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乌审旗发布
开栏语:
1968年10月,1087名南京知青来到内蒙古自治区插队,217名知青分配到乌审旗各个公社,开启一段激情燃烧的插队岁月,与当地农牧民同甘共苦,带来了先进的知识和文化,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谱写下无定河人民与秦淮河子女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性凯歌,书写了一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壮美诗篇。
为再续民族团结友爱互助往来的历史佳话,唱响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之歌。值此南京知青插队乌审草原56周年之际,乌审旗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故事主题,由旗委统战部牵头,成立《足迹——南京知青在乌审草原》编纂委员会,追寻当年插队乌审草原的217名南京知青足迹,深入挖掘采访南京知青及其家人子女与乌审儿女,半个多世纪里不离不弃、长相往来的交往交流交融故事,编纂出版《足迹——南京知青在乌审草原》一书。即日起,陆续推出这些有形有感有效的民族团结动人故事,为绿色乌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再添新彩。
1968年末,年仅17岁的“南京娃”郭继春,怀着满腔热血与激情,与众多同伴一道踏上了前往祖国北疆毛乌素沙地深处乌审旗的插队征途。
在随后的11年里,郭继春将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无私地奉献给了“第二故乡”乌审旗。无定河畔见证了郭继春闪耀着光芒的足迹,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与担当。
在踏足乌审旗之前,郭继春在家中的待遇犹如温室里的花朵,备受呵护。她的童年充满了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零花钱总是充足,书包和课桌常常被各式各样的零食所填满。但是,当她到了乌审旗的乡间,生活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与往日的优渥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厨房,这个曾经陌生的领域,变成了她每日动手操持的地方,挑水拾柴、洗衣做饭,自给自足成了她的日常。她的饮食变得与当地农民相差无几,早餐是硬实的窝窝头,午餐是杂粮饭搭配酸涩的酸菜,而晚餐常常是一碗清稀的粥伴着简单的咸菜。住宿条件也极其简陋,土炕生火取暖,铁锅烧柴做饭,所有食物都在一口锅中烹煮。在辛勤劳作之后,连洗浴都成了一种奢望。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肉类和油脂极为稀缺,只有到了春节,村里才会分发少许肉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生活转变,郭继春并没有屈服退缩,在困苦的环境中锻造自我,实现了从城市娇娇女到乡村“泥腿子”的转变。春日暖阳,当村庄的田野被重新翻耕,郭继春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那份翻耕的重担。正午时分,她顾不上休息,提前步入水田加速劳作,连续数日,她的双手磨出了血泡,疼痛难忍,但她紧咬牙关,坚持完成了工作。炎炎夏日,除草是一项大工程,郭继春与村民们一同在烈日下辛勤劳作,汗流浃背,还得忍受着蚊虫的侵扰。她的脸庞和双手被蚊子咬得红肿,小腿上更是被稻田中的蚂蟥咬得鲜血淋漓,每一次下田都让她心存余悸,但她并未因此减轻自己的工作量。金秋时节,丰收的季节到来,郭继春主动请缨加入“青年突击队”,投身于剧烈的体力劳动。在收割庄稼的田野上,她与男人们一争高低,他们收割到哪里,她也同样跟进;在背运庄稼的路上,她也要与男人们较量重量,即使肩负着180斤的重担,她也从未言弃,第二天依然投入到劳动之中。寒冬腊月,农活相对减少,大多数女社员都已回家料理家务,而养猪这一辛苦又受累的工作一般没人愿意接手。郭继春得知后,又一次挺身而出,担起了这个重任。在寒风凛冽的数九寒天里,她每天用大铁锅为猪准备了两顿食料,肩挑两大桶食料在猪圈间往返。在猪圈里,她不嫌猪粪的臭味,一站就是半小时,随时给猪增添食料,确保每一头小猪都能吃到食。为了营造干净的环境,郭继春会每日清扫猪圈,保持清洁。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小猪们茁壮成长。春节时分,郭继春给村里养的猪获得了大丰收,村上宰杀了一口大猪,分给了各家村民,当村民们品尝到那香喷喷的猪肉时,都不禁想起了郭继春养猪的辛劳,纷纷赞扬这位从南京来的姑娘,能吃下苦,实属难得。1971年凛冬,生产队委派郭继春远赴湖南邵阳采购水轮机零件。为了节省队里的开支,她不辞辛劳,极尽节俭之能事,旅途中的艰辛自不必说。她搭乘最经济的列车,投宿最朴素的旅社。在与邵阳厂商交涉中,她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对方免费将零件送至火车站。火车抵达包头后,急于归队的她,毅然选择了无座票的班车,将零件置于过道,自己便坐在零件之上。面对司机的质疑,她机智应对,称自己盘缠已尽,坚持不让步。司机无奈,只得将她载至东胜汽车站。抵达东胜后,经过一番周折,她找到了回乌审旗的便车,自掏腰包为司机购买香烟,顺利将零件运回乌审旗。随后,她又搭乘大队的马车,颠簸200余里,终于风尘仆仆地回到了生产队。结算时,零件的运费仅花了9块钱,令人惊叹。队里的干部不禁好奇地问:“你一个女孩子家怎能如此能干?只花了这么少的钱,就从千里之外的湖南把零件运了回来?实在令人钦佩。”在生产队插队期间,她为当地农牧民排忧解难,做了许多好事、善事。1976年6月,她得知一名孕妇难产,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跑步5里多地,赶到大队打电话,联系车辆,将孕妇送往陕西横山县医院救治,避免了意外发生。在得知村里学校缺老师的情况下,郭继春又主动担起了教学任务。在担任教师时,她遇到一户村民夫妻离婚,妻子离家改嫁,留下双胞胎孩子无人照料,家境极度贫寒,孩子没钱上学,要休学。郭继春得知此事后,上门劝说孩子的父亲,并为其垫付了书本费,使得两个孩子得以继续学业。后来,孩子们都学业有成,老大在陕西靖边县城开店营生,改善了家庭困境,不仅成了家,还抚养扶持了弟弟。10年后,郭继春探家回到“第二故乡”,她曾经教过的学生,得知老师回来,特意放下生意,驱车回到家乡,还带着妻子和孩子,携带着礼物前来探望曾经给予他们家庭帮助的郭老师,还要归还当时给他家垫付的学费。郭继春在三年插队的乡村锤炼中,已与当地的农牧民打成一片,宛如一名地道的乡村女儿。她的事迹曾在《鄂尔多斯日报》上被详细报道,赢得了众人的钦佩与赞誉。1972年2月,在公社、小队、大队三级组织联名推荐下,她有幸踏入内蒙古大学的校门。在大学期间,她选择农业种植专业,期间刻苦勤学,自律甚严,学业成绩优异。1975年2月,毕业后,她面前是留校任教或是优越工作环境的诱惑,但她毅然选择回到乌审旗,回到无定河,为“第二故乡”贡献自己的力量。她在写给知青倪志疆的信中,深情地表达了自己的心迹:是这里的农牧民让她走进了大学,是这里的党组织和政府塑造了她,她不能辜负他们的期待。她坚信,如果倪大姐能够从北京医大毕业后回到乌审旗,那么她有何理由不这么做?她在校期间专注于农业种植的研究,深知唯有回到农村,才能真正发挥所学。因此,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返回乌审旗的路,到农研所去工作。到农研所后,她也没有选择留在旗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到乡下、到公社、到队里,与农牧民一起,在田间地头,穿梭于的广阔田野之中。她每日驰骋百余里,往返于各大队之间,致力于培养农技人才,在每个村都培养了科学技术员,带领农牧民精选良种、培育壮苗,普及科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她常常肩负着农药箱,在田间地头做示范,辛勤劳作直至夕阳西下,不知疲倦,不畏艰难。自大学毕业后的7年间,她有六年是在乡下度过的。她杰出的工作成绩让她四次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1979年11月,她荣幸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为农牧民的真心付出,赢得了当地农牧民的极高赞誉,也获得了几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在插队期间,郭继春与当地的青年李培强喜结良缘。两人一路携手,李培强也感慨万千。他满怀深情地说道:“郭继春的一生,虽无华丽辞藻,却如星光熠熠。她那崇高的品格与卓越的工作态度,始终是我前行的动力。在我的军旅生涯中,她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与援助,我每一步的脚印、每一项荣誉以及每一份战功,都蕴含着她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她不单是我的贤内助,更是我携手共进的好战友、得力助手、智慧导师。”
编辑:徐 茹
校审:马 涛
终审:达布拉汗
联系电话:0477-7560221
投稿邮箱:wdhrmzf@163.com
转载需经得同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