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紫金葫芦”
能在泥海里吞天吐地
超级大港的“缔造者”
被称为“地图编辑器”
猜到这是什么大国重器了吗?
就是挖泥船!
从重金购买到自主研发
中央企业造就了
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
真正实现了
全周期的“国产化”
中国百年“疏浚梦”就此圆梦
提起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
你会想到哪个港?
是的!天津港
它是可接卸世界上最大集装箱船舶
的智慧化码头
然而
这个超级码头
并非天然良港
竟是“挖”出来的!
▲天津港
3年前
中国交建天航局
在天津滨海新区的淤泥质浅滩上
挖出了一条
长47公里、水深21米、底宽780米的
复式航道
可实现“双进双出”四通道运行
并随之吹填造地超100平方公里
使天津港成为
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
你也许会问
如此庞大的航道工程
是怎么“挖”出来的?
有一个“神器”功不可没
那就是挖泥船
又被称为“地图编辑器”
▲绞吸挖泥船“天鲲号”
这艘“神器”凭什么
能像“紫金葫芦”一样“吞天吐地”?
拿亚洲最大、最先进的
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来说
单论尺寸
这个庞然大物
长有140米,宽近30米
相当于14个网球场横向相连
高度则相当于一座15层楼
满载排水量在17000吨左右
它由上万块特种钢板焊接而成
拼接误差却要控制在±1毫米
这比玩“乐高”可难得多
▲“天鲲号”绞刀
之所以能吞吐泥沙
核心法宝是绞刀
船身上配有不同刀刃的绞刀
直径3米多
运转起来
可以直接粉碎海底几乎所有的
风化岩石、珊瑚礁
这艘船还拥有一个“巨肺”
也就是泥泵
它可以将搅碎的泥沙吸进船舱
并以每小时6000立方米的速度将泥沙通过管道
输送到15公里之外的另一个地方
相当于600辆大型装载车每小时的工作量
▲“天鲲号”钢桩
它还拥有两条长50多米的“大长腿”
交替扎入水底
以便于在挖呀挖时能稳稳地立在汪洋之中
拥有并正确操作这样一艘绞吸式挖泥船后
就可以愉快地挖填出一个超级港口了!
然而
它不仅能建设港口、加宽航道
还可以用于疏通河道里的淤泥
专业一点讲,这叫疏浚
一百多年来
大型挖泥船建造技术的王者
一直是荷兰、比利时等少数几个国家
▲“金钟河”号船模
我国在1909年也自主组装了
一艘内燃机动力的挖泥船
“金钟河”号
但其15马力的功率
仅仅相当于现在一台农用拖拉机
与外国的挖泥船相差甚远
▲海河工程局时期的疏浚船队
新中国成立后
为了加快海港航道建设
我国靠着“买买买”
初步建立起了一支新中国疏浚船队
可问题也随之暴露
由于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这导致我国在疏浚领域的工业技术非常落后
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21世纪
▲“天狮”船
转折发生在2006年
中交集团成功建造了
中国第一艘自主设计研发的
现代化大型绞吸式挖泥船
“天狮”船
这是中国疏浚业的“成人礼”
而此时此刻距离中国的“疏浚梦”
已过去了百余年
▲“滨海系列”绞吸船队
此后
“新天牛系列”“滨海系列”“新215”系列
再到当时
亚洲最大、最先进的“天鲸号”相继问世
这些国产的绞吸船舶自主化程度越来越高
设计越来越领先
建造也越来越精良
▲中国疏浚船队投入“一带一路”建设
2019年
“天鲲号”建成投产
取得了上千项自主创新成果
在全电力驱动下
这个大块头拥有一颗清洁能源的心脏
不仅作业效率大大提高
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阿布扎比港项目中
“天鲲号”日均开挖砂岩土5万立方米
让当初抱着“试试看”心态的阿联酋业主
刮目相看
▲由疏浚吹填形成的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
如今
中国年疏浚量已超10亿立方米
成为世界第一疏浚大国
而中国的疏浚业
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国名片”
下次当你看到新的港口、新的航道
甚至是新的岛屿时
不要惊讶
那可能就是中国疏浚家族的杰作
记住
你可以自信地说:
“它们是从中国百年‘疏浚梦’中
走出来的超级英雄,
是海上的‘基建狂魔’,
是我们现代工业的骄傲!”
75载岁月峥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今天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千千万万国有企业建设者用智慧和血汗筑就了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富国之源。如今,国有企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出一大批领跑全球的重大成果,推动我国工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历史性变革。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新华网、云听APP、喜马拉雅APP、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国家工业密码》——有声故事网络互动传播活动,以国有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为起点,回顾国资央企打造工业体系的生动故事,解析宝贵经验的奋斗密码,展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光明前景。
《国家工业密码》持续更新中……
欢迎扫码订阅专辑
云听专辑 喜马拉雅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