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往事:唱一首无悔的青春赞歌

文摘   2024-12-12 18:05   内蒙古  



兵团战士,一个时代的特定称谓,也是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伴随着共和国的经济建设,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怀着“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崇高理想,从城市走进乡村,在广阔天地中接受青春洗礼。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人口迁徙。

据统计,1968年到1978年十年间,中国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多达1623万人。当时的知青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插队,即到农村的人民公社生产队参加劳动;另一种就是参加生产建设兵团,以兵团战士的身份屯垦戍边。

生产建设兵团属于解放军序列,任务是“平时搞生产,战时上前线”。兵团战士也与下乡知青有所区别,其主要表现便是日常着军装,生产、生活和训练完全军事化。

彼时,在乌海地区,也有这样一群兵团战士。他们大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济南、青岛、温州、保定以及呼和浩特、包头、集宁等城市,为响应党中央“屯垦戍边、寓兵于农”的号召,满怀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壮志豪情,他们告别父母亲人,远离家乡故土,用青春岁月书写了一段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光辉历史。

知识青年要到广阔的天地

据《中国共产党乌海历史》记载,乌海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从1969年开始的,而这一年也是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组建的时期。当时,地处边疆的内蒙古农牧业急需开发建设,大量知识青年需要安置,边疆的安全与稳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种情况下,内蒙古自治区组建了以解放军干部为领导骨干的生产建设兵团。

驻扎乌海地区的是内蒙古建设兵团第四师。师部下设4个团,每个团又各设连队,战士分别来自全国的十几个城市,均为年龄在15岁到19岁的初、高中毕业生。

许多兵团战士还记得刚到海勃湾地区时候的第一印象。火车开进站台时,大家还非常高兴,但很快,他们就开心不起来了,因为当时的火车站十分简陋,没有站台,路基又高,到处都是沙窝子,跟想象中蓝天白云马儿跑的内蒙古完全不一样,不少人都被这巨大的落差打击到了。

没有营房,战士们只得先寄宿在附近老乡的凉房或羊圈里。人太多,就只能打地铺睡觉。就算条件如此艰苦,这些只有十几岁的兵团战士,却几乎没有人要闹着回去。按照团部命令,各连队自建宿舍。当时正值春寒料峭,十六七岁的女青年和男青年一样,赤脚蹬进冰冷的泥里脱土坯,大家比着干,每人每天脱坯千块以上,到晚上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由于生产工具落后,又没有任何经验,兵团劳动几乎都是人海战术,拼体力,拼毅力,既没有劳动保护,也不分男强女弱。土坯营房盖起来了,但没有玻璃或者塑料布来遮挡窗户,于是只能用荆笆挡着,睡一夜醒来,脸上、被子上都是沙子,战士们编起了顺口溜相互打趣:“内蒙古内蒙古,一天要吃三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

“制窝”(盖营房)的同时,“治坡”(开荒种田)也在进行。当时,今王元地村一带,还是黄河滩上的一片沙丘。要想种田,连队就得自己修大渠、开荒地。


今年70多岁的青岛籍兵团战士陈申鸣还记得,那一年,他刚刚17岁,到连队后喝的第一碗地瓜面儿粥,居然是咸的。当时,陈申鸣以为,这是炊事班的师傅为帮大家补充体力特意加的盐,直到后来他才知道,原来煮粥的水就是咸的,他们的脚下是一片盐碱地。

盐碱地里能干啥?能种水稻。塞北的倒春寒不容小觑,战士们挽着裤腿,在瑟瑟寒风里平整土地、插秧育苗。稻田里的水冰冷刺骨,战士们光着脚上上下下四五次,为了能快点适应冰冷的水温,双腿很快就冻得麻木,薄薄的冰刮破了小腿肚,满是血口子。

由于这一带的土地全是盐碱地,秧苗移栽之后必须每隔一周就为稻田换水排碱,否则水稻就无法成活。所以,直到收割之前,战士们几乎成天都是在泥水里泡着,浑身上下分不清泥水和汗水。

这样的辛苦,换来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战士们的吃饭问题。到1972年的下半年,兵团战士自产的水稻基本就能自给自足,二十四团三连的战士还曾创造出盐碱地上亩产400多公斤稻米的奇迹。

青春的力量燃烧在祖国北疆

沉甸甸的历史资料,是兵团战士镌刻进时光长轴的“功劳簿”。

据《中国共产党乌海历史》记录,生产建设兵团在短短的六年多时间里,为乌海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以驻地在乌达蔬菜农场的八团为例。从1970年兵团接管农场到1975年兵团体制改革后交给地方的六年时间里,他们从军垦渠道为农场投资414.3万元,其中生产性投资364.9万元,房屋建筑投资157.1万元。还建起了一所中学、一所拥有50张床位的医院,盖起了澡堂、理发部、缝纫社、服务社、托儿所,购买了汽车、拖拉机、推土机等大型农机具,修建了扬水站等农田水利工程,为地区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时期也是乌达蔬菜农场历史上工副业发展最旺盛的时期,煤炭、砖瓦、白灰、运输、维修等各行各业全面发展,改变了农场单一生产蔬菜的格局,也给农场后来发展乡镇企业走向农工贸一体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驻地在海勃湾地区的二十四团,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在位于今下海勃湾的黄河边修建大型扬水站,开挖从下海勃湾到新地长达十余里的大干渠,可以浇灌一万多亩土地,为海勃湾地区的农业开发奠定了基础。

他们在盐碱地上种水稻,先后开发稻田1000多亩,种植的作物有黑豆、豌豆、高粱、胡麻等等,让荒滩变成了米粮川;他们利用风化煤制造腐殖酸化肥,建起了腐殖酸厂,满足了农业连队的生产需求,同时也对改良土壤、增加农作物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在摩尔沟和老石旦地区建石灰窑,在卡布其山上采铁矿石数千吨,为千里山钢铁厂供应原料;连队生产的酱油、醋、白酒等,不仅能供兵团自用,还能余出一部分在市场上销售。

内蒙古西部地区没有玻璃企业的历史,也是由兵团战士终结的。1969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决定在海勃湾地区建立一家玻璃厂。玻璃厂相当于团的建制,于1970年7月正式破土动工,全厂540名官兵中,除部分现役军人、复转军人和职工外,大部分是来自京、津、沪等地的知识青年,他们挖土方、筛石子、筛沙子、采毛石、烧石灰、搞装卸,在短短的两个月间就完成了熔制、煤气、原料三大车间的土方工程,终于在1973年11月,胜利完成任务。

兵团战士们还辅助当地政府修建了原海勃湾市第一条城区内的水泥马路。1971年春,原海勃湾市革委会决定改建城区马路。二十四团机务连及周边连队400余人参战,出动全团汽车、推土机、铲车、拖拉机等设备数十台,连续作业100天。当年秋季,不但完成东、西路改建,又建成了今新天地市场至市人民公园的水泥路面。自此,海勃湾城区才有了现代气息的宽敞街路。

他们还曾救助列车于沙尘暴中脱困。当时由兰州开往北京的44次列车,每晚22时会途经二十四团四连驻地。1972年2月的一天傍晚,大风突起,肆虐的狂风把大量的黄沙推上路基,桥南200余米钢轨被黄沙掩埋,形成沙丘,积沙高达2米。如果有列车经过,必然会摔下数十米深的桥底。当此之时,100多名兵团战士手持各种工具冲上来除沙,连长怕火车司机看不到险情,命人在前方打起一面红旗,用6把手电筒的光束射向旗面。除沙的同志们用铁锨、脸盆、棉被、棉袄飞快地把黄沙抛下路基……44次特快旅客列车在当晚22时准时出现,很快司机就发现了那面红彤彤的旗帜,火车缓缓停下,10分钟后除沙战斗结束,列车再次启动,悠长的汽笛声响彻寒夜。

唱一首无悔的青春赞歌

兵团战士们也曾遇到过生死攸关的考验。1971年12月9日,黄河海勃湾段大中滩岛以北河水封冻,上游冲下大量浮冰在两岸与滩岛之间形成冰坝,造成河水倒流。当时岛上还有二十四团六连干部战士118人、当地农民66人及大量设备和牲畜。当时,汹涌的河水距离兵团战士的宿舍外墙仅有100多米。炮兵连向河中冰坝炮击数百弹,冰坝开而复合,反聚大量浮冰。

情况万分危急!为了营救岛上的兵团战士和当地群众,连部向北京发起求救,党中央决定派直升机进行救援。12月11日下午,两架从北京方向飞来的军用直升机,直冲大中滩岛,岸上军民欢声雷动。

青岛籍战士刘俊圆常回忆这段经历:“当看到天空有印着‘八一’字样的直升机抵达头顶的时候,大家同声高呼‘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泪水奔涌而出。”

兵团战士、曾任乌海市政协副主席的许惠和也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这段过程:“老乡先上!病号先上!女同志先上!战友先上!生与死面前,战士们勇敢地将生的希望一次次地让给他人,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

两架飞机经过数小时的起降往返,将岛上人员全部救出。当最后一个人踏上河岸时,冰水已将滩岛吞没。

更让大伙儿难以忘怀的,还有他们的优秀战友张家才。1975年6月21日,年仅21岁的张家才为了抢救国家财产,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党委追认张家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并追记一等功,批准为革命烈士。

2010年8月24日,原二十四团千余名战士捐款,在乌珠穆公园竖立起一座“屯垦戍边 情系乌海”汉白玉纪念碑,碑文中写道:“2009年8月24日,原兵团二十四团千余名战友相聚乌海,举行了盛大的联谊活动。重回故地,陈迹难觅,沧桑巨变,欣欣向荣,唯九曲长流,逝者如斯,令人感慨万千。”

英雄浩气长存!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乌海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多少开拓者的足迹,洒下了多少建设者的汗水,同时也埋下了多少献身者的忠骨,在我们的心中树起了一座座永载史册的丰碑。

1975年6月2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国发(【1975】95号)文件,要求兵团建制撤销。当年10月,二十四团建制撤销,划归地方管理,更名为“海勃湾市八一农场”。到1978年底,绝大部分兵团战士返城,还有200多名兵团战士留在当地,成了乌海市民。

不少兵团战士在返城之后都走上了重要岗位,他们中间有人成为教师,有人当了医生,有人读了大学,毕业后成为国家干部,也有的自主创业,开辟出一片崭新天地。他们说,支持他们勇往直前的,就是兵团生活打下的基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那段难忘的岁月,磨砺了他们的青春,也见证了他们的成长,最终成为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

往事如炬。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当年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大姑娘们已经满鬓白发,但他们留下的青春风采已经被定格为不变的瞬间,成为我们永久珍藏的记忆。

如果问,在生产建设兵团的六年岁月,给兵团战士们带来了什么?

他们会这样告诉你:兵团生活让青年人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高度融合,在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中形成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而这种兵团精神,正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具体实践和生动写照。







记者:韩建慧

编辑:杨爽

初审:李新华

二审:杨勇

终审:郭利强

出品: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3022210396@qq.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乌海市融媒体中心



乌海融媒
乌海市融媒体中心是乌海市委、政府所属唯一的官方媒体。由原乌海日报社、原乌海广播电视台组建而成,拥有一张报纸,两个电视频道,三个广播频率,乌海融媒移动新闻客户端、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微博、网站等多个宣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