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可能已非常接近触底,与此同时房地产贷款急剧萎缩。贷款远小于存款,或者说内需不足,再次成为经济的核心问题。由于当前数据极为有限,上述猜想不太好验证。不过有迹象显示,现在经济可能能慢慢走出泥潭(虽然真的很慢)。
分析2季度数据的时候,我碰到一个很困惑的问题。需求下降导致2季度GDP相对1季度的环比增长率大幅下降可以理解。但是房地产行业GDP的下降幅度跟1季度的时候比也缩小了。
如果只是因为需求收缩,难道不应该所有的行业都一起下降么?这样地产下降的幅度应该扩大。
实际上,类似的困惑在别的数据上也存在。
尽管2季度的需求状况比1季度要差,但是2季度失业率比1季度明显低。主要是30-59岁失业率压得比较稳定。
要造成这一切变化,我倒是想到一种可能性,那就是1、房地产行业快要触底了,但是2、同时出现的房贷下降给总需求带来巨大问题:
1、房地产行业收缩的时候,会源源不断向其他行业输出资源和劳动力,能够加速其他行业增长,触底后这个动力会消失;
房地产行业收缩到极限之后,行业本身下降幅度减小。对应的房地产行业收缩直接造成的失业率下降。
2、但是房地产见底伴随着房贷的急剧下降,严重影响总需求。
我们看居民贷款占GDP的比例,近期迅速走完了次贷危机的流程。
去年底的时候居民贷款大约相当于GDP的3.0%左右,但是今年2季度迅速下降到GDP的0.7%左右,直接让总需求减少超过2%的GDP。
居民贷款快速下降,使得中国经济一个“古老”的问题再次暴露出来:存款≫贷款,存款远比贷款多。我们俗称内需不足。
这一幕也曾发生在90年代的“软着陆”之后。
存款超过贷款,在宏观经济上会产生一个非常直接的现象,就是顺差。我在昨天的图上(《中国房贷与贸易顺差(月度季调)》)也曾提到过,6月中国顺差创1990年来纪录的背后,就是居民贷款急剧下降。
中国入世后,顺差就一路飙升。后来随着房贷和城投增长,特别是2015年棚改,一度改变了这一状况。到2018年的时候,中国经常项目(经常项目包括货物和服务,我们通常说的进出口一般只指货物)顺差已经几乎消失。
随着近年房贷急剧下降,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我们现在再次遇见存款远高于贷款的问题。
要解决内需不足,实际上就是解决贷款小于存款的问题。要么增加贷款,要么减少存款。
增加贷款
现在居民和城投不想借/不能借钱了,增加贷款就是找人代替他们借钱。
这条路,最简单的政策就是发国债。但是现在长期国债利率如此低的情况下,出来卖国债的并不是财政部而是央行。显然领导们还是希望企业或者个人借钱。
金融机构你们赶紧再接再厉,完成不了任务就扣工资。
减少存款
这个选择初看似乎是想说让居民多花钱少存钱。但实际上,居民存款在总存款中的比例不到一半。次贷危机以来,直到今年2季度为止,每个季度的新增存款中居民存款占比才超过一半。减少存款,要靠增加居民存款的占比。
由于1季度是发红包/年终奖/收入结算的时间,所以一般1季度居民存款占比都会比较高。按历史规律,2024年2季度居民存款占比原本应该回到50%以下。但是2季度买房开支大幅下降,反而把居民存款占比拉高了。
从图上可以看到,2013-2017这五年,在提升居民存款占比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成果。2018-2022这五年成效好了很多,不过花了足足六年多时间,才让居民新增存款占比达到50%以上,这还是加上了房贷突然下降贡献的结果。(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分五年一组)
减少存款这条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是治根的。当然,前提是当前居民存款占比增长的趋势能一直持续下去。