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光盘行动”,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被“个人碳账户”记录下来,并换取收益。在碳普惠机制激励下,每一个人的点滴努力都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添砖加瓦。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碳普惠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进展报告(2023)》显示,我国碳普惠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各地政府出台一系列碳普惠相关文件,为平台建设和实践提供有力政策保障。“个人碳账户”推动公众低碳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生活方式渐成风尚。
碳普惠是绿色低碳发展领域
推动公众参与碳减排的创新机制
参与光盘打卡,可记录144克碳减排量,获得5积分;扫码乘坐公交,可记录80克碳减排量,获得10积分……打开四川省泸州市“绿芽积分”微信小程序记录低碳生活,已经成为泸州市民潘艳的习惯。
在天津,碳普惠机制同样展现出了显著成效。由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指导,绿盟提供技术支撑,天津经开区支持开发的“绿盟碳普惠”微信小程序,能够通过对用户消费、饮食、出行等习惯的深入分析,为用户量身定制了个人碳排放报告,全面覆盖了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及志愿服务等方面的绿色低碳行为,形成了一本可量化、可记录、可核证的“绿色账本”。
用户在该平台上积累的绿色积分,能够即时在“绿盟碳普惠平台”小程序内兑换奖励,使绿色生活的益处变得直观且具体。这一平台的优惠与激励机制,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参与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热情,还有效促进了企业加入碳普惠合作的行列,共同推动企业和社会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此外,“绿盟碳普惠”小程序还融入了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饮食等多元化的低碳场景,通过日常碳足迹基线测算、减碳行为打卡、减碳排行榜、个人碳排放报告以及碳积分兑换礼品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互动体验。同时,该小程序还配备了部门和个人排行、减碳趋势、场景分布等可视化数据分析工具,能够一键量化员工的低碳行为,精准核算碳减排数据,全面掌握减排现状。在管理后台,企业可以灵活配置多样化的低碳场景,并支持对接企业内部办公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
“绿盟碳普惠”微信小程序自上线发布以来,赢得了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并作为天津市推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的代表举措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节能减碳,我国一直在积极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我国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将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民行动,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碳普惠是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推动公众参与碳减排的创新机制,旨在鼓励个人和中小企业践行低碳行为,让大家在作出贡献的同时可以得到激励,将有力提升全社会低碳发展水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个人碳账户”是碳普惠机制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实现每个人的减排贡献可视化,帮助普通人算清碳账本,是为个人提供减碳激励的基础。去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这一报告肯定了各地政府探索开展创新性自愿减排机制,认为这一机制提升了公众参与程度,激励全社会参与减排。
政府、企业层面推出的碳普惠平台
和“个人碳账户”产品多达上百种
碳普惠机制对公众低碳行为给予正向引导与多元激励,已成为推动消费端减碳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以“个人数字碳账本”为例,截至目前,该账本已累计带动超过4000万用户参与减排,减排次数超过16亿次,总减排量超过100万吨。其影响力广泛,不仅帮助丰田汽车创建了“风云绿动”车主碳账户,协助北汽集团打造了“卫蓝有迹”员工碳账户,还为滴滴、百度地图、快电等多个场景的企业提供了服务,助力北京、山西等地的企业实现了数字化的碳普惠减排量交易。此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也积极参与其中,成功助力雀巢大中华区大区上线了“巢绿行动”小程序,并正携手多家企业,推动企业内部员工层面的碳足迹测算和个人碳减排行动,共同为构建绿色低碳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在地方层面,各地方政府直接提到碳普惠机制的相关文件多达186项,全国27个省份将发布碳普惠机制作为重点工作,北京、深圳、上海、天津等相继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各地方主导的“绿盟碳普惠”“碳惠天府”“西宁碳积分”“武汉碳宝包”“北京绿色生活季”等平台相继建成使用,并实现政府和企业碳普惠平台的有效链接。近年来,由地方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主导的各类碳普惠平台不断涌现,为企业用户、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在日常生活中参与碳普惠实践的机会。当前,政府、企业层面推出的碳普惠平台和“个人碳账户”产品多达上百种。其中,推出主体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地方政府,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地方推出了个人碳账户产品;一类是企业,包括互联网平台企业和有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需求的企业;还有一类就是金融机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等参与其中,将个人碳账户作为绿色金融和绿色保险创新的重要工具。加快开发碳普惠标准和减排场景
完善丰富碳普惠激励与消纳体系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碳普惠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碳普惠建设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在顶层政策指引、场景标准开放、价值消纳体系建设、配套技术手段提升和宣传教育推广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立有效的激励模式,是个人碳账户、碳普惠机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激励包括实物奖励、资产累积、碳普惠减排量交易等模式。《报告》指出,目前,广东、天津、上海等省市已推动碳普惠减排量纳入碳市场体系,但更多的碳普惠价值囿于其碳普惠平台体系,大多通过购物券、折扣、服务、奖品等商业激励和政策激励模式实现价值兑换,兑现途径有限,难以实现全部碳普惠价值的流转与闭环。《报告》建议,加快出台碳普惠顶层设计政策和相关管理办法,为碳普惠机制建设提供规范与参考,加快开发碳普惠标准和减排场景,完善丰富碳普惠激励与消纳体系,提升碳普惠建设配套技术及合作。专家建议,在继续鼓励各地方深入开展碳普惠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加强对地方碳普惠工作的指导和规范,深入研究统一碳普惠系统平台和设立全国碳普惠管理及运营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更好发挥碳普惠在激励公众节能减碳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我国是人口大国,虽然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减排量不多,但所有人的低碳行动叠加起来,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就会形成相当庞大的减排量。”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说,每个人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美丽中国一定能早日建成。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内蒙古碳中和产业协会编辑部
声明: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