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作为一种经济且绿色的运输方式,对于降低综合交通运输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推进水运领域降本提质增效之路上,四川从基础设施建设到运输模式优化,从政策红利释放到区域合作拓展,展现了独特作为。
“今年是实施四川水运提质倍增五年行动的起步之年,我们紧紧围绕优化运输结构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的主要目的,以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更新船舶运力为重点方向,水路运输发展按下‘快进键’。”11月14日,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运输处负责人庄歆接受采访时表示。
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如何发挥水运资源优势,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助力四川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一系列的政策红利使市场更加活跃,主体不断壮大,水运低成本的运价优势不断凸显。
2023年10月,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财政厅联合出台《四川省扶持内河水运发展“以奖代补”实施方案》,这是近年来四川首个支持水路运输发展的省级层面专项政策。今年6月,《四川省水路运输提质倍增行动方案(2024—2028年)》(简称《行动方案》)印发,对今后五年运输发展工作作了系统性谋划,水运扶持政策加快兑现,政策效应开始显现,中长途运输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快速增长。
“今年1—10月,全省水路货运量完成4355万吨、货物周转量225.3亿吨公里、港口吞吐量完成3014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9.2万标箱、同比增长12%。”庄歆告诉记者。
水运“以奖代补”政策实施以来,四川省新成立航运企业16家,累计新增货船102艘、41.6万载重吨。载重5000吨及以上船舶突破100艘、64.7万载重吨、平均吨位6471载重吨,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
船舶油耗占运输成本的70%—80%,四川省货运船舶平均载重不足1000吨,老旧率达25%,缺乏专业化、高效节能运输船舶,导致油耗高、装载率低,直接增加运输成本。《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快补充适航运力,包括抓紧补充集装箱船舶,重点推进长江、嘉陵江沿线抓紧补充集装箱或集散两用船舶等。乘着政策东风,四川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加快淘汰老旧落后运力,今年将报废老旧营运船舶140艘、2万总吨,补助资金近1785万元。
此外,针对船舶配员造成航运企业成本压力较大的问题,庄歆透露,“我们正在研究优化船舶最低安全配员的方案,目前已经有了初步成果,争取降低我们省境内航行的船舶配员,减少航运企业的用人成本。”
通航效率是水路运输优势体现的关键要素,今年四川水运在通航保障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火热7月,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完成蓄水,正常蓄水位210.725米,工程概算投资39.6亿元,船闸按Ⅳ级航道标准建设(闸室长180米、宽23米、门槛水深3.5米),可通行500吨级船舶和1000吨级船队,设计年通过能力1000万吨;岷江(龙溪口枢纽至宜宾合江门)航道整治一期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河段全长47公里,是岷江162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内河Ⅲ级航道标准建设……
为着力提高航道通行效率,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水利厅、省能源局、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联合印发《四川省通航建筑物运行调度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解决全省通航建筑物开放时间和停航检修时间不统一、养护管理不规范及枢纽水位流量不满足航运需求等难题。
此外,协调长江委召开专题会议定亭子口及下游苍溪枢纽水量调度与航运需求衔接相关指标,基本解决了苍溪枢纽超低水位运行影响通航的问题。组织开展嘉陵江通航建筑物2024年度集中检修,完成航道养护技术核查,开展26期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高等级航道尺度实测并对外发布,指导航道段养护单位、通航建筑物运行单位及时清淤,确保航道通畅。
“《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使嘉陵江船舶过闸的运输需求得到了有效保障,时效更加稳定。在长江上过闸,我们也加强和长航局、三峡局的沟通,对重点物资过闸的需求进行申报,保障了出川重要物资在长江上运输通畅,重点物资的过闸运输时间基本从十天左右降低到3—4天。”庄歆介绍,“在三峡船闸待闸,航运企业一天的成本大约是5000块钱,从十天降低到四天,就节约了六天的时间,经济成本直接就降低了30000块钱。”
作为水运领域降本提质增效的亮点工作之一,今年四川累计新增高等级航道44.1公里、共计1969公里,“一横五纵多线”半叶脉航道网基本形成。
今年是四川水运“提质倍增五年行动”的首战之年,也是四川多式联运拓线扩网之年。“在优化运输结构上面,我们强化‘公转水’,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和集装箱运输。”庄歆表示。
5月21日,宜宾港砂石骨料和玄武岩铁水联运专列实现双首发开行,实现零的突破。发运货物量近7000吨,经宜宾港中转后分别发往四川资阳和江苏江阴,标志着宜宾港在加快建成长江上游多式联运基地进程中又迈出重要一步。“玄武岩和砂石骨料铁水联运项目的落地,预计全年将为宜宾港带来约40万吨以上增量。”宜宾港(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运往俄罗斯的汽车,运往越南的元明粉,运往马来西亚的玻璃纤维……长江上游的泸州港,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外贸货运繁忙。作为四川第一大港,今年上半年泸州港累计开行集装箱班轮507航次,中欧班列8列,货物吞吐量386万吨、同比增长9.18%。据了解,泸州港已开通泸州至昆明、攀枝花、成都等11条铁水联运班列,港口铁水联运辐射和服务范围逐渐扩大。
记者获悉,1—10月四川大宗货物中长途“公转水”货运量达1569万吨,同比增长9.3%,预计全年可实现物流降本6亿元左右。嘉陵江港口至重庆集装箱水水中转实现常态化,货运量完成1421万吨,长途货运量较去年增长三倍多。
通过优化运输结构,企业是否真能节省成本?“有一家以粮食运输为主的企业,原来的运输方式是在重庆上岸通过公路、铁路到四川,今年我们引导企业把水运航线延长到四川省嘉陵江、长江沿线有需求的港口,对他们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来说,运输成本就降低了,直接转化为利润。”庄歆向记者举例说明。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目标,持续推动《行动方案》走深见效,实现水路运输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今后我们也将逐步提升四川水运在综合交通中的占比,从运输组织体系、供给结构、服务支撑体系三个方面不断努力。”庄歆表示。
责编:缪世雄
审核: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