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民间素有立冬补冬之说,“秋冬养阴,无扰乎阳”。冬在五脏应肾,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因此,立冬之后,养生应以“养藏”、“补肾”为主。《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里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温,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一、起居调养:养精蓄锐,做到早睡晚起,以待日光。注意避寒就温,不要让皮肤开泄出汗,导致闭藏的阳气频频耗伤。
二、运动调养:立冬时运动应以静态运动为主,可以在向阳的地方,在晨光下进行八段锦、十六段锦、太极拳等运动。运动时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但不要穿着过厚,避免大汗淋漓,以微微汗出为宜。
三、情志调养:情绪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冬天万物凋零,易导致情绪低落,体质虚弱或有病疾者更易发生抑郁,可通过适当方式宣泄出来。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注意仪容仪表,心态年轻,处世豁达,生活知足。
四、饮食指导:少食生冷,有的放矢吃热量高的膳食。一般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如薯类(甘薯、马铃薯),多饮豆浆,多吃新鲜蔬菜,以及一些富含维生素(青菜、豆腐、木耳)和易于消化的食物进行食补。
五、足浴保健:本院推出冬季足浴包,具有温肾壮阳,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消除疲劳,祛脚气、改善睡眠的功效,组成为:艾叶、花椒、红花、干姜、桂枝、川芎、伸筋草、制狗脊。水温以40-50度为宜,时间20分钟左右,微微汗出即可。
六、穴位按摩:大椎穴通络散寒;足三里活血通络;神阙穴可鼓舞脾胃阳气,脾胃虚寒可在肚脐热敷;阳池穴可畅通血液,暖体散寒;涌泉穴可调节气血,补肾壮阳。阴陵泉、关元、肾腧可温阳化湿;肾腧、太溪可除燥温阳。经常按摩上述穴位可提高耐寒能力。此外经常搓脸、按摩鼻翼、搓手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感冒。
养生之道
七、拔火罐: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温经通络。鼻塞流涕可以选择风池、大椎、外关等穴。
八、艾灸: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功能,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可驱寒逐湿,消淤散结。有助于清除湿浊之气,散寒回阳。
九、养生膏方:冬季也是膏方进补的最佳时期。从唐宋时期开始膏方即被视为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有效方法。冬季进补膏方是中医的独特疗法,滋补与疾疗全面兼顾,通过膏方的调补功能,把人体脏器调理到最理想的状态,达到扶正祛邪、疗疾延衰、治病纠偏的目的。对许多慢性病、体弱多病的人,可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对调理慢性病、改善亚健康状态、增强免疫力、提高肿瘤术后生活质量均有很好的作用。尤其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支气管扩张、虚弱感冒、心血管疾病、肾病有很好的治疗和控制疾病复发的作用。
中医科、康复理疗科是綦江区中医药服务联盟成员单位重点指导科室,有针灸、牵引、运动治疗等多个中医康复功能室,能开展电针、拔罐、推拿、中药热敷、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治疗,尤其对颈腰肢体疼痛、中风后遗症、妇科等疾病调理及中医面部保养均有良好疗效。
咨询电话:48695120
声 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