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关于师德失范问题的研究,或从理性道德视角注重意志规约,或从情感道德视角着力感性塑造,这两种视角各有偏颇。这篇文章提出情感理性主义道德观,以情理交融视角理解师德,主张对教育事业的理智之爱是教师的最高德性。基于情感理性主义视角,有哪些情理平衡的师德建设策略?一起来看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田国秀等的深入阐述——
注释
[1] 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1(05):14-16.
[2] 檀传宝. 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
[3] 王露璐. 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研究综述[J]. 道德与文明,2006(01):76-78.
[4] 范奇. 从德性伦理到法律禁令:师德失范的概念考证、建构与制度实施[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3,21(04):26-41+185-186.
[5] 李清雁. 师德建设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08):91-94.
[6] 张惠贞. 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06(05):41-43.
[7] Cf. Norman K. Smith. The Philosophy of David Hume[M]. Palgrave Macmillan,2005:199.
[8] 斯宾诺莎. 伦理学[M]. 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79.
来源: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