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这个词,仿佛自带一层冰冷的审视。如今,似乎每当心情不佳,年轻人都会习惯性地将矛头指向原生家庭。
从当年火爆全网的《都挺好》中姚晨生动诠释的苏明玉,到张婉婷在《再见爱人2》中直言不讳地“批评”母亲,我们不难感受到那些深陷问题家庭中的愤怒与无奈,原生家庭的伤疤一直处于各大网络平台的热门话题,被层层剥开,以至于如今的年轻人动不动就将这个词汇挂在嘴边。
图源:《亲爱的小孩》剧照
幸运地是,我们长大了。无论那些伤痕有多深,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总可以主动做些什么,减少它所带来的痛与影响,甚至将其变为成长的动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如何从原生家庭获得力量。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00人进行调查, 86.7%的受访者表示:即便已经成年,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依然深刻。其中过度保护(43.4%)和过度高压(32.7%)是最常见的问题。充满希望的是,60.5%的人表示愿意正视并解决原生家庭的遗留问题。
我们挑选了7条被大家提及最多的关于原生家庭留给我们的问题,并跟大家聊了聊如何及时止损,避免它继续消耗内心力量的方式。
解析:我们过于强调来自于外在评判的社会价值、成功价值,这些理念阻碍了我们看到原生家庭中给予的支持。事实上,原生家庭给我们的支持是多角度的:79.6%的受访者承认继承了原生家庭的生活习惯,56.2%的人继承了价值观,53.1%的人继承了接人待物的方式。
图源:《骄阳伴我》剧照
我的父母是普通职员,缺乏经济头脑,也不精明。所以我曾经一度怪罪父母没有给我“商业素养”“经商意识”,甚至包括对自身利益的合理争取都欠缺主动意识。当我遭遇挫折的时候,我能接受生活平淡的本质,并且得益于此。所以,我们能否获得原生家庭的支持,前提在于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些支持一直存在,并且从各个视角全方位地看到它。
解析:这里面涉及三个问题,需要我们换个角度重新审视:
1.你是否是家庭里能力最强者?家庭系统往往选择一个家庭乃至家族中能力最强的那个人,让她承担起照顾其他人的重任。
2.你是否从付出中获得成就感?付出者容易感到辛苦、委屈,但与此同时也收获巨大的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恰恰是促使当事人继续付出的内在动力,也许连你自己都没发现。
3.你是否懂得如何提出需求。我们在表达需求的时候普遍地偏情绪化,容易用指责、批评、发牢骚的方式来表达需求,但这样做要么激怒对方,要么被对方忽视。
图源:《春色寄情人》剧照
综上所述:家庭里的付出者不要率先将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对自己获得的力量(成就感无疑会带给你解决生活问题的自信)视而不见。
解析:你需要反思自己做了什么,让家人觉得任何事情都可以骚扰你,而且还不会被你拒绝。是的,正是你的允许强化了他们的行为。
心理学认为,婚姻家庭的排序应该在原生家庭之前。而无论在哪个家庭中,你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排序永远应该是第一位的。很多时候看似“没有自我”的人,恰恰是在无限放大她的自我——过度关注他人的生活,不仅热心帮助别人而且要求别人必须接受自己的帮助,一边抱怨别人麻烦自己一边完成那些麻烦的要求……你看似总在付出与牺牲,但其实是对他人生活的侵入。而你知道的,侵入一定消耗巨大的能量。因此建立边界感是减少这种家庭消耗的关键。
解析:一个心理学家问一位成功人士:“你成长的诀窍是什么?”成功人士回答说:“因为父亲从小就看不起我,我要努力证明给他看我是好样的。”同样的问题,心理学家又问一名在地铁里乞讨的男子,男子回答说:“我从小就被父亲看扁、瞧不起,造成了我自卑胆怯的性格,所以至今一事无成。”
图源:《摇滚狂花》剧照
你瞧,父亲的轻视可能成为一事无成的借口,但也可以变成事业有成的动力。既然如此,你为何不选择将冷暴力变成使自己成功自信的动力呢?
解析:原生家庭的影响的确是巨大的。以我自己为例:小时候父母经常打我,在那个年代这是很正常的。但我自己做母亲之后决定不再打孩子,有时候被惹急了也会条件反射地想打,但还是忍住了——“想打”是原生家庭形成的习惯,但“忍住”是我改变这个习惯的努力。
对于婚姻也是如此,即便从父母那里习得的并非最优婚姻模式,但我们通过学习与自我改变仍然有机会获得幸福婚姻。说到底,我们深受家庭系统的影响,但也都身负改变它的力量。
解析: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一对勤劳的父母往往养出懒惰成性的孩子,一个有洁癖的妻子往往把丈夫“逼”成邋遢大王。同样地,一个负责任、不放心、爱说教的女儿,往往也会造就固执的母亲。这是关系互动的结果。
图源:《欢乐家长群》剧照
给你两个建议:第一,放下你的焦虑感。父母是成年人,有能力处理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即便是错误的,也要尊重他们的习惯与选择。正如我们一再强调父母要把孩子当作独立个体来尊重一样。第二,用夸赞代替批评与指正。往你想让她成为的方向夸,这比教她怎么做更有效。比如你希望她清淡饮食,不要说她“做饭太咸了,以后少吃盐”,而要说“最近你做饭清淡不少,吃起来反而更鲜更美味”。
解析:这种想拒绝又愧疚的心理,跟从小形成的依恋关系有关。对于孩子来说,妈妈离开时她不舍,但回来了她又推开,对妈妈的拥抱安抚表现得很抗拒,这是一种“拒绝型依恋”。
成年后在生活上或者精神上无法离开父母,一旦拒绝父母的想法,内心就会感到背叛父母,感到不安。此时要做的是从心理上完成个体的分化,使自己具备独立生活、独立精神的能量。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本能的生命力,即分化或个体化。这种生命力促使个体成长为一个情绪上独立的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感受和行动能力的人。它要求我们跟家庭保持情绪联结,同时又能够进行情绪分离。
我们往往认为,与家庭情绪联结越紧密,获得的力量也就越多。其实不然。能够进行情绪分离、具备独立人格特征的人,反而更容易获得家庭支持。在这里,我们以梁晓声老师的作品《人世间》里的周蓉为例。
图源:《人世间》剧照
电视剧里周蓉的形象被网友攻击,认为她太自私——为爱情弃父母于不顾,将女儿丢给弟弟养育,甚至于职场中的“自命清高”也显示出某种自私。但换个角度看,周蓉的人格恐怕是最健康的了。她的人格未经污染,既没有被道德绑架过,也没有被文化蒸馏过,更没有被家庭重构过——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婚姻家庭,似乎都没有改变她。
相较于活得自私这种说法,周蓉更应该是活得自我。因为自私以欲望为导向,而自我以快乐为中心。可以说,周蓉的生命旅程一直在追寻自我的成长与实现。而在这个艰难的历程中,她无疑获得了来自于家庭深厚的爱与支持。很多时候,这些支持甚至是被她“背弃”了的家人主动地、心甘情愿地提供的。
图源:《人世间》剧照
当然,周蓉是一个文学化的人物,她所处的家庭、父母亲和兄弟也都具有一定的理想化倾向,这些都是她得到支持的先决条件。但是她身上有明显的先进性,那就是作为女性,她没有那种必须要自我奉献、自我牺牲的集体无意识。周蓉这个人物首先做到了自我的分化,或者说是自我支持,而这是一个个体要想获得他人支持的前提。
回到家庭关系中,我们如何做好分化,获得支持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建立信任型关系,帮助家庭形成互爱互助的氛围。正如周蓉获得支持得益于其父母兄弟的宽厚、有爱的家庭传统,我们可以主动打造这样的家庭氛围,自己成为润滑剂,同时也是受益人。
2.利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每天找到自己从家人身上获得支持的3件事,培养发现支持力量的能力。
3.放下“不欠人情债”的清白感,坦然地接受家人的帮助,并且不会因此背负心理包袱。
图源:《人世间》剧照
4.保持边界感与相互尊重。既不无限度索取,也不无限制地付出;既不被控制,也不想要控制其他家庭成员。
5.对家人给予的爱与支持表达感谢,并且做出回馈。要知道,即便是家人也没有必须帮你的义务,要把你的谢意说出来、做出来,让家庭里的爱流动起来。
Q1:如果可以变成一种动物,你希望是
A.狗
B.马
C.猫
D.鸟
Q2:下列哪种类型的异性更容易让你心动
A.探险家
B.骑士
C.修行者
D.诗人
Q3:下面哪句话最符合你对自己的评价
A.我的头脑极其灵光
B.我总是很谦卑
C.我开朗而且喜欢热闹
D.我有个性且不乏文艺范儿
Q4:在你看来,下面哪种品质最难能可贵
A.超强的意志力
B.不惧挑战的勇气
C.凡事自在放松
D.内心敏感细腻
Q5:你喜欢将周末的午后消磨在哪件事上
A.看电视或网络
B.读书
C.逛街
D.睡午觉
图源:《继承者们》剧照
解析:以上5题中,哪一个选项选择次数最多,则对照相应解析。
选项A:组织者
你头脑灵活、创意多多,又有乐于分享的优秀品质,因此在家庭中常常扮演组织者的角色。比如号召大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带全家去看艺术展、去郊外野营……而你自己也从组织活动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选项B:决策者
也许你看起来不那么有控制欲或“侵略性”,但却实打实地是家庭里的决策者。也许天生魅力使然,大家会觉得你值得信赖,愿意听从你的决定。而事实多次证明,你的决策的确有利于整个家庭的发展。所以,继续勇敢地承担起这份责任吧。
选项C:观察者
敏感细致的你是天生的观察者。家里谁的心情不好、谁遇到了好事儿、谁又藏了小秘密,往往都是你率先发现的。你还有一个被大家喜欢的优点,那就是看破不说破。你这种客观冷静的观察给了家庭情绪一个相对轻松、稳定的出口。
选项D:执行者
如果B型人做决定,A型人来组织,那么你就是那个最可靠、最勤劳的执行者。你能准确领会别人的意思,并且想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将想法变成事实。有时你也会抱怨:为啥干活的总是我?要知道,这个家离了你的执行力就像空中楼阁——好看是好看,但落不了地呀。
指导专家:
亓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EAP导师、女性问题研究者、专栏作家。
蒋飞鸽,国家卫生健康委中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家庭专委会委员。
采访&撰文 | 书吉
图片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