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应《秘书工作》杂志邀约,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与北京日报社联合撰写《人民共和国的人民广场——天安门广场在新中国的重生与变迁》,已于近日刊出。
《秘书工作》杂志创刊于1985年,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主管,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本文通过实地踏勘深入采访,从史实及专业角度讲述了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的辉煌历程与变迁故事,并结合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重要时刻,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在新时代下的崭新面貌。
以下为稿件全文——
【秘书工作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在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人民”二字,重若千钧。天安门见证了党团结带领人民走过的光辉道路、创造的历史伟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向往之地,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感的寄托。这里,我们约请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和北京日报社,讲述天安门广场在新中国重生与变迁的故事。
鲜花献英烈,浩气壮山河。2024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一个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时光回溯至1949年,同样是9月30日,同样在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主席率全体政协委员,在同一地点举行了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9年后,在曾经以象征皇权的宫殿、城楼、坛庙为主体的明清中轴线上,崛起一座专为人民英雄而立的丰碑。
人民,成为了广场的中心,成为了首都的中心,更成为了新中国的中心。75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英勇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古老的天安门广场展换新颜,成为新中国的象征和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
【 以人民立心 】
天安门广场始建于1420年,经历过多次改造扩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要改造天安门广场,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对待原有的“T”字形广场。
是拆,还是留?改造争议很大。有人认为它是故宫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拆;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不能受限于封建格局,应符合时代与人民需要,应该拆改。
这是除旧立新的大事,更是为人民立心的大事。经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反复讨论,长安街上东西三座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广场围墙陆续拆除。
1958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党中央决定改扩建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特意问周总理:“天安门广场重新修建之后,能不能容纳100万人?”
随后,毛主席又给出更具体的指示:改建天安门广场,要反映出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特点,气魄要大,要使天安门广场成为庄严宏伟、能容纳100万人集会的世界上最大的广场。
为了集中群众智慧,北京市委发动全市城建工作者,并邀请了全国1000多名建筑师、艺术家和青年学生参加天安门广场规划设计竞赛,之后综合形成30多个方案向公众展示。来自原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档案显示,一些曾经在展示中提出的书面建议,至今仍被完好保留着。另有一张摄于1956年的老照片,呈现了市民参观天安门广场规划方案模型的场景。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归纳筛选,融入最终方案。
改扩建工程始于1959年1月。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在工程推进过程中不止一次地叮嘱,一定要体现“人民是主人”的设计理念。
天安门广场改扩建的设计与建设,凝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师、艺术家、专家、建筑工人的智慧和汗水,得到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援。8个月之后,天安门广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总面积44万平方米的恢宏规制已全部成型。从此,它成为凝聚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空间载体。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先于广场大规模改造扩建,天安门广场上的首座现代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8年4月22日建成。
1958年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揭幕
114字的碑文内容由毛主席起草,周总理40余次亲自手书。如今人们看到的,是周总理最满意的一幅。
为了让更多人从长安街上看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纪念碑以北面为正面,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坐南朝北的大型纪念碑,与天安门城楼连成一线。旧时广场所力求表达的“帝王至上”,已通过重新设计,被“人民至上”这一崭新的时代主题替代。
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侯仁之先生曾这样评价天安门广场的扩建工程:“扩建后的天安门广场在整个首都的城市规划中,已经成为平面布局的中心,占据了全城中最重要的地位。对比之下,紫禁城这个旧日的中轴,则已经退居到类似广场‘后院’的次要地位。”
【 由人民兴建 】
开国大典上,周总理曾向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提出改建天安门广场的设想,并说,要建一座博物馆,一座大会堂。作为全体中华儿女宣示共同理想的政治舞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需要这样的重要建筑群来振奋民心、凝气聚魂。而来自人民的热忱,在1949年10月1日之前就已经澎湃涌动。
当年7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一则启事:新政协筹备会向全国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把国家的标志象征交给人民自己设计。
这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事。一面代表人民、并由上海普通员工曾联松设计的国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
“他能,我也能!”天安门广场周边建筑物的设计,让全国人民跃跃欲试。当时在北京市规划局任职的赵冬日后来回忆,17个省份的30多名建筑师参与人民大会堂设计,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们就先后提交8次设计稿,包括84份平面、189份立面方案。
浩荡的热情延伸到建设阶段。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来自23个省份、200多家工厂的30万人不计报酬地参与大会堂建设,其中有解放军、有妇女代表,还有青少年,成千上万的建筑工人为了将属于人民的大会堂建造成世界上最完美的建筑,全力以赴。
1959年8月31日,中国革命博物馆与中国历史博物馆(即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建成,几乎同时,与之相对称的人民大会堂拔地而起。二者沿中轴线东西对称,太庙与社稷坛“左祖右社”的格局,在长安街以南得到延续。
1959年9月,庄严宏伟的人民大会堂外景
1976年9月,伟人长逝,天地同悲。自中央确定将毛主席纪念堂选址定于天安门广场后,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信件,像雪片一样飞到了毛主席纪念堂工程指挥部。人们含着热泪,以最恳切的心情,要求参加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来自大兴安岭的木材、珠穆朗玛峰的岩石标本、延安的青松、四川的花岗石、台湾的大理石、山东的青花岗石……毛主席纪念堂建造时,四面八方的心意源源不断。
城楼之上,“人民万岁”的高呼仍旧铿锵;广场之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画卷绵亘恢张。
【 向人民开放 】
“现在我们面前展示的是我国一级文物。”尽管同样的话已经重复了近万次,天安门城楼管理处讲解组组长刘阳仍旧饱含深情。她所引导观看的,是第一枚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如今陈列于天安门城楼大殿内。
这枚重达213.4公斤、高2.66米、宽2.4米、厚0.15米的松木国徽,产自北京市东城区大庭木器厂。正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10天前,国徽的设计方案才最终确定,满腔热情的新中国匠人凭借精湛的手艺,加班加点完成了这项工作。
天安门城楼大殿东侧陈列的新中国第一枚国徽
1950年9月28日,木质国徽在天安门城楼上方正中定位。此前悬挂了299年之久的天安门匾额被拆下。30日,装饰一新的天安门城楼,以金碧辉煌、庄严巍峨的英姿迎接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节的到来。
鲜为人知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天安门城楼曾经历重建,才成为如今的样貌。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波及北京。为保证安全,1969年,国务院决定彻底拆除并重建天安门城楼——在原址,按照原规格、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建筑材料全部更新。
当年12月15日,天安门城楼重建工程在一座临时搭建的巨型罩棚中悄然开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工程。”亲历重修的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顾问、著名古建专家马炳坚回忆。
哪怕近在咫尺,也鲜有人发现它在重建。城楼西南部的整角被吊起来挪到中山公园水榭北侧,再进行分解。工人们将每块拆下的木料编号,写清内、外、上、下、左、右,并绘制草图。这些草图和新华社记者拍摄的上千张照片对照着,实现了后期完整复原。
拆装过程中还有意外之喜。施工人员在天安门屋脊最中间拆出一方宝盒,盒内有金元宝、朱砂和五彩粮。有人说,这是“镇楼之宝”。
112天后,罩棚拆掉,天安门城楼的新面貌显露了出来。原来“镇楼之宝”的位置,被放进一块汉白玉石,上面竖向刻着“1970年1—3月重建”字样。
日升月落,星烁云遮。直至近半个世纪后的2018年6月,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城楼及城台再次进行修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仅有的两次大修。
登上天安门城楼参观,是亿万中国人心之向往。而这一心愿的实现,源自1984年9月寄到中央的一封平信。
1978年改革开放后,位于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率先对公众开放。1984年9月,一封署名“华兴”的平信,受到多位时任中央领导的重视。信中写道:“三十多年来,每次到天安门,仰望天安门城楼,我总梦想有一天能登上这‘祖国心脏的心脏’。我向周围的同志们说出我的愿望,有人说这是‘幻想’‘白日做梦’,但我深信,总有一天,梦想会成为现实……”
这封信经多位中央领导圈阅,最终,时任中办主任批示:“请北京市提出具体意见,报中央审批。”
要开放,得先做好准备。次年5月18日,作为天安门城楼开放配套设施的天安门旅游服务部开业。经北京市政府批准,作为“北京国际旅游年”的重要项目,天安门城楼于1988年1月1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据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城楼管理处的数据,截至2024年8月底,天安门城楼接待的海内外游客数量已达6462万人次。
【 供人民传承 】
“天安门广场的建筑与景观,展示了现代中国在公共空间设计中探索和创新民族风格的努力。”2024年7月,黎巴嫩建筑师贾德·塔博特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北京中轴线项目时如是说。
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的规划与布局遵循了北京中轴线的平衡与对称格局,广场是北京中轴线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北京中轴线项目时,希腊代表团首先发言,“所有构成元素无一例外地均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全力支持该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黎巴嫩代表团发言指出,“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是沿北京中轴线规划的大型城市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国传统的历史延续性。”
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它们与万宁桥、钟鼓楼等元明清历史遗存共同成为阐释北京中轴线核心价值的空间载体,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水乳交融、交相辉映。
“位于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建筑群,恰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特征。”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说。
几十年来,天安门广场始终恪守着尺度,广场上举办的国家庆典、阅兵、集会、纪念等活动越来越多,天安门广场成为彰显国家综合实力、展现人民精神面貌重要的窗口。
2024年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每日清晨,来自四面八方、跨越万水千山的人民群众自发来到天安门广场,共同等待和期盼着五星红旗伴随着第一缕阳光冉冉升起。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在广场上等待升旗的人群中,一位母亲一句句教着,孩子一句句跟唱着。“30多年前,我爸爸就是站在这里教我的。”她说。
爱国之心、家国之情,就在天安门广场上每日观看升国旗仪式的万千人民心中一代代流淌着、传承着、凝聚着。这座伟大的人民广场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也必将见证党带领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所描绘出的壮阔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