粥饭充饥不可缺。】首先讲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但粥饭充饥不可缺」。因为古时候,有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吃饭都成问题,朱熹就倡导:有饭就吃,没饭也别老惦记,要知足、要随缘,没有米饭的时候,喝点粥充饥也是可以的嘛。那么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呢,基本上人人都能吃上饭,是吧?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可以教育孩子不要过于挑食,营养要均衡;然后,饮食要知节制,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一个饮食知节制的习惯,他会受益终生的,因为很多的病都是吃出来的。我们如果教育孩子饮食要知节制,我们大人肯定也不能胡吃海塞的,因为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嘛,直接影响着孩子。所以,我们要做个好榜样,当大人的先做个好榜样,然后孩子才有可能教育好,是吧?如果我们做不到,还要求孩子,这也不现实。比如说:在孩子面前,你就不能无止尽地玩儿手机了,你一直玩儿手机,还让孩子不要玩儿,这也不公平,孩子心里也不爽。即使表面上应付你,答应你不玩儿了,心理其实也是很逆反的,如果这种逆反心理累积久了,他肯定会爆发的。所以,我们要求孩子做什么,自己先要做到才行啊。【凡向火,勿迫近火旁。不惟举止不佳,且防焚爇衣服。】这个「爇」就是烧毁的意思。古时候,点油灯或者是点蜡烛,那个时候用电几乎是没有,几乎都是点火,那教育孩子不要太靠近火源;我们现在用电比较多,用火是很少的,偶尔上个香,点个油灯,可能用火,或者有一些煤气打不着火了,用一下火,那么大部分时间,孩子很少接触火,但是也告诉孩子,如果那儿有蜡烛或者是那儿有火源,你要注意,不要靠太近,要注意安全;还有,有电的地方、有插座的地方,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这个是一些生活细节。因为朱熹,我们知道他是南宋时期的,看了一下他的生存年代,距离我们现在八百多年了,这是八百多年前他讲的。见了人不是要作揖,要行礼嘛,作揖行礼的时候一定要弯腰,「折腰」就是要弯腰,表现出你的真诚。我们现在基本上不会一见面就作揖了,那有的时候,我们要在小院儿,可能双手合十一下,或者微笑一下(止语期间可能微笑一下);平常呢,轻声打个招呼,该打招呼的时候,认真地、真诚地打个招呼。然后,又提到对父母、长上、朋友,「必称名」,就是我们面对父母、面对长辈、上级领导或者朋友,「必称名」——让他们认识我们。尤其父母带着你出去参加什么场合,遇到一些长辈了,人家问你叫什么啊?你要及时回应他。有的小孩子很内向、很腼腆,这些长辈都是姑姑,问他:你叫什么啊?他都不说话,藏到大人后边去,像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好好教育他,就说:见到长辈,人家问你叫什么,你要及时回应,这是对于长辈的尊重。如果孩子始终是这种腼腆的、内向的,见了长辈就喜欢躲避,不爱说话,那在出门前,父母先做好教育,甚至可以演戏。怎么演呢?比如说:在家里孩子叫你的时候,叫了好几声,你不回答,你让他感受一下——别人呼唤你,你不回答,然后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让孩子自己体味一下,他叫爸爸妈妈的时候,你也不回应他,几次下来他就懂了……原来我叫别人,别人不回应我,我心里是不舒服的,可以这样让他感受一下,之后他就知道了。出了门,别人问他,你叫什么啊?几岁了?该回答的要回答。这是南宋时期的风俗,我们现在没有这一点了。但是我们要注意,就是在中国,父母、长辈,我们是不可以直呼其名的。可能在国外的某些国家是可以的,但是在中国传统上,我们对于长辈是不可以直呼其名的,必须要用称呼的,叫姑姑啊,舅舅啊这样的,不可以叫他的名字,这是极不礼貌的,这些都要跟我们的孩子讲清楚。这是南宋时期的礼。我们看,古人真的比我们现在要讲究,无论是外出前还是回来后,一定到长辈那里作揖行礼,告知一声。那么《弟子规》里也说过类似的,就是说我们出门前或者回来后,要让家里人知道,我们即将出门了,要去哪儿,或者我们回来了,这点也是要告诉孩子的。因为父母总是很紧张孩子的,如果孩子不告而别,去同学家玩儿去了,或者去哪儿写作业去了,不告诉父母。刚才还在家里呢,突然不见了,父母就很着急,所以这点很必要,一定告诉我们的孩子。出门前一定告诉家里人一声,哪怕只有一个人知道;那么回来后也要告诉家里人,你回来了。【凡饮食于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还有就是饮食方面了。「饮」就是喝东西,「食」就是吃东西。那么,在长上面前(长辈、上级领导或者一些地位比较尊上的人面前),我们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细嚼缓咽,尽量不发出声音。有一些师兄去过寺庙去住过,寺庙里的斋堂都很安静,有的大寺庙几千人同时吃饭,一点声音都没有,连磕磕碰碰的这种声音都是几乎听不见的,他们很注意。我们在家里可能不像去道场那么严谨,但是尽量少发出声音,这个也是礼仪和素养的体现。尤其喝汤的时候、吃面条的时候,不要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然后嚼食物的时候,闭上嘴嚼,不要张着嘴,不要吧唧嘴。这些都是要教育好我们的孩子的,那么大人最好也做个好榜样。当然,学了这些细节之后,我们发现:亲人聚会的时候,有一些长辈,尤其年纪比较大的,他们可能做不到,而且你提醒他之后,他几天又忘了。我个人也发现这个问题,年纪大的人,好像这些细节不会太在意,但是毕竟他们这么多年养成习惯了,我们不过多地苛责。但是不能因为他们是这样,我们也这样,我们直接影响着下一代呢。所以,从我们这里做起,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尽量不发出声音。而且从中医养生的角度,也讲「食不言,寝不语」,吃饭的时候最好是不说话的,这样有助于消化;那么,睡觉的时候也最好不聊天。这是讲给孩子的,其实也是讲给修行人的。吃东西喝东西不要太计较好吃不好吃,要怀着感恩之心。我们没饿着,有吃的就不错了,不要过分地计较。有的时候过于计较呢,也会让做饭的人生烦恼。人家好不容易做出来了,你嫌这嫌那的,不然你怎么不去做啊?又嫌别人。人家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有时候,也是为了照顾做饭的人的心,所以少计较,直接怀着感恩的心吃就好了。还有,我们在小院儿,或者是去任何吃自助餐的地方,可以每次少取一些,吃完了觉得不够,还饿,你再去取一次。那么,不建议大家一次取很多。曾经有一次在小院儿,我看总务也提到,竟然在垃圾桶里发现了师兄扔掉的米饭!因为小院儿这些都是十方的师兄捐助的,我们要爱惜,每一次少拿一点儿,不够再添嘛,不要一次吃很多,撑得要命。你要么就浪费,要么就撑着——不要这样,不够理性。去外面自助餐也是,别觉得我花钱了,我多吃点儿,其实有的时候吃太多了,吃完之后身体很不舒服,你花钱结果不舒服,对自己的健康也没有什么利益。这也是南宋时期讲究的。如果你侍奉在长者的旁边,一定要站直,站得端正。而且,古人那时候还要拱手,就像行拱手礼一样。我们现在好像没那么讲究了。但是,只要长辈在我们身边,我们尽量地态度端庄,不要过于放逸,要时时在细节上让长辈感觉到我们是尊重他们的,没有无视他们(没有忽视他们),没有不敬,这点很重要。其实,也是时刻兼顾他人的感受了。如果有人问我们话,我们要诚实地讲。诚实地讲,尽量地不骗人、不说大话、不打妄语。那么,打妄语的情况也有开许,就是说是善意的那种,我们知道,出于善意的——发心好,过程好,结果好,有的时候也可以说。但是尽量地保持诚实、保持一颗善心,利益最大化。「言不可妄」,尽量不要讲虚妄不实的话。如果总是夸海口、讲虚妄不实的话,讲久了,大家会质疑你的人品,慢慢就不信任你了,很多人也不愿意跟你交往了。第一段讲:人要勤奋,不要懒惰。每天早晨可以早起一会儿,尽量别睡懒觉;如果学业还没有完成,甚至可以晚睡一会儿;然后,喧哄的、斗争的,不安全的地方尽量不要靠近,其实《梵网经》里也有这样讲,危险的地方不要靠近,没有意义的事情尽量不做;可以有爱好,但是不要影响学业或者事业,要有节制。然后第二段,对于饮食不要挑剔,要知足;也是要远离危险的地方,用火、用电要注意安全。然后第三段,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表示我们的真诚,即使我们现在见面不作揖了,但是要表现出真诚;那么,长辈问我们话的时候及时回应;还有,不要对于长辈和上级直呼其名。然后,今天的最后一段,外出前或者回来后,我们要让家人知道,要打个招呼;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尽量不发出声音,其实如果中国人都做到了的话,我们出了国,外国友人就不会那样地笑话我们了,因为中国很多人也没学这些蒙学启蒙,有的也没学《弟子规》,也没学其他的礼仪细节,所以出门经常招人嘲笑,这个很遗憾;还有,吃东西的时候尽量不计较,好了、坏了、咸了、淡了的,就安心地、感恩地吃;跟长辈在一起的时候,时时刻刻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心里有他们;然后,跟人讲话的时候尽量诚实,不可讲虚妄不实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