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学子在两项重要学术赛事中展现出色实力,分别在第12届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和第六届“光祈杯”全国高校艺术学科学生论文比赛中喜获佳绩,充分展现了我校在艺术学科领域的教学成果和学术研究水平。
第12届高校学生
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
在第12届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活动中,我校彭丽教授指导、音乐学院2023届研究生孙冉的学位论文荣获“硕士—近代史组”第一名。
孙冉的毕业论文《新中国十七年中国歌剧的女性形象研究——以三部歌剧为例》,通过对新中国十七年间最具代表性的三部歌剧中女性形象的深入剖析,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文艺政策等外在因素,探究这一时期出现“大女主”歌剧的原因以及编剧、作曲家们的创作观念,并揭示五、六十年代歌剧艺术创作的特点。
据悉,第12届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活动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史学会、华侨大学主办,是中国音乐史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本届推选活动共收到参评论文216篇,其中硕士组123篇;最终评出优秀论文30篇,其中“硕士—近代史组”论文7篇。
第六届“光祈杯”全国高校
艺术学科学生论文比赛
11月8日,第六届“光祈杯”全国高校艺术学科学生论文比赛获奖名单揭晓。我校艺术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马浩原的论文《数媒时代语境下传统文化元素传播探啧——以<黑神话:悟空>舆情问题为例》荣获本科生组二等奖;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22级研究生袁雨欣的论文《以东方哲思为办法:论中国“风景电影”的触感视觉与唯识宗表达》荣获研究生组二等奖;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2024级研究生王佳雨的论文《王光祈“民族性国乐”音乐思想与20世纪20年代中国话剧民族化探索的比较研究》荣获研究生组三等奖;传媒学院教授刘强、戏剧学院副教授涂文蓓、艺术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心恬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马浩原的论文通过分析《黑神话:悟空》发布后的舆情导向,探讨了数媒时代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阐述了该作品对文化“两创”的贡献及其在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传播智慧。
袁雨欣的论文探讨了东方哲思视角下中国电影中“风景”的景观性质和叙事表征,进而论述了中国“风景电影”所彰显的电影触感视觉与哲学内涵。
王佳雨的论文横向比较了“民族性国乐”与中国话剧在20世纪20年代所做的民族化探索,探讨了二者对于文化“两创”及当代艺术的启示意义及时代价值。
据悉,第六届“光祈杯”全国高校艺术学科学生论文比赛由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四川音乐学院王光祈学术研究中心、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与管理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比赛收到论文500余篇,共评选出本科生组一等奖8篇、二等奖16篇、三等奖24篇、优秀奖19篇,研究生组一等奖18篇、二等奖38篇、三等奖55篇、优秀奖38篇。
自2021年以来,我校学生已连续四年参加“光祈杯”全国高校艺术学科学生论文比赛并连续获得各个奖项,展示了我校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良好的学术素养和我校研究生与本科生教学实绩。
关注山东艺术学院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校园资讯
|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
供稿 |音乐学院 艺术管理学院
编辑 | 陈雪莹
责任编辑 | 王蒙
审核 | 孔宪坤
山东艺术学院官方微信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